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暗箭(2/4)
说到这里,她突然停住,睁大眼睛看着叶蓁蓁,不自觉地掩着嘴,惊道,“娘娘,您是说……臣妾做的点心……”
叶蓁蓁点了点头。
庄妃脸色大变,膝行至叶蓁蓁身前,扶着她的腿急道:“请皇上、娘娘明鉴!
天地良心,皇后娘娘待臣妾恩重如山,臣妾绝未做过背弃娘娘的事!”
说着,她的眼泪滚了下来,“点心是臣妾亲手做的无疑,现在看来应是那宫女从中做了手脚,但臣妾真的毫不知情!”
顿了顿,见帝后二人均未说话,她又哭道,“只不过点心到底是臣妾亲手端来的,臣妾错信了人,害了娘娘,臣妾罪该万死!”
叶蓁蓁扶着她的手臂:“你先起来,本宫又没说不信你。”
庄妃站起身,用手帕拭着泪痕,说道:“谢谢皇后娘娘对臣妾的信任,臣妾必会严查此事,揪出幕后黑手,给娘娘一个交代。”
叶蓁蓁和纪无咎对视一眼,各自从对方眼中看出相同的意思来。
庄妃是皇后手下的第一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她都没有理由陷害皇后,那对她一点好处也无。
除非她投奔了别人,但现在这种时机,现在这种格局,背弃皇后转身另投,那更是下下之策。
这次庄妃被人利用,也是因为对方在坤宁宫中找不到突破点,只好从外围下手。
至于幕后黑手是谁……呵呵。
贤妃虽聪明,但她做出的局,总会带上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她所为,那就像是用竹签搭就的楼阁,虽精妙绝伦,但每一个连接处都是致命的脆弱,稍一碰,便会全部坍塌。
她以为自己多么神机妙算,布的局多巧妙,实际上,只是在卖弄聪明。
把她的智谋和纪无咎的摆在一起,高下立现。
当然了,太后是把好刀,所以有她在前面挡着,贤妃只要负责出主意便好。
真出了事儿,也揪不到她头上。
这对儿组合实在让人头痛。
叶蓁蓁心想,一个是纪无咎的亲娘,一个是他最器重的臣子的女儿,且地位不低,两个都不好大动。
但若是不给她们点教训,这两人又像是打不跑的癞皮狗,总要黏上来咬你一口,恶心不恶心。
“蓁蓁,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纪无咎问道。
作为直接的受害人,叶蓁蓁自然希望重罚她们,但这不现实。
不管她多么想把那两个人按在地上用鞋底儿抽,她都必须考虑纪无咎的感受,总不要让他为难才好。
当皇帝,本来就辛苦,若是后宅不宁,更是苦中之苦。
于是叶蓁蓁叹了口气,答道:“你自己看着办吧,不用考虑我。
我是块硬石头,自是任何宵小都不惧的。”
纪无咎将她拉进怀中紧紧拥着,轻声叹道:“总有些人,以为朕不动他们,是因为动不了他们。
你说,跟这样的人,我又怎么讲情分?”
叶蓁蓁从他这话中听出了无奈和哀伤,她反抱住他,安慰道:“你……别难过。”
“我不难过。
我还有你。”
只有你。
有些时候,严刑拷打可能是一种不太人道的逼供手段。
但是对于有些人,不打是不行的。
经过一夜的严刑审问,许氏的一房管家果然招了。
这房管家是许氏的家生奴才,男的是许尚永一府的大管家,女的是夫人面前的红人。
许尚永就是许为容的父亲,太后的亲弟弟,他曾闹出奸污良家妇女致使对方自杀的惨案,后来纪无咎钦命此案严办,许尚永就被判了绞刑,已被处决。
现在这一府当家的是许尚永的大儿子许令,许为容的胞兄。
许尚永一生风流,儿女众多,却只有许令一个嫡子。
大夫人简直把许令当作命根子来养,加上他那个不成器的父亲,上梁不正下梁歪,导致许令从小就长得很歪,一身的纨绔习气不算,又有个当太后的姑妈,简直了,一般二般的人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他身边又聚了一班酒肉朋友,每天甜言蜜语地把他捧到天上去,更让他找不到北。
根据管家夫妇的招认,他们确实是奉了主子的命令,一起散播关于皇后娘娘的谣言。
审讯的官员问得很仔细,不只管家媳妇承认大夫人下了这个令,管家也承认,大少爷也掺了一脚,下令让他这样做。
纪无咎把手中的供词放在案上,对跪在地上的人说道:“传令下去,立即逮捕许府上下,无论男女老幼。
许令及其母单独审讯,其他人暂时羁押,听候发落。”
“遵旨。”
这时,冯有德走进殿内,对纪无咎躬身说道:“皇上,方大人奉旨觐见。”
“让他进来。”
方秀清一直在内阁办公,离养心殿不远,他被纪无咎传见惯了,因此也不觉有什么,只当这次也是有公事要交代。
然而纪无咎从他进门,一句政事未提,只和他聊了聊贤妃。
纪无咎说得含蓄,方秀清却越听越心惊,听了几句话,冷汗几乎快要掉下来。
皇上虽未挑明,但话里话外流露着对贤妃的不满,即便夸她,也是皮笑肉不笑,咬着牙说那么两句好话,听在人耳朵里,比直接骂她还惊悚。
这可就有意思了,贤妃已经入了宫,是皇上的女人,按理说她做错了什么事儿,皇上直接处罚就好了,为什么要把他这个外臣宣进来说这些话?
是为了警告他敲打他,还是为了提前告诉他一声要收拾她女儿?
抑或只是想告诉他,看在他的面子上,这次网开一面饶他女儿一次?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自己女儿这次犯的错误很大,很可能触了皇上的底线。
方秀清不知道纪无咎到底是怎么个态度,因此也不敢多说,只道:“微臣管教无方,让皇上为贤妃操心,实在令微臣寝食难安。”
“朕倒没操什么心,真正操心的是皇后。”
纪无咎答道。
看来此事很可能与皇后有关,方秀清心想。
叶家女儿果然不可小觑,当初被纪无咎视若仇雠,现在帝后二人似乎琴瑟和谐得很。
纪无咎又说道:“既然管教无方,那就再好好管一管吧。”
这可就更有意思了。
莫说皇家,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似乎轮不到当爹的再来管教了吧?
后宫的女人,想回趟家都费劲儿,他更是这辈子都不太可能再见女儿,即便见了,也要依君臣之礼,到底谁管教谁啊?
虽然这话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方秀清是个人精,从养心殿出来,回到内阁时,他已经回过味儿来了。
自己闺女,怕是站错队了!
自古以来,当皇帝的最忌讳的事情便是有人意图夺走他手上的权位,为此,父子兄弟自相残杀都不是罕事,何况区区一外戚?
许氏是太后的母族又怎样,当年纪无咎他爹连亲哥哥都照杀不误,现在他,面对自己的外公和舅舅,又怎么会手软?
太后以为自己是皇帝的亲娘,就可以为所欲为,有恃无恐,但是出了迎立新君这件事,必定会造成母子离心,到最后很可能出现皇上与太后势不两立的情况。
遇到这种事情,自己那精明的女儿竟然敢公然站队,还敢站在太后那一边。
她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方秀清的心沉了又沉,暗骂贤妃糊涂。
当初她在家时,是兄弟姐妹里出挑的,浑身都是心眼子,言谈举止又稳重,颇有他的风范。
一度他十分遗憾这女儿不是个男孩儿,不能一展抱负。
后来把她送进宫时,虽免不了担忧,但对她还是有信心的,传闻中叶修名那孙女是个跋扈任性的,应该不难对付。
现在看来,叶家孙女把皇后一位坐得稳稳当当,反观自己的女儿,却在一步步往绝路上奔,也不知道是她自己作的,还是老天爷的意思。
方秀清垂头丧气地回到内阁。
叶修名看到他,颇觉惊讶。
官场上混的,都知道把心情藏着,脸上带着统一面具,方秀清喜怒不形于色,鲜少见到他这样。
叶修名虽最近也因为皇后谣言的问题头痛,但这会儿看到方秀清似乎比他还心情糟糕,于是他心情稍微好了些,笑着问道:“方大人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不如与老夫说一说,老夫或许可一尽绵薄之力,为你排解一下?”
方秀清疲惫地拱拱手:“有劳元辅亲询……因为办事不力,被皇上亲自督导了一番。”
皇上骂谁也不可能骂你。
叶修名心想,也不揭穿他,只是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臂:“哦?
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