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战略伙伴(2/2)
…………………………………… 该说的都说了,大家也知道跟着大家一起来的记者朋友们早就在外民等急了,也是该出来和这些媒体的朋友们见见面、顺便说明一下情况的时候了当然,送给润华实业股份这样的事情就不用提了。
看着陈耕和诸位老总们陆续从后台走了出来,记者们顿时一拥而上,一个个早就准备多时的问题顿时汹涌袭来,话筒更是几乎要戳到陈耕等人的嘴里去: “陈董,润华实业首次参加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就取得了这么骄人的成绩,您对这次来参展取得的成果还满意吗?”
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废话,你自己都说这样的成绩是“骄人的成绩”
了,难道我还能不满意?
陈耕刚要回答,就被另一个话筒上面有个“中央电视台”
台标的记者给拦住了:“陈董,对于润华实业在本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取得的成绩,您有什么要说的?”
这个问题带着浓浓的官方媒体的腔调,无非就是希望陈耕说点“感谢d、感谢政府……”
等等官方媒体最喜欢的腔调。
早就把“答记者问”
的稿子背的熟的不能再熟的记者立刻本能的开始背稿子:“当然,想要说的很多,润华实业能够站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这个汽车工业的最高的舞台上,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与d和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我仅代表润华实业全体员工感谢……”
一番标准格式的官方应答之后,举着“中央电视台”
台标话筒的几张满意的收回了自己的话筒,浑然不顾周围其他媒体记者们的怒目而视:作为国内第一媒体的记者,什么叫特权?
这就叫特权!
先不回答你们的问题也得回答我的至于陈耕是不是在背稿子,他就不管了,这年头有几个人在回答记者的提问的时候不是在背稿子?
下一个问题就比较能引起陈耕的兴趣了:“陈董,首先恭喜你们在本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取得的成绩,下一届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润华实业还会来参加吗?”
“当然,”
陈耕肯定的点头:“如果有机会,我们肯定回来的,同时我们也建议国内的企业多走出来,哪怕不参展,只是来参观一下也是好的。”
“为什么?”
这位记者很兴奋。
“因为可以开拓眼界、知道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发展潮流和趋势啊,”
陈耕摊开手,道:“总体来说,咱们国家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经济条件也比较有限,可我认为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多走出来看一看,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应该多了解一下技术的发展趋势,现在的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认为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了咱们国内企业弯道超车的可能。”
“信息技术”
是个什么鬼,在场的记者们并不是很清楚,但“弯道超车”
这个说法的提出,却让这位记者顿时精神一震!
其他记者也都跟着竖起了耳朵,准备听陈耕好好说说这个“弯道超车”
,同时在心里暗骂这位记者今天出门踩了狗屎:这样的新闻为什么不是在自己身上?
弯道超车很容易理解,对于体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无论是赛车还是跑步,在弯道里都有着最好的超车或者“超人”
的机会,基于一名记者对新闻的敏感性,他敏锐的意识到陈耕的这个说法极有可能给带来一些新东西,当即问道:“陈董,您能详细说说这个‘弯道超车’吗?
您认为咱们国家在那些技术上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是不是汽车产业?”
“汽车行业是一个较重视技术积淀和管理积淀的行业,汽车行业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不大,”
陈耕摇摇头:“我个人比较看好通讯产业和电子产业,尤其是计算机产业。”
通讯产业和计算机产业?
陈耕的回答让在场的记者们都有些发呆:陈耕不是汽车专业的么,他还了解通讯产业和计算机产业?
刚想要问陈耕一些这方面的问题,陈耕却用一个更劲爆的消息震撼了大家的神经:“对了,借着这个机会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了实现行业的更好发展,刚刚我和几位老总有了一个想法:在未来,润华实业将与大家一起,以‘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和相互支持……”
陈耕这话一出口,在场的记者们顿时沸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