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2章 被低估的剔红(1/3)

一7没找到林宝卿两人的时候,两个女孩子正件仁二品子。

见宋毅过来,林宝卿就笑着招呼他,还把手里的盒子递给了他,“宋毅吧,这盒子蛮漂亮的。”

“我还以为你们想选胭脂水粉的盒子呢!”

宋毅笑着将她手里不大的一个圆形盒子接了过来,顿时觉碍手里的盒有些眼熟,但他并没有多想。

这盒子入手感觉并不沉重,那大红的色彩让他想起了苏眉,她就喜欢这样的颜色,床上系列用品就喜欢用大红的颜色,这也是苏眉的小秘密。

林宝卿撇撇嘴道,“你送我啊!”

“送,宝卿既然喜欢,我又怎么会吝啬呢!

赶明我们就去淮海路,胭脂水粉任你挑选。”

宋毅笑着说道。

林宝卿心底高兴,嘴上却说道,“少贫嘴了这盒子,你觉得如何?”

“剔红的盒子嘛!”

宋毅不用多看也知道,这是剔红的盒子。

“就你知道!”

林宝卿小嘴又翘了起来,乔雨柔则是一脸的茫然,她只觉得这盒子很漂亮,仅此而已,什么剔红的,她从来就没听说过?

宋毅便解释说,“这剔红。

是我国古代漆器雕刻中的一个。

品种,也是雕漆中的一个门类,因这种器物呈朱砂红颜色,故又称“雕红漆”

它以金、银、铜、锡、木、竹、皮,甚至陶为胎坯,鬃以朱砂漆,漆层多达数十道,甚至数百道,然后在厚厚的漆层上描以各种图案、纹饰,用刀具施以刺、铲、钩等工艺,将漆层雕刻成浮雕,再经干燥与打磨退光处理。

就成了一件古朴凝重的雕漆艺术品。”

“那这剔红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乔雨柔问道,她是个。

好学的孩子,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宋毅便又解释说,“据历史文献记载。

我国的雕漆源于唐代。

但我们今天常见的实物都是宋代遗存,现今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件南宋的“剔红桂花圆盘”

日本的宋代剔红比我们国内的藏品多,我国除了故宫博物院的那件宋代剔红外,最早的就是元代的剔红了。

不过宋云,明初的剔红纹样都比较浅,后面的剔红纹样就比较深。

这纹样越深,工艺也越发复杂,产出的精品也就比以前多很多,真正值得我们收藏的,还是明永乐以及以后的剔红。

如果那之前的,可以送博物馆。”

“为什么明永乐以后的剔红才值得收藏呢!”

林宝卿对剔红的了解也并不多,毕竟,这在古玩文物收藏中,只能算是很小的一个分支。

人的精力有限,林方军也没那么多的精力涉猎不同的杂项收藏,更别提教林宝卿了。

宋毅又笑着解释说,“明代是我国雕漆工艺最辉煌的时期。

明代皇帝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汇集了全国各地众多精工巧匠,也有不少优秀的技术型管理人才。

果园厂御用漆器作坊的建立,使得当时全国的漆艺中心从南方转到北方,从而将雕漆艺术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明朝永乐年间,国泰民安,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手工业也得到空前重视,像瓷器一样,漆器也成了当时皇室重点发展的项目。

在果园厂的漆器生产中,尤以剔红数量最多,也最精致。”

“这永乐剔红器主要有盘、盒、碗、凳等器物,其中又以盘与盒最为杰出。

盘就不说了,我们单说这盒,盒的形制也有两种,一种是“蔗段形”

它平顶、直壁,平底微微内四?

还有一种叫“蒸饼形”

它的盒盖呈隆起状。

形似馒头,斜壁内敛,底部略有内四。

在这两种形制的盒子中。

前者为大,后者为”

林宝卿听他说得起劲,她眼尖他手里的剔红盒子,马上又问宋毅要了要去。

还有些故意刁难地问他,“那你说说这两种形制的盒子都有什么特色,一般都有什么样的图案。”

“大都是牡丹吧!

宝卿你问这个做什么?”

“那你猜猜我手里的这个剔红盒子是不是明永乐时候的?”

林宝卿凑近他身边。

调皮地问他”

“听你这么我倒是肯定下来了。”

宋毅在她耳边轻声说道。

“如果你的说法没有错误的地方的话,这件盒子应该就是明代永乐的剔红盒子了!

“林宝卿按照宋毅网刚的说法,对比一下手里的剔红盒子,盒子上刻着大朵牡丹,并围以不同姿态的花叶纹,盒外壁遍刻卷枝牡丹及卷草纹,属于“蔗段形”

其上纹饰也为典型的永乐“蔗段形”

剔红盒的款式。

宋毅真心地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看来,这真该是永乐年间京城果园厂的精心之作了!

宝卿真是好运气!”

“难怪看着有些眼熟呢!

“宋毅记得这个,是因为香港佳士得曾拍出一件“永乐剔红牡丹花疼圆盒”

“怎么眼熟了。

你之前见过这个?

“林宝卿问他说。

宋毅心道我总不能说这是我未来,在拍卖会上见到过的吧!

宋毅脑子迅速开动,猛地想到关于这永乐剔红盒子的一个典故,便:六”

我在古籍卜见到讨它。

乾隆皇帝迈为它吟诗的咒:※ 乔雨柔兴致也来了。

带着满脸的期待,对宋毅说道,“把这首诗念来听听吧!”

“小柔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宋毅故意苦着脸说道。

“小柔别信他,他肯定记得的!

“林宝卿却在旁边捣乱。

宋毅仔细想了想,倒是把这典故完全给记了起来,便对两人讲了这乾隆的故事。

清朝乾隆就对明代果园厂的雕漆十分赞赏,他曾在《咏永乐漆盒》一诗中赞道:“果园佳制剔朱红,蔗段尤珍人物工。

无客开窗晒秋字,携童持技听松风。

细书题识犹堪辨,后代仿为究莫同。

三百年来此完璧,文房思古念何穷。”

“宋毅真是好厉害”



乔雨录轻拍为他鼓掌!

宋毅嘿嘿笑道。

“认我当哥哥,免费教你几招 林宝卿白了宋毅一眼,这厚脸皮的家伙,还真想当人家哥哥啊!

于此同时,她也在心底祈祷。

乔雨柔这小丫头千万不要答应他才好。

可乔雨柔的心思不是她能左右的,只见乔雨柔眼睛睁得大大的,脸上两个小酒窝也悄悄露出头来,惊声问他说,“真的可以吗?”

宋毅微笑着说道,“当然可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