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回宫(3/4)
纪无咎微微向前倾了一下身体,伸手将她扶了起来。
贤妃由纪无咎扶着,缓缓站起身。
大概是跪得久了,她膝盖一软,竟又再次跌倒,好在被纪无咎接住了。
贤妃坐在纪无咎的怀里,埋头不敢看他。
纪无咎微微皱了一下眉。
美人在怀,若说一点不动心,那就不是男人。
但他转而一想到叶蓁蓁那醋坛子,又觉得好笑,自己今日若是和贤妃亲热一次,他日也不知要费多少力气才能再爬上她的床。
他自然喜欢看叶蓁蓁吃醋,只不过凡事都要有个度,过犹不及。
一想到叶蓁蓁,纪无咎的眉宇间不自觉地染上几丝温柔。
贤妃见纪无咎久久没有动作,便抬头看他,一见他春水般温柔的目光,她的脑子一热,探头凑上去要主动亲他。
纪无咎却仿佛被她这个动作惊吓到,突然一撒手,急忙站起身来。
他就这么把她扔在地上?
“你僭越的是皇后,若是罚,自然也该由她来罚。
明日自己去向她领罪吧。”
纪无咎说完这句话,不等贤妃反应,匆匆离去。
贤妃既震惊,又羞愤,还隐隐有些害怕。
叶蓁蓁那个女人一肚子坏主意,让她来罚…… 纪无咎从邀月宫出来,便去了坤宁宫,在外面制止了通报,他又无耻地站在窗外偷听里面的动静。
叶蓁蓁在玩一只会说话的鹩哥。
鹩哥是素风弄来的,花了不少钱,因想着皇后娘娘回来定然喜欢,所以一直放在坤宁宫养着。
鹩哥大概是所有鸟里头最会学舌的,唐人有诗曰,“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说的就是这种鸟。
叶蓁蓁说:“说,真威猛。”
鹩哥说:“真漂亮。”
叶蓁蓁说:“皇后娘娘真威猛。”
鹩哥说:“皇后娘娘真漂亮。”
叶蓁蓁说:“笨鸟。”
鹩哥说:“你才笨。”
叶蓁蓁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鹩哥:“……”
叶蓁蓁说:“红凤凰,粉凤凰,红粉凤凰粉红凤凰。”
鹩哥:“……”
叶蓁蓁说:“笨鸟。”
鹩哥:“……”
窗外的纪无咎听得满脸黑线,教鹩哥说绕口令,也太不厚道了,亏她想得出来。
里头的鹩哥似乎被激怒了,干脆脖子一梗,嚷道:“皇上驾到!”
叶蓁蓁嗤笑道:“他才不会来呢!”
这句话让纪无咎心猛地一跳,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缠绵在胸口。
他高喊道:“谁说朕不会来的?”
说着,他走进暖阁。
叶蓁蓁一见他,有些发愣,她站起身,行了个礼:“皇上怎么来坤宁宫了?”
“这话说的,朕不来坤宁宫,能去哪里?”
纪无咎答道。
“你不是在邀月宫吗?”
叶蓁蓁低头道。
纪无咎走近,一手虚揽着她的腰,一手抬起她的下巴,挑眉笑道:“又吃醋了?
嗯?”
宫女见状,急忙退了出去。
叶蓁蓁轻轻推开他,坐回到椅子上,说道:“皇上,我要与你说一件事情。”
纪无咎走到她面前,牵起她的手,双手握着:“皇后请讲。”
叶蓁蓁抽回手:“我知道你是一国之君,身边断不可少了三宫六院,你若是临幸了哪个女人,请一定要告诉我。”
“告诉你之后呢?
你会如何?”
叶蓁蓁抬眼和他对视:“到时候咱们便撂开手吧。
你继续左拥右抱,只莫要再来找我。”
纪无咎捏了一下她的脸:“朕只不过在贤妃那里略坐了一坐,也值当你生这么大气?”
“我没生气,我是认真的。”
“朕也是认真的,”
他突然弯下腰,捧着她的脸,低头看她,“你以后听话,莫要气朕,朕只和你一人好,好不好?”
叶蓁蓁眨眨眼睛:“我不信。”
纪无咎逗她道:“你就算不信朕,也该信一信它,”
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心,“它现在可只认得你呢。”
叶蓁蓁果真认真地看起来,神情严肃。
被她如此认真地注视,纪无咎只觉那目光似化作一双手,轻轻地抚摸他,于是他的嗓子眼就有些发干。
“要是能上把锁就好了。”
叶蓁蓁感叹道。
纪无咎顺口接道:“早就锁上了,只有你能开。”
叶蓁蓁心想,要不先这样吧,出了事儿再说,不管明天怎样,她先图好今天的受用。
次日,妃嫔们来给叶蓁蓁请安,叶蓁蓁多和大家聊了几句边关的风光,重点嘲笑了一番女真男人的发型。
当贤妃听说女真男人个个都剃光头时,心脏突突地跳个不停。
下午,贤妃便放低姿态来找叶蓁蓁赔罪了。
其实,这个事儿,叶蓁蓁还真不好追究她。
一来此事已经过去好多天,现在翻出来说不合适;二来始作俑者不是贤妃而是太后,叶蓁蓁罚了贤妃,就相当于直接和太后叫板;三来叶蓁蓁自己也多少有些理亏,太后不讲究,也是因为皇后给了她不讲究的机会啊…… 于是叶蓁蓁装作非常大度,只不过敲打了贤妃几句,便把她放回来了。
贤妃觉得,皇后之所以这么容易就放过她,很可能是因为昨天皇上只在邀月宫停了一会儿,便又去了坤宁宫,所以皇后觉得她对她的后位不构成威胁,这才如此好说话。
顺着这个思路,贤妃又想到了皇上。
皇上昨天晚上为什么那么匆忙地离开?
这个问题,她昨天晚上就想明白了。
皇上等不得吃晚饭就来到邀月宫,说明他确实想她,二人久别重逢,却又不似干柴烈火,甚至稍微有点肌肤之亲,他就避之唯恐不及,这很不合常理。
答案只有一个:皇上他依然不能行房,且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唯恐旁人知道。
都好几个月了,皇上的病还没好,那以后还好得了吗?
贤妃觉得这个问题很不好说。
那方面的病是最不好治的,皇上现在又没子嗣,倘若真的医治不好,那么以后这大齐的天下怕是要落在谭傻子手里了。
也就是说,她现在最好还是和太后一族保持良好的关系,以防鼎祚有变。
不过,皇上现在毕竟年轻,也未必就一定治不好,再说,就算治不好,离山陵崩也还得几十年呢,现在无须操之过急,且静观其变。
只是,既然她决定要和太后搞好关系,不如就拿这件事向太后表一番忠心吧。
于是贤妃没回邀月宫,而是去了慈宁宫,与太后密商了一番。
太后本来对纪无咎的病是半信半疑的,现在听贤妃如此说,已信了八九分,剩下的一两分是她主观上不愿意相信。
皇上越来越大了,已渐渐脱离她的控制,她本来想的是控制一下她的儿子,但现在看来这一条也显得希望微茫,这让她如何甘心。
想来想去,太后决定最后试一试,倘若真的不行……再想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