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六章 工业署(1/2)

送走夏侯惇一行,欧阳朔迎来今天最后一批官吏,包括行政署长萧何,财政署长范蠡,产业与发展规划署长崔映柚以及七号研究所负责人刘默。

夹杂在一行人中的还有一位耄髦老者。

这是欧阳朔今天最重量级的一次会面,特意放到最后压轴。

欧阳朔喝了一口凉茶,稍稍舒缓一下精神上的疲惫。

仅仅一天时间,他批准了跟西楚的煤炭换装备计划,安置好了紫罗兰三姐妹以及吕布三人,设立了外宣司、作训司以及装备研发中心三大机构。

趁着间隙,还处理了重要情报以及【梁山佣兵团】相关事务。

如此密集的议事,是欧阳朔之前没有碰到过的。

一则此番外出时间过长,一推事情等着他亲自拍板;二则云南大战在即,欧阳朔必须借着这个时间空当,尽快处理完领地紧急事务,好赶去灵犀城坐镇。

此次议事,牵涉到的还是领地工业化。

日前七号研究所不负众望,将蒸汽机跟织布机全部制造出来,完成了从技术手册到真实产品的完美过度。

接下来就需要投资建设工厂,进行流水化生产,将产品转化为商品。

除此之外,七号研究所对亚特兰蒂斯拟态飞行器的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三月之前就能制造出第一架本土化的拟态飞行器。

再加上P1型火炮,七号研究所最近可谓硕果累累。

鉴于此,欧阳朔没有食言,此前跟刘默承诺的五十万经费已经转了过去。

领地工业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眼看就要迎来一次大爆发。

欧阳朔还在岭南三郡视察时,就责令行政总署跟财政总署,研究将两大总署跟工业相关的职能悉数剥离出来,组建一个专门的工业管理机构。

机构名称就定为工业署。

新设立的工业署将划归南疆都护府直管,不纳入四大总署之列。

…………

议事开始,萧何就工业署的架构作了一次详细汇报。

领地目前主管工业的部门是财政总署下设的产业与发展规划署,也将是此次剥离的重点对象。

此外,行政总署下设科教文卫署中的科技司,涉及到工业相关的职能,也将一并划入新组建的工业署。

因此,工业署的骨干官吏就将由这两大部门抽调。

七号研究所也将安排一批相关专家进入工业署,担任技术顾问,有些还将担任行政职务,参与工业署的运作。

研究所的专家可不都是一心做学问的,其中的一些专家在现实中就是联邦科技部官吏或者是相关机构负责人,政务经验同样丰富。

这些人才是工业署的真正骨干跟大脑。

工业署的署长人选就是从七号研究所筛选出来的,正是那位老者——陈老,现实中就是联邦科工委高官。

规划中的工业署,暂时下设三大机构,包括主管领地工业相关技术的科技司,主管工业规划跟工厂建设的工业司,以及主管火器研发制造的火器司。

造船业中跟战舰相关的研究也将一并并入工业署,由工业署直管。

可以预见,新组建的工业署将是领地最为核心的部门之一,掌控着领地工业命脉,扮演者领地工业化领航者的角色。

欧阳朔在萧何递过来的机构调整方案上签字,盖上印玺,工业署就算正式成立,即刻开始运作。

欧阳朔没看客气,直接问道:“陈老,工业署对织布机以及蒸汽机的厂房建设,是怎么打算的?

选址定了吗?”

陈老也是没想到来到游戏中还能参与核心政务,兴致是极高的。

作为联邦高层,陈老对游戏的运作机制看得更为透彻。

已经可以断定,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在未来的希望星球上,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这么一想,现在的这份工作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因此,虽然领地现在的工业化跟现实世界相比,简直就是原始社会,陈老却没一丝怠慢之意

来之前,陈老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过深入思考,回答道:“工业署建议,将相关工厂全部建在镇海城。”

“哦?

说说理由。”

欧阳朔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工业署会将工厂建在山海城呢。

毕竟随着廉州郡撤销,转为直隶,盆地内可用土地还是比较充裕的。

陈老一笑,解释道:“其一,镇海城有交州港这样的天然大港。

这一点是山海城比不了的,且不说山海城本身处于内陆,就是外面的北海港,因为还承担着军港的角色,港口已经有些拥堵。

再加上远洋贸易的影响,来往商船数不胜数,就更加拥堵。

未来的北海港,已有隐忧。”

欧阳朔点头,认可陈老的判断。

不知不觉间,越发繁荣的山海城已是对北海港提出挑战了。

过去,欧阳朔下意识地将最好的悉数设在山海城。

现在想来,却有些欠妥。

随着领地发展,也该培育出新的中心,不该在山海城附加过多的功能。

作为未来都城,山海城应该建设成政治、文化以及军事中心。

至于工业中心、经济中心以及商贸中心,大可以在领地范围之内,挑选其他合适的城池来扮演此角色。

岭南行省的镇海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现实中的镇海城区域,可是有名的珠三角城市群,是联盟有名的经济带。

“如此看来,加大对镇海城的开发也该提上议事日程了。”欧阳朔想着。

陈老接着说道:“相比北海港,交州港距离鲁东行省的胶东港以及京都北部的北海港更近一点,也能节省煤炭运输时间,对发展工业是极为有利的。”

“还有一点,镇海城位于珠江水系的终端,通过珠江水系,能够非常便利地将工业化成果辐射到岭南行省、川南行省以及云南行省。”

欧阳朔点头,笑着说道:“陈老你说服我了,就按你们的意见操作。”

“好。”陈老见此,也有些欣慰。

这时,范蠡突然开口说道:“君上,有一件事需要注意。

交州港到胶东港的海上航路需要经过夷洲海峡,霸王城的澎湖舰队已经在该海域展开常态化巡视。

微臣担心未来大规模运输煤炭,会遭到澎湖舰队拦截。”

欧阳朔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不过范卿也不用太过担心。

根据军务总署制定的军事计划,如果云南大战顺利的话,此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范蠡说的问题,坚定了欧阳朔借机解决夷洲岛的决心。

“既然君上有全盘考量,微臣自不担心。”范蠡说。

说是这么说,范蠡心中还是有些疑问,他可不仅是商圣,对军务也颇为精通。

范蠡想不到,云南大战的结果怎么会影响到夷洲海峡。

只是涉及到军事机密,范蠡作为财政署长是不好过问的。

见范蠡说完,陈老接着说道:“君上,工业署还有一事需要提请君上亲自裁定。

就是关于织布机以及蒸汽机制造技术的授权问题,是否需要向相关盟友进行技术授权?

何时授权?

授权范围怎么界定?”

陈老一连串问了三个问题。

好在欧阳朔早有准备,说道:“既然织布机跟蒸汽机都制造出来了,山海城已经领先一步,我们也别脏着掖着,该授权的就授权吧。

只是一点,不能盲目授权。

孤的意见是,对北方的落凤城跟顽石城授权蒸汽机制造技术。

他们都是产煤大区,有蒸汽机协助的话,会大大加快煤炭开采效率。”

“至于西楚嘛,不能进行技术授权,但可以将蒸汽机成品卖给他们,协助西楚升级煤炭产业。

对南方的黑狮城跟寻龙城,则授权织布机技术。

桑蚕养殖以南方地区为主,他们有了蒸汽机,也能促进各自领地的产业升级。”

欧阳朔的策略,是分项授权。

如此,既不会超过五家领地限制,让两项技术在中国区普及开来,又能提升盟友的实力。

“具体的授权合同,就由你们工业署去拟定即可。”欧阳朔吩咐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