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875章 875 记者挑衅(2/2)

“面对本报的指责,雨果-兰开斯特甚至不敢接受媒体的采访做出回应,本报记者前后三次试图联系兰开斯特以及他的经纪人,但他们都拒绝了我们的采访请求。

这是心虚的表现吗?

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却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生死时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甚至有可能连成本都无法回收。

年初‘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尼古拉斯-麦克伦曾经宣称,他认为‘生死时速’有机会冲击一亿美元的票房,但本报却认为这部电影有机会冲击两千八百万的成本线!

由于兰开斯特拒绝了本报的采访,我们只能在此询问他这个问题,‘雨果,你觉得票房能够突破一亿门槛吗?

如果不能,你愿意接受本报的采访吗?

对你过去几个月来拒绝采访的无礼行为道歉吗?

’”

这篇报道的标题赫然就是“一亿美元的采访?”

充满了“纽约邮报”

对雨果、对“生死时速”

的嘲讽。

科林选择在“生死时速”

首映式当天把年初“洛杉矶时报”

的战帖翻出来,唤醒了所有媒体、所有观众的记忆,其实就是要煽动媒体的气氛,让雨果在首映式上不好过,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有这个能力冲击一亿美元的门槛;更重要的是,等“生死时速”

惨败之后,“纽约邮报”

就可以一鼓作气地把雨果的傲气打击掉。

科林的谋划显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此,仅仅依靠“纽约邮报”

营造起来的声势自然是不够的,而这一次,科林找到了同盟!

或者说,同盟主动站到了科林的身后!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