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1 击敌(2/3)

“说来奇怪。”

昌乐侯侧目,“先前钟白鸥探查私货,也是周大人提点才得以处理干净。

但你们京都亲密,可是老久的交情了。”

周璞闻言眉间一动。

他是儒雅温润,难得这般显露厌色,他道,“我为官奉君,忠的是大岚,求的是安稳。

钟白鸥提策运河动摇大岚,侯爷看,如今不正是江山动荡,外敌窥伺吗。

这等人,自是留不得。”

昌乐侯岂能信?

他下定决心要立刻弄死钟攸,正是此人通信。

钟攸已经查到江塘首批私货流经哪里,很快就能追查到他这里——正是他,起初从无翰应京都一批鱼香草的货,将烟粟夹带入京,私下赚了个满怀。

可眼下竟引出夷兵入境,待战事之后,皇帝绝不会放过烟粟流京一事。

昌乐侯自觉一旦被钟攸抓住了把柄,是逃不掉的。

不如先发制人,趁乱要了钟攸的命。

刘清欢的仇可还积在这里,这笔账算的不亏。

昌乐侯不信周璞所言,却也猜不到他为何如此做。

只是如今大家一条船上,稳定才是上策,便道,“待归京封赏,周大人这等赤忱忠心,本侯定会同圣上美言几句。”

“不劳。”

周璞反问:“侯爷将府兵全部带出了吗?”

昌乐侯轻笑:“听周大人之言,全部带出。”

“甚好。”

周璞怔怔:“这般大事已成……谁也阻不了了。”

昌乐侯察觉这“大事”

必不是指夷兵将退,可又猜不准是什么事。

他不信周璞,所以并未交代,他没有将无翰府兵全部带出,而是留了两万人在无翰待命。

这个时候大家各有所求,不谨慎行事,就可能变成下一个钟燮。

但他绝未料得,周璞所说的大事,险些倾覆大岚,葬送山河。

当夜平定王未归,而是率兵直下江塘,意在横扫夷兵,一气推干净。

正如周璞所言,青平军半数尽折,支援不足,昌乐侯立刻被调随平定王南下。

他此番正为参与战事而来,跟着平定王只要不死,战后封赏必提侯封王。

昌乐侯前脚离营,钟攸后脚归营。

早有大夫等候,时御的伤口处理了一夜,他光是想动身,都得先躺半月。

钟攸守人时,周璞已经押送钟燮归京。

青平正乱,无法递传私信,等钟攸的信赶送京都,已经是近一月之后的事情了。

钟燮已经押狱,京都钟家被抄封,就连钟子鸣,都被罢免官职随同入狱。

由周璞亲呈,钟燮耽误军情,押兵不发,私通外夷的案宗甚至在大理司盖了印,只要皇帝下个“斩”

,就能立刻人头落地。

正值此时,榕漾到了靖陲。

时已到了二月中旬,靖陲还是雨夹雪的寒冷。

榕漾一身破袄挡不住寒,冻得手上生疮。

他只剩一本被翻破烂的策论,是先生当初手抄给他的。

除了这一本书,他连笔都丢在了路上。

人瘦成一把骨头,到了靖陲,紧跟着就分配入工队,没待休息,就被赶上工事墙头砌砖。

榕漾眼睛不好,天阴常看不清路,磕着绊着都是常事,膝头掌心擦的伤几乎没好过。

他起初抬不动泥沙,日日外巡的靖军队来往时看他年纪小,没事还帮把手。

久了墙头工队,旁人多少帮帮他,但也喜欢逗他。

榕漾不记仇,偶尔得了别人给的糖,也都给了天天在边上玩的孩童。

这一群泥萝卜头都记着他,每日等他下了墙,就要围着他。

榕漾常给小鬼们讲故事,他会写字,也帮人念信。

这一日天飘寒雨,虽然小,但冷。

榕漾跟人在墙上,冻得直哆嗦。

“来这,叔还有点热水。

你赶紧喝了。”

榕漾道了谢,小口喝余温的水。

这会儿他们休息,听着其他人闲扯淡。

“今儿怎么没见外巡队出来?”

给榕漾水的大叔用手挡雨,趴还未砌好的墙头望,“这天冷的人要死。”

“那不就得了呗。”

有人也在哆嗦:“这冷,外巡队今儿不出去吧。”

“唉。”

有人抄袖搓手,“这天该吃热锅。

辣油一滚,羊肉、牛肉甚么肉都行!

往下一涮,再蘸上徐杭铺子的酱——”

一群人登时齐声“哎呦”

,大骂:“要命呦!

快闭嘴罢,这肚子正饿着呢。”

言罢大家皆笑。

“榕漾啊。”

那叔逗榕漾:“前几日靖军教的,你记着没?”

“记着的。”

榕漾抱着水壶,露了笑,“有敌,就敲那头的鼓,点上烟,数十声,靖军就来了。”

“这数十声,是真数十声啊?”

有人笑:“要是来不及,可打脸了。”

“来得及。”

那大叔蹲下身,“你要说别的地方,我是不信的。

可要说靖军,那必须来得及。

你看咱们在外边修墙,没少见靖军吧?

你要是在江塘,半年都见不着府兵。”

榕漾不插话,他常就听着。

今儿的雨渐渐大了,里边还夹了冰碴子。

工头看着,决定收工早归。

大伙散了堆,各收拾自己那块儿去。

榕漾在墙沿下边搁了书,怕被淋湿,这会儿去拿。

他揣了书,雨中忽地闪过什么。

他看不清,只觉得被亮折了下。

“刘叔。”

榕漾抬手挡雨,“外边是不是有什么啊。”

那大叔过来,伏身望出去,“没瞧见什么……”

他微顿,“怎么瞧着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