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微软上市(2/2)

许多陈兆军说的平时看起来很困难的,执行起来很麻烦的,同时被认为是多余的东西,只要认真的去执行,效果往往非常明显。

现在的许宏亮,对陈兆军已经有点迷信的程度了。

连带着,许多从来没有见过陈兆军,只是大会小会上听到上级的许多行政命令上都会连属上一个陈兆军名字的洪都的员工都开始对陈兆军感兴趣起来。

最正常的情况,他们会跟一些老工人和一些技术人员打听陈兆军的事,几乎无一例外,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他们:陈工啊!

别看他年纪不大,懂的东西可多了去了,要不是他,咱们洪都也许就真的散了摊子了。

可现在你看看,别的不说,光每年出口的摩托车就有多少?

好好干把,到时候干好了,到了手工车厂,你就不用担心结婚的钱了!

这不是,许宏亮出国这几天,大家一听是在美国跟陈兆军见面的事,打听的人就更多了。谁也说不清楚(知道内情的除外),不是说陈兆军是中国人么?咱们跟他见一面还要跑到美国去?

许宏亮拐弯抹角的说了这个事,正好,陈兆军的事也办得差不多了,于是大家定好了回国的日子。

刘骏这块的事好解决。

他一下有了美国和苏联的签证,有什么事两头跑就是了。

临走的时候,陈兆军给刘骏留下了一笔钱,让他到苏联了以后,随时跟切克弗和自己保持联系。

陈兆军现在一时也说不上刘骏到苏联能干写什么,不过他知道,这是一个棋子,用好了,将来可是要派大用场的。

搞不好能从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买一艘航空母舰回来。

至于陈兆广那边的事,陈兆军可没敢跟刘骏说,虽然他信得过刘骏,可是陈兆广的身份太敏感的,万一出了事可不得了。

好在有一个黑河口岸,虽然刘骏没有办法来去自如,但是有切克弗在,问题都不大,实在不行就让刘骏先跑一趟美国。

然后再从美国回来就是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