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3/3)
他朗声答道:“陛下,郑公,王鼎虽好心,臣以为不切实际。
若不是如此,福建路人口辈加稠密,最后百姓在没有生机之下,又会象庆历年间那样,盗贼四起。
如今因为两广开发,许多百姓奔向两广,这一陋行逐渐消失了。
不过十年过后,下一代成长起来,又会再次变得稠密,只能向两广安纳。
郑公的意思我晓得了。
两位祖宗重视农业,鼓励百姓开荒,郑公南下开发荆湖与两广,也是禀程这一宗旨。
我朝就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这就是地道的窗户。
大地面积有限,但可以用一些手段增加它的承载能力。”
“中的。再者就是人道,我不想多说,以免各位又要弹劾我,反对我,只说一句,请看府州折家!”
府州就那点蛋大的地方,朝廷也不过给了一名知州的名额,封赐数名折家子弟为官,但折家有多少子弟?家主与几名有官位在身的人除外,其他人迅速让他们沦为平民,因此折家子弟虽多,却不会成为府州的妨碍。
再看国内呢?
宗室子弟外戚越来越膨胀,现在超过千名以上,个个都想要好生活,眼下还能满足,若是超过万人以上,怎么办?还有的官员能生孩子,一生就是十几个儿子,个个都想做高官,官员就那么多,最后怎么办?大商人都想家产万贯,但无论国家用什么政策,将财富做大,始终有限度的,又怎么办?主户个个都想拥有几万亩耕地,就是将宋朝所有潜力发挥出来,包括两广两荆一起开发,也不会超过一千万顷耕地,又怎么办?
只有一法,主动地限制他们兼并与无限度的膨胀!给平民百姓一份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