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黄鳝洞
楚家强将鸭蛋拿过来,看了一眼,立即说道:“这鸭蛋坏了,不能吃。”
“额!
何以见得?
虽然外壳有点迹象,但也不能这么武断?
不敲开来看看,谁也没有百分百肯定?”
周福荣说道。
“这很好判断呀!
我敢肯定,一定是个坏蛋。
好蛋的外壳新鲜,有一层白霜。
如果是头照白蛋外壳发亮,也就是孵过两三天没有受精的蛋,其气孔大;霉蛋的外壳有灰黑色斑点,那是由于雨淋或受潮而霉变。
臭蛋的外壳发乌。”
楚家强肯定地说道。
另外,其实还有其他的判断方式。
新鲜蛋拿在手里发沉,有压手的感觉。
白蛋光滑,份量较轻。
黑贴蛋和霉蛋外壳发涩。
或者,将三个蛋拿在手里相互轻碰,俗称抖蛋。
好蛋发出的声音实,似碰击砖头声,空头大的有洞声,裂纹蛋有“啪啪”
声,贴皮蛋、臭蛋似敲瓦碴子声。
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日光灯或灯光进行照看。
好蛋透亮,臭蛋发黑,散黄蛋似云彩。
红贴皮局部发红,黑贴皮局部发黑,泻黄蛋模糊不清,热伤蛋的蛋黄膨胀,气室较大。
当然,鼻子灵的人,也可以闻气味,新鲜鸡蛋无异味,新鲜鸭蛋有蛋腥气,如蛋壳有霉气,或臭气的是霉蛋或坏蛋,有汽油,农药等异味的是污染蛋。
“你要是不相信的话,可以放到水里面。
沉到水底的蛋是好蛋,半沉半浮的是陈蛋,浮于水面的是变质的蛋。”
楚家强跟他说道。
听到这话,周福荣顿时无话可说了,将鸭蛋扔掉。
刚才捡起来的时候,这鸭蛋就是浮在水面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发现。
“呵呵,你这家伙就是一个倒霉蛋。”
李泉调侃道。
刚才,周福荣那个得意的样子,他就想打人。
几个人一边谈话。
一边工作,一点都不觉得辛苦,而且凉风阵阵,都不知道多舒服!
“哎呀!
这里有条黄鳝好大,大家赶紧过来。”
没过多久,李泉顿时大声喊道。
但他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那条黄鳝一下子就缩到黄鳝洞里面去。
“哪里?
你这家伙骗人精!”
周福荣等人走过去。
发现黄鳝的影子都没有,以为李泉那家伙骗人。
“骗你干什么?
刚才被我声音惊动了,已经溜到洞里面去,你们看,这个就是黄鳝洞,我刚才亲眼看到它缩进去的,这还有假不成?
我才没有那么无聊。”
李泉马上解释道。
陈武等人立即没符了,人家指着一个小洞这样说,天衣无缝。
自己还能说什么?
是不是真的,这谁知道?
大家又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楚家强也望了一眼,那的确就是黄鳝洞。
一般来说,黄鳝的藏身之处就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他自已钻的泥洞,一般1-2米深,洞里面不会是笔直的。
有时洞里还会分岔。
另一种就是天然的,如石洞、石缝,这个就说不准了。
“将手指捅进去看看。”
李泉见他们还不相信,于是建议道。
楚家强连忙阻止:“千万不要,不怕咬就伸进去!
夏天这个时候,很多黄鳝都是产卵期。
这时候,黄鳝很凶。
要是发现了一个黄鳝洞穴,然后把手伸进去,然后黄鳝就很有可能就一口咬住你不放。”
他这话可不是吓唬人的,黄鳝咬人也是很厉害的。
楚家强以前就试过被黄鳝咬。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黄鳝有点儿“隐士”
气度,没有特殊的攻击本领,也无强有力的防御武器,惟一的技能是“三十六计,逃为上计”
。
而且,它们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不小心,它就能从你手中溜之大吉。
其实,鳝鱼身上的粘液,主要功能是:预防细菌、病菌侵染身体,减少疾病;阻止寄生动物植物的纠缠,有利成长;油头滑面,有利于它在泥中通行无阻。
但真正了解黄鳝的人,就会知道,黄鳝的尖锐牙齿非常多,咬人那可就不是开玩笑的。
“不用看了,这的确就是黄鳝洞。”
楚家强跟他们说道。
“你怎么知道?”
陈武等人立即问道,刚才,楚家强也没有看见黄鳝溜进去,仅凭一个小洞,说不通?
“黄鳝孵卵时,还有一个容易找到黄鳝的方法,就是在洞口的水面上,有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由很细小的白色气泡组成的圈。
你们看那儿,是不是有白色气泡?”
楚家强指着那一圈的白色气泡说道。
黄鳝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
“原来这样呀!
要是没有这圈气泡,你还能分辨出黄鳝洞吗?”
李泉顿时询问道。
“怎么不可以?
以前经常钓黄鳝,就要懂得判断黄鳝洞。”
楚家强回答道。
随后,跟他们说了一些如何判断黄鳝洞的方法:“黄鳝在水中,一般都是自己在软泥中打洞或在天然的泥洞或石洞中穴居的,所以钓黄鳝首先要会找黄鳝洞。
黄鳝洞大多打在池塘、湖泊、水田或小河沟的靠岸边的水中,由一个上洞、一个下洞和一个窝组成。”
上洞一般在水面上下约10厘米的地方,下洞在水面下约30~40厘米的地方。
洞径因黄鳝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小的手指粗,大的可达6~7厘米。
窝在上洞和下洞之间,呈圆形,直径约10~15厘米,是黄鳝转身、产卵、孵卵的地方。
土质松软处的鳝洞多接近水线,即使淹于水下也是暂时的,黄鳝会不断地改变洞口的位置,使洞口经常处于与水线相平,从而既保持洞内的湿润,又避免为水所灌。
识别鳝洞可由洞口的圆润、光滑,位于水线之上8厘米范围区域内仔细寻找。
发现洞穴后,还要看一看从洞口到水线有无蠕行的痕迹。
有时候,黄鳝的洞穴也会在水线以下,这大多是因为涨水,来不及调整洞口的缘故。
“至于河里面的黄鳝洞,那就比较难判断一点。
河川中的黄鳝洞穴无明显的特征,一般都在水线以下。
在一些石头砌的岸边,那些石缝中也是黄鳝爱藏身的地方,常常在一个石洞中藏着数条黄鳝。”
楚家强跟他们说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