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2/3)

“君实,这一战,怀德军几名大臣与将领可圈可点,并不亚于在绥州的郭逵,西夏攻打绥州,也几乎是举国来犯,可曾得功乎?必须将它控制在一路之内。虽难,也谓必然。月初陛下下诏。复减后妃、公主及臣僚推恩。年关将近,后宫妃子公主们。以及士大夫的恩赏却逐一裁减,何故也?国用不足,欠负太多。虽是逼不得己的反击,但必须将规模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此诏与郑朗无关。

是赵顼的想法,但许多人也将仇恨记在郑朗头上。

后宫妃嫔以及公主们,还有赵念奴拿出一些钱帛做补贴,但那么多士大夫,赵念奴不吃饭。作坊的钱也不够分配。

这也是士大夫反对的原因之一。

两场战役,花费多少,现在不得而知,最少不会低于一千万缗钱。有这一千万缗钱,分摊到士大夫身上,那将会过一个快乐的元旦。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座的未必就服气了。可还能说什么?

只有更多的人怀疑,一旦梁氏举国来犯,怀德军那几个臣子与将领是否真的能对付过去。

郑朗没有管他们想法,命人将大地图撤走,又说道:“边事归边事,年关将近。

我在里有一个想法,与大家协商协商。

朝廷在各地都有欠负,夔峡四路除成都府路外,其余三路都很穷困,然多是羁縻之地。

本来以前我想去主持开发的。

因为种种,未能去成。

这三路虽穷困。

欠负不多。

至于其他诸路,最紧张的便是陕西路与河东路。

陕西路本来开发成熟,因为困于兵革,停滞不前,程师孟前去主持水利,实际也是休生养民。

暂时不用急。

然后便是河东路,河东路也困于兵革,本身多是山区地形,乃是我朝贫困地区之一。

今年财政会有些积余。”

赵顼这时也长舒了一口气。

财政报表未出来,因为郑朗就在三司,知道一些情况,即便两场战事花费了一些钱帛,今年财政还是很乐观的。黑暗了近三年时光,今年终于出现一抹光亮。

一路走来,多么地不容易。

“诸位,我有一个想法,先行将河东路欠负偿还。我曾估算一下,大约积余与河东路欠负相差不是很大。先行让河东路进一步的恢复。此外,我还有一个想法,诸位,可记得太原与凉州在唐朝时两大特产?”

这一问,大家真不易想起来。

吕惠卿道:“郑公,可指毡毯与葡萄酒业?”

郑朗心中无语,所谓的奸臣,多也是有本事的人,大约多指吕惠卿这样的人物。

他额首,道:“就是它们。

不过唐末烽火连天,两地两个特产皆已破坏。

凉州还有皮革业,不过技术反而落后了。

至于葡萄,早看不到有多少人种植。

并州更是如此,畜牧业多化为农业,原先葡萄酒业破坏,后来我朝改为榷酒制度,酒曲乃是朝廷所出,私人不得拥有酒曲,酒曲技术虽进步,多是指粮食酒类,果子酒却越来越少。

葡萄酒更是每况愈下。

坊市里有葡萄酒,好一点的皆是从西域与大食那边进口过来的,虽味感佳,价格很是昂贵。

故我有一个想法,请大家参考参考。”

这个参考参考是假的,一般郑朗很少说,说出来必落实,顶多做一些谦让。

但做做样子,让大家感到尊重,最少在反对自己时候,留一份情面。

“历年来的欠负,即便是河东路,数量也十分庞大。如今朝廷将这些欠负一一偿还,是几千万缗之巨。这么多钱帛加上少许的利息,归还到河东路,若引导不当,会带来许多想像不到的后果。例如兼并再度开始,例如胡作非为,例如大肆浪费,若此,诚为可惜也。”

这个很有可能的。

若那样,非是造福百姓,而是害民。

“故朝廷可以做一些诱导,使这些钱帛向正当的方向流动。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我就想到了这个葡萄酒,唐朝时河东,特别是并州葡萄酒十分有名气的。我几月前派人前去西域,出高价聘请一些西域的酿酒大师,或者葡萄种植庄户,来我朝指导百姓酿酒,种植葡萄。再以并州为中心,将八州二十几县酒务全部实行实封投状制。不过考虑到葡萄成长的过程,以及对技术重新的摸索过程,以十年为限。其一,能使这部分退还的钱帛正确疏导。”

几乎所有人都苦笑起来。

榷酒收入最多的两浙与陕西,其次河北路。河东路也不少,虽人口不多。一年收入却达到八十万贯左右,几乎与整个京西路相当。两浙酒业发达乃是经济条件好,陕西河北河东酒业发达,乃是驻兵多。若考虑到彻底地开放酒曲,以及葡萄酒的利润,十年的拍卖,朝廷偿还欠负后,能收回来一半。这算不算敛财?

郑朗看出诸人的心意。

道:“我知道你们想什么,想错了。

葡萄酒从西域过来,不贵也贵,若河东路能使其酒质量与西域的相仿佛,价格又便宜了八成九成以上,也会象唐朝一样,风靡天下。

暂时的投入。

未来收益会很可观。

自改革以来,朝堂分为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天下乃是精英的天下,不能使他们利益受损。

一派认为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豪强贪得无厌,已经违害了百姓与国家。

两种想法。

两种态度,前者认为我做得太激进,后者认为我做得不彻底。

若不是小心翼翼,我想我此时,两面难为人了。”

“天下肯定是天下人的天下。这个天下人包括国家,豪强与平民。于是我拼命的兼顾。那有那么容易呢?执行过程中必然伤害了一部分人利益。但有一点。平民太苦,最少能让他们有一个生活的底限。因此伤害的豪强利益最多。不过我也在想方设法做补偿,包括这个眼下这个酒务大肆转让,正是谦让的一种。”

还不明白吗?

能参与到酒务拍卖行列,平民成么?

“最后就是河东百姓的生活,河东地形不好,百姓生活太苦,一旦葡萄酒业盛行起来,种葡萄的人也会多起来,就会给更多的百姓一条活路。这就是我的想法,请大家想一想,可有通过的可能?”

还有一条未说。

一旦成功,会出现许多民间酒作坊,这些就是工业,也能带动商业发展。司马光认为不可能开源,天下经济乃是总和不变的,开了这个源,必伤害另一个源,乃是一个零和游戏。

这个说法不对。

比如酒,这个地区产量高一点,未必能使另外一个地方产量下降,百姓多喝一点,就出在里面。

“这倒是良策,”曾公亮道。

有前例,福建路论地形比河东更恶劣,但养活了一百多万户百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肆种植荔枝等果树与茶树,副业发达,弥补了农业先天条件的不足。

茶叶彻底的通法,断绝了许多人的想法。

又来了一个矾通商法,使得反对的人再度增加。

但有一条无可否认,郑朗良心用苦。

郑朗又说道:“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任何人皆有可取的一面,也有不可取的一面。

任何地区有忠厚的长者,也有刁滑的小人。

太史公乃是史学家,非是政治家。

然自太史公修史记,将各地百姓划分以来,造成种种不必要的误会。

于是对太祖与寇准产生影响,认为北人忠厚,南人刁滑。

太祖英明神武,但在这方面略有些错误了。

蔡襄出生于福建,难道不是温润的君子?

范仲淹出生于苏州,难道不是士大夫的典范?

我国包容南方,若是一味以南北划分,让南方百姓何以心安,又何以安定?

况且东南六路承担着我朝大半的财政收入来源。

还望诸位三思。”

这是有原因的,诸法改革,包括均输法,计达五大项,多少引起一些骚动,一些官吏又没有做好,作为主要负责的官员之一薛向资历浅,声望低。言臣刘琦与钱顗看不习惯,进谏道,薛向小人,假以货泉,任其变易,纵有所入,不免夺商贾之利。

反对声音多,连大小苏也卷进来,不知轻重地弹劾了一些官吏。

郑朗连忙将大小苏喊到家中,怒斥一顿。别人能反对,难道你们也拆我的台?两人老实下。不过刘琦与钱顗一直没有停下来,王安石恼怒,发生争执。两相火拼,刘钱二人是干不过王安石的,被王安石火拼下去。司马光认为不大好,朝堂保留一些反对声音未必是坏事,至少证明郑朗能容人。因此力保钱刘,不得功。

司马光一怒之下。找到郑朗。

郑朗心中一点气没有,那也是假的。

但最后想了想。钱顗家中贫困,又劝赵顼将钱顗留了下来。

钱顗没有领情,公私要分明的,又弹劾孙昌齿昔日官任江宁时,奴事王安石。于是因王安石推荐,得为御史。当思君报国,奈何专欲附会以求美官?我视君猪狗不如(我视君犬彘之不若也)。

也太难听了,孙昌龄心虚。不敢辨,说另外一个言臣王克臣阿奉当权,欺骗圣上。赵祯大怒,让你们做御史监督群臣,辅助君王,现在好了,一个个开始窝里斗。一怒。又要贬。

这一贬非同小可,将会撕开更多的仇恨。

郑朗无奈,放下手中事务,对赵顼开讲,讲赵祯时的故事,为什么范吕二人能变成那种样子?前事之师。不可不借鉴。赵顼收回诏命。但没有安抚住,吕诲连王安石与吕惠卿十条大罪。司马光闻听后,在朝会之前,再三进劝,吕诲不听。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