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寻找黄金(4/6)

唐天远叹道:“你不用心软,有些奴才就是刁,你一心软,他们就骑到你头上了。”

谭铃音知道这话有道理,但一时半会儿她也改不过来,还是心软。

想了想,又忍不住道:“她再怎么说也伺候了你那么些年。”

“若非看在这点情分上,我也不会那样放过她。”

原来这样还算放过?

那不放过又是怎样的?

谭铃音一缩脖子,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

唐天远见她闷闷不乐,终于叹气道:“我就知道你会这样。

你放心,我既然说是给你个交代,自然一切随你。”

“我……”

唐天远突然飞快地亲了她一下,顺势堵住她的嘴。

趁着谭铃音愣神的空当,唐天远继续道:“这两天应该会有人跟你借钱,你若不想放过她,就不要借,实在不忍心,就借吧,借多少都算我的。”

谭铃音不明所以。

很快她就明白了——西葫芦竟然要和她借钱,理由是赎买香瓜。

西葫芦也是实在找不到人了,他自己的钱,加几个穷哥们的钱,凑来凑去不够,又不敢让少爷知道。

想来想去,谭师爷心软,也有些家底,就是不知道她肯不肯出手帮忙了。

不管怎么说总要一试。

谭铃音才知道原来西葫芦一直喜欢香瓜。

他倾家荡产也要把她赎出来,看来是用情至深。

谭铃音很感动,问了钱,说还差二百多两,她就答应借了。

不过有两个前提:第一,借了的钱得还;第二,她不想见到香瓜。

西葫芦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走了,回头把香瓜捞出来,与她告知了实情。

香瓜趁着夜晚偷偷在谭铃音的南书房门口磕了一百个响头,磕完之后默然离去。

谭铃音一早出门还挺纳闷的,门口的血迹是从何而来,不会是有人警告她会有血光之灾吧?

又过了些天,经过唐天远的允许,西葫芦带着香瓜一同回了四川老家。

唐府的根儿在那边,有庄子有地,不愁没事儿干。

谭铃音没跟唐天远要钱。

唐天远还不罢休,总追问谭铃音到底借给西葫芦多少钱,谭铃音不愿回答。

唐天远就会得寸进尺地说:“你不愿意要我的钱,不成了,只好把人还给你了。”

谭铃音只好抬手捂唐天远的嘴。

唐天远求之不得呢,张口舔她的手心儿,把她闹个大红脸…… 总之此事告一段落,眼看着年关也要近了。

到年底,外放的官员一般有一个月的休假,可以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

唐天远自然也有休假,不过他还有事放心不下。

一来,由于前一段时间事情纷繁,导致他一直没定下心来寻找黄金。

大批的黄金没下落,知情人又那么多,都聚在铜陵。

唐天远待在此地镇着他们还好说,等他一走,万一这边不小心走漏风声,指不定要掀起什么风浪。

二来,他这一回家,就至少要跟谭铃音分别一个月了…… 当然,第二点是他自己也无法掌控的,总不能把没过门的媳妇带回家吧?

这不成体统。

但黄金最好还是早一些找到,早点把此案了结。

唐天远想轻轻松松、痛痛快快地回家成亲。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有用的线索太少了。

前任县令桑杰是个天生当监工的好料,所以此案虽参与者多、知情者众,但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凤凰山的土匪只管埋头干活,孙、齐二家只管打边锋分好处,宗应林只管拿贿赂打掩护……等到桑杰一死,其他人才赫然发现,除了他们自己干的事儿,对别的环节知之甚少。

这也是为什么在唐天远之前,宗应林等人一直找不到黄金的原因。

宗应林十分后悔把桑杰弄死,自然,他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线索太少,不如换个思路。”

谭铃音提出建议。

唐天远问道:“哦?

怎么换?”

“不要去想那些了,反正也想不明白,”

谭铃音答道,“不如我们猜一猜,桑杰会把金子藏在哪里?”

额,原来是靠蒙的。

这也未尝不是个办法,唐天远摸了摸下巴,反问谭铃音:“如果你是桑杰,你会把金子藏在哪里?”

谭铃音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脑子中浮现出一箱一箱的金砖。

她嘿嘿一笑,吞了一下口水。

唐天远:“……”

要不要这么投入啊。

谭铃音自言自语道:“这么多钱,倘若全部搬到家里去,需要许多人力,太容易暴露。

同理,搬到别处也不行。

最好的办法是就地藏在山里。

唉,随便往哪个山洞里一塞,外面多挡几层东西,保证发现不了……”

唐天远点了点头,她说得很有道理,这一点他也想到了。

但问题是,天目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谁知道桑杰到底选中了哪里,又不能一寸一寸地搜…… 谭铃音还在自言自语:“好多钱呀,这得多大个山洞才能装下呀……”

说着,脸上现出梦幻的笑。

唐天远觉得她大概已经想到了往山洞里搬金子的情形。

他忍不住打断她,“好了,够了。”

谭铃音没理他。

唐天远咬了她一口。

谭铃音突然睁开眼睛,捂着嘴巴怒瞪唐天远。

唐天远笑而不语,示意她坐到身边。

他在案上摊开了一张地图,这是新绘好的整个天目山的地图,地图上几个废弃的金矿田都被唐天远标注出来。

他尝试把这几个点连起来,找一找离它们都比较近的地方,也许那里就是桑杰选定的藏金之所。

谭铃音却突然“咦”

了一声。

“怎么了?”

唐天远问道。

谭铃音把地图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还比画了一下,最后指着其中一片地方说道:“这个地方的风水看起来不错,是个藏风纳气的宝穴,倘若死了埋在这里,子孙必定大富大贵。”

“瞎说,什么死了活的。”

唐天远不爱听这类话,现在活得好好的,真正幸福的小日子还没开始,身后事离他们太遥远。

谭铃音以为他不信,“真的!

你看,这里有山,这里有川……”

唐天远打断她,“你还懂堪舆之术?”

“不敢不敢,略通皮毛。”

此话并非自谦,她确实只通皮毛而已。

她爱看闲书,有一段时间研究过这类,不过风水定穴的东西深奥难测,她只接触了最浅显的,后来就没继续学了。

唐天远却若有所思。

过了几天,唐天远让人找来了本地最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带着他去天目山实地考察。

谭铃音也去了,她以为唐天远真的要给自己选墓址,忍不住问道:“你老家不是在四川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