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碾玉成尘(2/3)

我们再接着往下走程序。”

“拿笔来”



吕乔注意到章立明避开自己视线的表情,心里好笑,但不动声色。

另一位检察官赶忙将自己的笔从那个扁扁的缝中往吕乔这边塞,可惜,塞不过来。

吕乔身后站着的一名男警官就将自己的笔递给了吕乔。

吕乔在“逮捕证”

上签了字,打开台面上现成的一个印泥盒子,用食指在盒子里按了按,再将那通红的手指贴在了逮捕证自己的签名旁边。

然后将笔还给身后的警官,把那张“逮捕证”

从扁缝中递给了章立明。

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张面巾纸,将沾了印泥的手指擦擦干净。

“还有,那两张你也签字。”

同来的检察官对吕乔手上拿着的另外两张纸说。

“有没有搞错?

你看好——”

,吕乔将擦了手的面巾纸放进裤袋里,把“告知书”

贴在有机玻璃上:“这是‘送达犯罪嫌疑人’的,我是犯罪嫌疑人,就是给我的,我在哪里签字呢?”

没等章立明和同来的检察官回过神来,吕乔又将“检察室公示”

贴在有机玻璃上,“这是看守所检察室发的‘传单’,在押人员人手一份,跟你们有关系吗?”

同来的检察官有些尴尬,在自己的台面上一通翻找。

章立明意识到又给吕乔钻了空子,也有些不好意思,就帮着同来的检察官也找起来。

“在这里,”

章立明拿起一本签收本,边往扁缝里塞边说:“在这上面签字。”

可是扁缝只能塞几张薄薄的纸,签收本根本就不可能塞得进来。

吕乔心里又一阵好笑,就说:“早作准备呀,签字的地方都会搞错,太不敬业了。”

章立明没有理会吕乔那明显含有讥讽的话,叫同来的检察官拿着签收本出门,绕到门卫处请看守所的警官帮忙送进来。

吕乔在签收本上签上了“已收到告知书”

并写好了自己的名字,再由站在自己身后的警官通过门卫将签收本又送了出去。

总算折腾完了,章立明开始下一个程序:“吕乔,有几个问题请你回答。”

“请说。”

“这三个多月你到过哪些地方,做了一些什么事情,请你如实地说一说。”

“是起诉意见书上需要的情节吗?”

吕乔故意回避。

“我问的是你这三个多月在外的情况。

我是你的办案人,我有必要了解。”

“你只要了解一个情节,那就是:我外逃三个月零十四天,请你们在起诉意见书上注明:建议法院在量刑的时候加重处罚不就行了吗?”

吕乔毫不退步。

“那你这三个多月都干什么了?”

“沿街乞讨。”

“你!”

章立明终于沉不住气了,用手在大理石的台面上拍了一下。

“别发火嘛,章检察官。

你想想,我外逃怎么可能有好日子过呢。

就跟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差不多。

何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早晚不是都要落在你的手上吗?

就算我外逃后又违法犯罪,接着起诉啊,可以当做余罪来判嘛。”

“不肯说是吗?”

章立明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对吕乔表示温和了。

“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说,你让我说什么呢?

我说我讨饭你又不相信。

叫我怎么办呢?”

吕乔做好了以静制动的准备。

“那你手机上那么多的短信息,说明什么呢?”

“只能说明我人缘好。”

僵持。

没有结果的僵持。

章立明心里清楚,吕乔根本不会再配合了。

案子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外逃是事实,过程可忽略。

章立明不是不明白,吕乔也不是不懂。

见章立明坐在对面,脸色很不好看,吕乔又有点过意不去了。

吕乔心想,还是控制一点,不能让章立明太为难。

这样想着,她就开口了。

可这一开口自己又收不住了。

那话说出来就像做总结似地:“章检察官,其实你这次来看我,”

吕乔又玩起了词语游戏,把“提审”

说成了是章立明来看她:“目的已经达到,你已经告知我以下内容:一是取保候审结束,重新逮捕了我;二是已经形成了“起诉意见书”

即将移送法院;三是通知我委托辩护人;四是你作为公诉人,我作为被告人,诉讼程序即将开始。”

吕乔也很得意自己总结的不错,笑了笑,接着说:“很清晰,很明了,工作做了这么多,可以回去了。”

章立明不知道自己还能再说什么,该自己说的,都让吕乔说了。

章立明示意同来的检察官整理好台面上的材料和卷宗,准备走人。

“两位稍等一下。”

吕乔又发出了声音: “我知道,在我取保候审期间,你们的起诉意见飘天文学上追逃。

章检察官作为办案人,也许遭了不少非议吧。

我知道,检察院是要求办案质量的,起诉了嫌疑人,结果嫌疑人跑了,肯定各种说法不少。

所以,借此机会我向您道歉。”

“不需要。”

章立明总算冒出三个字,觉得还能对付吕乔。

既显示了作为检察官的严肃性,也说明了自己的大度。

说完,就想站起来准备走。

“您先坐,再听听我的陈述好吗?”

吕乔还是一脸的笑容。

吕乔的态度这么好,章立明还是第一次感受。

他想。

既然吕乔都道歉了,那就听听吕乔陈述什么吧,甚至章立明把刚才吕乔对他的奚落都忘了。

“你说说吧。”

章立明把已经拿在手上的公文包又放在了台面上。

吕乔说:“在你们办理我的案子的时候,我不但交出了50万元,还有一辆上海公司为了招商引资工作为我配的一辆车,外加一台1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

我的问题是:50万元作为赃款,贵检察院可以得到财政返还比例是多少?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