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十七章(3/3)

陈念点了下头。

不到半天时间,各种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鸽子,飞遍校园。

陈念下楼上体育课时,听见低年级的学生讨论得神乎其神: “诶,你看过美剧《犯罪心理》没?”

“没啊,好看吗?”

“超好看,你去网上找。

我跟你说,像魏莱,她就是那个连环强.

奸犯的失控点和爆发点,雨衣人的犯罪已经升级了,以后他再对女孩下手,都会把她们杀掉。”

“啊?

真的假的?”

“真的。

电视里这么说的。

他从强.

奸里获得的快感无法满足他,杀过一次人,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他得继续从杀人里获取快感。”

“好恐怖哦。

——不过你好厉害,以后去当专家。”

“那当然,这是我的志向。”

很多学生都在议论。

他们对被害者怀着可怜,人多时这种感情尤其强烈,从众地写在脸上和嘴上。

有人号召点蜡烛为魏莱祈福,但临时“组委会”

在蜡烛型号,摆放造型,谁来拍照,谁出镜,由谁发布在微博上等事宜起了不小的争执,好在最后达成一致。

但还没到晚上,就有人在教室里点蜡烛玩,更多的少年加入,又打又闹,又笑又跳,疯成一团,差点引起安全隐患,结果被教导主任训斥一番,说好的祈福行动也就没影儿了。

有时候,陈念觉得, 学校是一座奇异的植物园,每个少年都像一株花儿,一根草,或一棵灌木。

有的少年美丽,有的少年丑陋;有的少年在有一些时候美丽,在有一些时候丑陋; 他们像葛藤和松木争夺阳光雨水,你死我活;他们像石蕊松萝,互利共赢;更多的时候他们像乔木与灌木,各自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分享自然,互不干扰。

而连学校都活不过的人,以后如何活得过社会。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