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893 先输一半(1/2)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认为“生死时速”
是黑马,就是因为其仅仅投资两千八百万,这实在太过不可思议了。
但同时,“生死时速”
的成功也告诉了人们,投资不是一切,成本不是所有,动作电影也不应该是固定模式,就如同“洛杉矶时报”
所说:更换一个角度,动作电影也可以重新焕发生命。
虽然才仅仅上映了两周时间,但“生死时速”
表现出来的强劲势头已经足以说明了太多问题,两周累积票房七千三百万美元,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虽然累积票房还没有真正达到一亿美元,但已经基本上是铁板钉钉的结果了,各大媒体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生死时速”
最终票房突破两亿的可能性,这就证明了,一亿早就不是目标,而两亿才是。
这对于“纽约邮报”
来说是一个噩耗,天大的噩耗。
寄予厚望的“狼”
惨败而归,即使爆发出一千八百万的首映票房数据,也依旧被“生死时速”
完爆,从口碑到票房,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哥伦比亚影业上上下下郁闷不已:这就是好莱坞,一个发行的决策失误不见得会毁了一部电影,但至少让收益损失三分之一。
可是比起哥伦比亚影业来说,“纽约邮报”
的愤怒和郁闷更加汹涌。
“生死时速”
先是用首映票房数据狠狠地给了“纽约邮报”
一个耳光,三千万级别的首映成绩简直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当时就已经有媒体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纽约邮报”
的笑话了。
可是“纽约邮报”
不服输,因为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必须要看次周跌幅,所以他们把所有希望押在了“狼”
身上。
可是现在,“生死时速”
又用两千七百万的次周票房,仅仅百分之十一的跌幅,几乎是没有任何争议地让所有质疑声都闭嘴,实现一场绝对的完胜!
科林-迈勒知道他输了,所有新闻媒体都知道票房赌局已经出结果了,目前“生死时速”
的累积票房已经高达七千三百万,即使第三周“生死时速”
票房暴跌百分之六十,他们依旧有八成机会突破一亿门槛,但是从次周那堪称逆天的跌幅就可以看出来,显然要期待电影进入第三周之后票房雪崩,这几乎比六月份出现雪崩还要困难。
好莱坞的票房走势是有一定规律的,很多时候人们可以从首映票房加上首轮影评就推测出电影最终的票房落脚区域,在得到次周票房跌幅的数据辅助之后,基本就可以得到确定。
这是因为整个市场的票房走向是符合数学规律的。
类似于“生死时速”
这样的情况,次周跌幅百分之十一,就说明了整个市场对这部作品的追捧,再加上目前整个媒体综评和观众评分走势,就可以看到电影的第三周跌幅绝对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那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生死时速”
的第三周周末很有可能拿到一千七百多万美元的票房,再加上之前的七千三百万累积票房,这就是……整整一亿美元了。
所以,所有人都知道,“生死时速”
的票房赌局,“纽约邮报”
输了,不仅输了,而且输得很是彻底,没有面子也没有里子,完全的惨败。
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况“纽约邮报”
应该怎么办?
仅仅两周就正式道歉?
“生死时速”
的累积票房还没有真正突破一亿的时候就缴械?
他们不能这样,他们现在完全是骑虎难下,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挺下去,抱着唯一的信念继续坚持下去: “生死时速”
没有迈过一亿门槛的一天,他们就没有输!
也许,“生死时速”
的票房会出现大崩盘,下周周末直接下跌百分之八十,然后最终票房就停在九千九百九十万上;也许接下来的电影更有冲击力,下一周是麦考利-卡尔金,再下一周是“狮子王”
……“生死时速”
的前景不容乐观。
这是暑期档,竞争完全白热化的暑期档,这就是“纽约邮报”
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赌局还未分出胜负!”
这就是“纽约邮报”
在目睹了六月第二周周末票房之后的新闻标题,在这篇新闻之中他们表示,虽然目前“生死时速”
势头强劲,而且“狼”
的表现也不如预期,但从客观事实来说,“生死时速”
累积票房“仅仅”
只有七千三百万,确实没有迈过一亿门槛,所以胜负依旧是一个悬念。
另外,“纽约邮报”
依旧嘴硬地认为,“生死时速”
不能算一部佳作,虽然观众十分捧场,但依旧不能掩饰它故事空洞、场面局限、格局简单的事实。
他们显然对之后即将登场的“真实的谎言”
抱有更大的期待。
他们甚至还呼吁观众应该抵制这部作品,因为“生死时速”
的成功只会继续助涨雨果的气焰他们使用了“助涨”
这个动词,就好像助纣为虐一般。
在报道之中,他们强调,雨果作为快速崛起的人气演员,他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整个好莱坞的明星发展机制是一个巨大的伤害,这是必须杜绝的。
在“纽约邮报”
的笔下,雨果就是好莱坞的毒瘤,他的存在就是好莱坞覆灭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纽约邮报”
又对接下来两周即将上映的作品进行了展望,并且大加赞赏,认为今年的暑期档无弱手,每一部作品都有创造佳绩的潜力,接下来的暑期档北美票房排行榜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也更加好看。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赌局的走势将会如何!
连续两周的劣势不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只会更加坚定我们对抗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绝对不会向耍大牌的自大行为妥协!”
“纽约邮报”
的最后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彷佛是在对抗黑手党恶势力一般,但却掩饰不了他们内心的恐慌和空虚。
显然,即使是“纽约邮报”
也知道,他们已经输掉了一半,剩下一半其实也没有多少遮掩了,距离遮羞布被彻底扯下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科林很生气,也很失望,但这却是一个死局,他可以不断抹黑雨果的名声,但却没有办法阻止“生死时速”
的票房上涨,也没有办法阻止观众走进电影院。
面对这样的局面,科林有些沮丧,但更多还是愤怒。
可以预见的是,“纽约邮报”
这份全美销量前十的报纸,已经完完全全站到了雨果对立面,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了虽然似乎女巫审判之后就已经如此了。
“纽约邮报”
的叫嚣和口号还是引发了一些讨论,现在大部分媒体都已经完全站到了雨果这边,就好像当初质疑“生死时速”
前景的媒体之中他们根本不存在一般,现在他们就和雨果同气连枝地一起“对付”
十恶不赦的“纽约邮报”
。
这就是媒体,变脸比川剧还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