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2/2)

京津两地,大小报馆开足马力,不拘是否在湖广派有访员,都宣称自己掌握独家消息,真实情况。

特刊、增刊、号外,层出不穷。

如某报社新聘到留学海外,学业有成的大好青年白斯文,就在报纸上用了四个版面介绍武汉城内大小清楼,各位红倌人,以及她们与这次起义的关系,和各位义军将弁之间,不可不说的故事…… 津门租界之内,李连英看了报纸之后,摇着头,将喊来了自己身边的管家。

“去买车票,咱们去山东。”

“老爷,去山东……何必呢?

咱们这是在租界里,就算是闹了乱党,他们也不敢到租界里来不是么。”

“话别说的太死,树大招风,我的名声在这,不知道有多少猴崽子惦记着我这点积蓄,宁填城门,不塞海眼,到山东那,还是个出路,留在津门,不安全。”

“这帮子葛明党,真能成气候?

也不过是陷了三镇,洪扬那时候……”

“别比洪杨。

长毛子不成气候,不足为惧,这些葛明党,可比他们厉害多了。

津门多少唱文明戏的,多少嚷嚷着要立宪的,就连租界里,都能看到他们的传单,你见洪杨时有这么大的动静么?

我这双老眼还没瞎,局势,还能看的明白。

朝廷现在就是武大郎吃砒霜,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

用旗人挂帅,现在就要吃亏,用汉人挂帅,将来也要完蛋。

老佛爷辛苦了一辈子,她老人家这一走,这江山,怎么这么快就……”

管家遵从命令,退出去准备,李连英看着这房子,自然就想到了赵冠侯“普天之下,也就是山东,还有个希望安定。

但愿你能保住我这把老骨头,也但愿你能守住你这片基业吧。

大金国啊,完喽。”

内阁里,所有的成员,都面容严肃,承泽手上拿着报纸,气的脸色发青。

“这还是我们大金的报纸么?

怎么登的,都是支持乱党的新闻。

再说这上都是胡说八道,明明是一伙乱党闹事,怎么搞的,好象朝廷已经一败涂地似的,这不是信口雌黄?

来人,把它给我查封了!”

庆王冷笑道:“泽公,您先消消气,封一家报馆,不过是指顾间事。

可是有用么?

咱们的警查昨天检查了报纸,你猜怎么着,报纸干脆开了一整版的天窗,只写一行字,本报掌握大批武昌战场真实消息,因警查干预,无法刊登。

你说说,要是派人下去这么查,不是更乱?”

“那也不能胡写啊!”

承泽一听这话,顿觉有力无处使,只好自我找场面“得跟善一说说,让他的警查跟报社打交道,知道的再说,不知道的别说。”

这话说等于没说一样,于局势一无缓解,其他人依旧看着摄政王承沣,等他这个监国拿主意。

承沣扫视了一眼众人,目光落在了庆王身上。

宗室基金的事,他也有耳闻,还知道不少宗室都参与了进去,也因为这个基金的关系,让庆王在宗室里地位陡然提高不少。

还有人去拣便宜,买庆王府出售的古董、字画以及物业。

这种行为,颇有动摇军心之嫌疑,直接证据就是,京城的报纸刚一见到消息,就已经有宗室的人,寻借口出京,要到山东去避风头了。

未战先遁,这样的士气,还怎么打胜仗。

可是他现在没法和庆王吵架。

后者人老成精,面对这样的油条,你又怎么吵的起来?

承沣气哼哼道:“庆叔,现在是责任内阁,您懂什么叫责任内阁吧?

就是咱们所有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责任的,不管好坏,咱们都有份。

如果国家有什么问题,我们身上的责任是推脱不掉的。

您倒是说说,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我们该怎么办?”

“怕什么,有兵在。”

庆王只嘀咕了一句,似乎是回答问题又似乎自言自语,这是承沣当初气死张香涛的话,现在落到自己身上,让承沣的眼前一黑,两肋又有些发疼。

“庆叔,那您觉得该让谁挂帅呢?”

“不知道,老七不是闲着呢么?

要不他来?

能打的开缺了,剩下的要么走不开,要么得守京城。

我这老骨头,肯定是带不了兵,我看老七年轻力壮,正合适。”

承涛看着庆王想发火,但最后只咽了口唾沫“我……我还得弄会操的事呢,没那工夫……”

他又看看兄长,忽然道: “殷午楼在京呢吧?

让他去啊。

他跟普鲁士大皇帝关系最好,到时候让他给普鲁士发个电报,请普鲁士发一支部队来,咱们借师助剿,把葛明党灭了再说。

大不了给洋人补充兵费,这总比咱们自己出力好。”

承沣虽然对于借洋兵的主意并不认同,但是剿灭南军,必要用大部队,把大部队交给汉人是不可行的。

旗人里能打的首推是良辅,但他要守京城,不能动用,那就只剩下殷盛了。

他点点头“我觉得承涛的办法很好,来人,把殷盛找来。”

...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