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94章 论丹(2/2)

不一会儿,几个人走出丹房。

杨再龙一边沏茶一边问:“苏齐,你怎么知道要用黄冬灵?

真是奇了怪哉了,我想了这么多日,怎么就没想到用黄冬灵来结丹呢?”

苏齐当然不能说是系统告诉他的,所以只得故作神秘地道:“其实你也快知道答案了,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嗯?”

杨再龙不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杨,你现在还想不通,是因为你一直把自己固步自封于那种丹药的特殊药理里,但过几天,等你把你一直觉得玄妙的药理放下了,跳出了那种丹药的世界,再回头看时,就能一下恍然大悟了!

这,就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杨再龙凝眉,默默地品味着这两句话。

虽然他并不知道庐山在哪儿,但这并不妨碍他理解这句话!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苏齐道:“苏齐,应该还有另外两句吧?”

“嗯。”

苏齐点了点头。

“另外那两句是什么?

苏齐,快说来听听,好久没有听你作诗了,还真的有点儿期待呢?”

“苏齐还会写诗?”

金希月呆住了。

杨再龙呵呵笑了起来:“苏齐可不仅会写诗,而且还能写好诗,我第一次真正被他吸引,就是因为他的诗词。”

“杨老,苏齐写过些什么诗呀!”

“我印象最深的第一个,叫——天不生苏齐,万古长如夜!”

“天不生苏齐,万古长如夜?

这么狂傲?”

金希月一怔。

杨再龙呵呵笑了笑:“第二个也很有意思,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金希月一个字一个字的品鉴,越读越觉得味道隽永,回味无穷。

这时,杨再龙道:“苏齐,你刚才那两句诗的前面,应该还有吧,快吟来听听。”

苏齐只得道:“其实也没什么,整首诗是这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