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大仇得报(2/4)



他怎么没想到这样的爱称…… 如意看到窗户大开,有些奇怪地问:“田七,为什么打开窗户?”

“……热。”

说多错多,于是她只答了一个字。

如意指了指炭盆,不解地问:“那为什么还点炭盆?”

“……冷。”

如意:“……”

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

小孩子遇到古怪事时不会去想它是否合常理,而是会想为什么。

为什么田七又热又冷?

如意拧着眉头,急得直咬手指,却也想不明白。

田七更心虚了,她关上窗户,坐在床上把如意抱在怀里,给他讲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

纪衡趴在床下,突然有些欣慰。

当然了,他欣慰不是因为如意那熊孩子,而是因为太后。

如意来看田七,太后不可能不知道,应是已经默许了。

也就是说,至少目前来看,她老人家对田七是接受的态度?

是呗,经历了“儿子要成断袖”

这种恐慌,她的底线已经一降再降了。

如意被田七的故事迷住了,听完一个,又要听另一个。

纪衡忍无可忍,绷了一下大腿,后背往上一抬,顶得床板一阵轻微的摇动。

如意坐在田七怀里,只当是田七的身体在动。

田七却感受到了床下的动静,她赶紧讲完这个故事,把如意送走了。

世界终于清净了。

纪衡灰头土脸地从床下爬出来,幽怨地看着田七。

田七见他狼狈如此,不禁失笑道:“你先走吧,快回去换身衣服。”

堂堂天子,竟然成了这副模样。

“那我晚上再来。”

田七红着脸点了点头。

纪衡走到窗前,敲了敲窗棂,过了一会儿,外头传来一阵咳嗽声。

这是盛安怀的暗号,意思是现在安全,赶紧出来吧!

纪衡把铜棒往嘴上横着一叼,双手推开窗户,翻身跳了出去。

纪衡是一个缺乏自省精神的皇帝,所以他把自己干的一切傻事都归咎于如意的突然而至。

于是他决定对儿子进行严惩。

首先,最迫切要做的,就是剥夺如意对于“田田”

这个称呼的使用权,收归为他纪衡独家专享。

这种亲密又甜腻的称呼只适用于情人之间,如意他算个球啊!

哦,话说回来,现在是冬天,那小浑蛋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厚衣服,表面上看确实已经算是一个球了…… 如意对此决议深感忧伤,此时他正在纪衡的书房里,田七也在,以“皇上垂问”

的缘由被传进乾清宫的书房。

如意委屈地看着田七说:“不是说好不和别人说吗?”

田七摇摇头说:“殿下,不是我说出去的……”

如意惊讶道:“那父皇你是怎么知道的?”

纪衡张了张口,实在没脸说是趴在床下偷听到的。

“朕……无所不知。”

说着,故意摆出一副“老子是玉皇大帝法力无边信我者得永生”

的高冷范。

再聪明的小孩儿也是好骗的,如意果真信了,一脸沮丧。

田七无语地看着这一大一小的对峙,她是真想借两个蛋来疼一疼。

然后纪衡一转头就兴冲冲地跟田七试验这个新称呼了,一声“田田”

叫得那个百转千回温柔似水。

田七:“……”

如意叫的时候田七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是被纪衡一叫,她鸡皮疙瘩抖落一地,简直想夹起尾巴马不停蹄地逃窜。

对孙从瑞的审问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

老家伙嘴巴很硬,不是喊冤就是一口一个“我要见皇上”

,他觉得皇上应该会考虑舆论压力,不可能没有证据就把他处死。

纪衡对孙从瑞的厌恶达到了顶点。

算计田七、陷害季先生,这两件事都是他无法容忍的,孙从瑞都做了。

这老家伙必须弄死,没商量。

当然了,舆论还是要照顾的。

孙从瑞不招供,刑部就暂时不能把他判刑。

纪衡本身也希望通过此事帮季先生洗冤正名。

不过人的死法是千变万化的,又不一定非要砍头。

历史告诉我们,自古而今,凡是能当好皇帝的,没一个好人。

纪衡也不是纯种的好人,某些时候他是冷酷绝情、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

前一段时间顺妃之死给了纪衡灵感,于是过了几天,狱中的孙从瑞突然就“自杀”

了。

孙从瑞所在是高级牢房,条件不错,很干净,没有耗子和蟑螂。

墙壁上开了一扇窗户,铸了铁栏杆。

一早狱吏给孙从瑞送饭时,看到他面对着墙壁,两脚悬空,脚边倒着个恭桶,吓得连忙去报告牢头。

刑部某神捕亲自侦察了现场,初步认为孙从瑞是踩着恭桶把腰带拴在铁栏杆上自杀的。

仵作验尸过后,确认孙从瑞的死亡原因正是上吊窒息。

当然了,群众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有些人开始怀疑孙从瑞死得蹊跷,并且不自觉地脑补出一段“孙从瑞在狱中被迫害被逼供走投无路只好赴死以证清白”

的戏码。

纪衡大手一挥,让刑部下设的仵作培养班集体围绕着孙从瑞的尸体参观学习,公开讨论,气氛热烈。

孙从瑞的尸体除了脖子上的淤青,身上没半点伤痕。

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屈打”

“迫害”

“逼供”

这一类情况。

要知道,一个人在得到正名之前是不会轻易赴死的,否则他的清白不保,而且他又没遭到毒打,更用不着自杀。

那么孙从瑞自杀的原因就很明了了:畏罪自杀。

而他被弹劾的罪状中,最严重的一项就是陷害季青云了…… 于是这一条指责虽毫无证据,但多数人已经越来越偏向它的真实性。

纪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派人四下里散播孙从瑞是大坏蛋陷害忠臣的传言。

季青云当年是太子的心腹,有正统光环普照,跟大太监陈无庸势不两立,后来又被冤枉、被残害。

这样的人是最容易得到老百姓的同情和拥护的。

于是孙从瑞这个名字经常被老百姓拎出来骂一骂。

孙从瑞一辈子都在追求声名,没料到死后却落个臭名昭著的下场,他若地下有知,真不知该做何感想。

纪衡为了巩固效果,又让人专门写了话本子记录此事,流传百世。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