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难(2/2)

你作为馆阁臣子,是贤才的职位,怎么这样不要脸?

沈康渐愧而退,至此,郑朗三个学生,王安石与司马光、吕公著全部进入朝堂。

但不是这件事。

内侍杨永德请于蔡汴河置办水递铺,杨察不同意,多陈水递铺不便,杨永德不悦,多方抵毁,杨察着恼,又陈奏点检内衣库积尺罗帛,内藏库不当买交钞,香场人吏取乞钱物,皇城司占护亲从官不以付外勘鞫。

也就是今年以来,宫中的太监越来越无法无天,做下许多不好的事。

杨永德索性诬告杨察,辞连卫士,诏开封府鞫查这些牵连的卫士,杨察一看,别整了,俺们乞罢。范镇言杨察无辜,不报,赵抃亦言:“察若有罪,不当更转官资;若本无罪,不当改任。乞追还新命。”也不报。

以杨察为户部侍郎、提举集禧观事。王拱辰为新三司使。

再到王鼎,王鼎主持循虔道凶案有功,迁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永德请沿汴置辅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

王鼎之谏是对的,虽每年要发卒换舟,那是有舟才挽,无舟即可休息,又可以相互轮休。

况且又有了免役法,用薪请了一些役夫代替发卒挽舟之劳,但一旦设铺,成为常例,运卒就会成为苦役,要么若剥这些苦役节省开支,要么国家会形成大量浪费。

但是王鼎调度有方,官民皆以为便,杨永德无可奈何。

于是另一人倒了霉。

许元。

许元初到南方,也如同王鼎一样,铁面无私,得罪许多人,行事不便。于是处事圆滑起来。送一些礼物给京城权贵,又对一些豪强稍稍放松,榷巨舰与之。可大舟就这么多,有人得有人就不能得。不过上面开心了,许元在下面办事也渐渐方便起来。因此在江淮主事十三年,多有功。

不过这条消息不知道怎么的,就让王尧臣知道。

两件事接连发生,不能不让人忍不住往杨永德身上想。

王尧臣写了一篇奏折,说了许元这些事。贬知扬州,但许元自谓当然,无所愧疚。

怎么办?俺为了做实事,减少麻烦,不得不这样做,因此俺问心无愧。

杨察与许元两人先后贬官,但他们做错了吗?杨察刚硬不行,许元优柔不行,那么该怎么去做事?

郑朗将这两件事联在一起,写了一篇奏折,然后在后面说了一句话,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狂风破浪随时有,吹帆击桅葬宦海。李白这首豪情满怀的《行路难》,后面一句让他篡改得一塌糊涂,然后直接将这篇奏折呈向朝廷。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688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文免费阅读_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难更新完毕!

{飘天文学www.PiaoTian.com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