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狐朋狗友(1/2)
寿山当地人将产田黄的田地沿寿山溪分为上、中、下三个地段,俗称以“坂”
,田黄石的“上坂”
、“中坂”
、“下坂”
,是当地人的习惯称谓。
文人们根据“地名从当地”
的习惯原则,著之于书,公之于世,遂成为田黄产地的正式称谓。
坑头溪与大段溪交汇的大段以上的水田,称为“上坂”
,“上坂”
石以色泽略浅者为多。
“上坂田质偏嫩,细腻而晶透”
,“色淡而质灵,酷似坑头水晶冻”
,都是专家对“上坂”
石的评价。
吴迪估算了一下价格,这块石头如果交给蒋嘉朗稍加雕琢,价值怎么着也在六百万以上,以这个价格买了,也算是大涨。
当下不再犹豫,问道: “陆大哥,这块石头怎么卖?”
陆钢看了一眼编号,拿出一个薄薄的账本,翻了两下,笑道: “小五要买,我给你打对折,七十五万。”
吴迪笑道: “你确定你不亏?”
“哈哈哈哈,不亏,不亏,这块石头是01年入的库,进价才一万元,我按照现在的市场估价卖给你,怎么会亏?”
吴迪笑着摇摇头,暂且不管他加了多少,这种做生意的态度就让他欣赏。
而且这个价格以现在的市场来看,他还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那边郑毓明也选了一块,笑道: “老陆,我这一块不要你五折,八折给我,我就满意了。”
“挤兑我是吧?
我可真按八折给你算了?”
陆钢看了编号,翻了翻账本,叫道: “我靠!
老郑你什么眼光啊!
这块石头是94年入的库,可是真正地好东西!
奶奶的,哪个家伙调整的价格,居然才七十万,回头老子就把他开了!”
郑毓明笑道: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这个便宜我占定了!”
吴迪拿过石头看了一眼,是一块鸡油黄,田黄石中的上品,现在的市场价至少一百五十万往上,老郑这个便宜占得也不小。
几个人走出仓库,才发现天色竟已擦黑,看来在昏暗的仓库看石,真的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陆钢办好手续,笑骂道: “小五,今天去吃老郑,奶奶的,老子要化悲愤为食量,把下午吃的亏给吃回来!”
“哈哈哈哈,陆哥你这话有问题,把吃的亏再吃回来,岂不是再吃一次亏?”
吴永泉话不多,不过也是个幽默的人。
郑毓明更嚣张,挑着下巴,一脸鄙视的表情, “有种你也到我仓库里挑一块,我不像你那么小气,成交了还唧唧歪歪的,到时候无论你看中哪块,一律五折,敢不敢赌一把?”
晚饭吃的很丰盛,据说粤省十大名菜上了七道,烧鹅和白切鸡吴迪都吃过,不过明显这里的口味更上一层楼。
冬瓜盅也很有特色,郑毓明介绍起来滔滔不绝,比服务员还专业。
“冬瓜盅始于清朝。
当时,皇室每到夏令季节,都要吃些既有营养又能清凉解渴的菜肴。
清宫御厨便将大西瓜切去上盖一片,挖去瓜瓤,用鸡汤、鸡丁、干贝、鸭肫、精肉丁、火腿丁、冬菇丁等原料,蒸制成“西瓜盅”
,汤清味鲜,清宫皇帝和大臣都十分喜好。
后来随着清宫官吏夏令出访,随身厨师也做此菜,因而流传各地。
羊城人首先用冬瓜加鸡汤鸡肉和山珍食物外加珧柱、虾仁作为“八宝”
,并用夜来香花插在冬瓜上,吃时阵阵香味扑鼻。
“夜香冬瓜盅”
很快扬名各地。”
陆钢笑道: “老郑朋友遍天下,这接待工作做得多了,比饭店领班还了解这些菜!”
老郑给吴迪夹了一筷子咕噜肉,笑道: “来,老弟尝尝这菜,在北方可不常见,就是在羊城,也不是每家馆子里都可以吃到的了。”
吴迪嚼了一阵,叹道: “清爽酸甜,外酥里嫩!
好吃。”
“现在糖醋咕噜肉这道羊城名菜在菜馆中日渐式微了。
不是因为现代人不好肥肉为养生而忍痛割爱,而是因为80后、90后在酒楼吃生炒骨觉得有西洋风味,又很合口味。
所以,餐馆就用生炒骨取代往昔的咕噜肉,以致现在酒楼的菜谱上都没有咕噜肉了!”
胖胖的郑毓明显很爱这道菜,就这几句话的当,已经吃了两块,大家一起喝了口啤酒,吴迪问道: “这菜的名字很有意思啊,听着像是老外的菜名似的。”
“哈哈,你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
其实咕噜肉的前身原来是粤省民间一道很普通的夏令菜,名为“甜酸猪肉”
。
早年,粤省人远赴美洲打拼,把粤省的家常菜“甜酸猪肉”
也带过去了。
后来,他们在旧金山聚成了唐人街,唐人街的粤籍餐馆自然把自己喜好的菜肴作为招牌菜,“甜酸猪肉”
也在唐人街中扎了根。
到20世纪初,“甜酸猪肉”
成为中餐馆的一道最受欢迎的菜肴,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他们点菜言必称“SweetandSourPork”
(甜酸肉)。
粤省人见外国朋友如此赏面,便把“甜酸肉”
戏称为“鬼佬肉”
,后来觉得未免失敬于外国朋友,便取谐音,改“鬼佬肉”
为“咕噜肉”。”
吴迪顿时觉得眼界大开,一边举杯敬酒,一边谦逊问道: “那经常在电视上演的佛跳墙怎么没入这十大名菜?”
这下不止陆、郑两人,连吴永泉和一边的服务员都笑了起来。
吴迪知道说错话了,可是又不知道错在哪里,只好借喝酒掩饰,半晌也没见人开口解释,不禁笑骂道: “几个为老不尊的家伙,就知道看我的笑话!”
旁边的服务员笑道: “先生,那佛跳墙是闽省名菜,我们酒店也有,不过要提前半天预定,您现在下单,明天中午就能吃到了。”
吴迪把酒杯往桌子上一顿,笑道: “好!
我明天中午就来吃这道佛跳墙,我还要在羊城多住几天,非把这几个家伙吃穷了不可!”
几个人的笑声更大,陆钢趁机敬酒,席间气氛越发的融洽。
一顿饭吃到晚上九点,陆钢微带醉意,一揽吴迪的肩膀,说道: “兄弟,跟大哥走,带你见识见识羊城的夜生活去,老郑这方面最在行!”
吴迪一听头大了,连忙挣开,说道: “不行不行,这个戒可不能破,像我这种意志力薄弱的人,要是迷恋上这种滋味可糟糕了。”
胖胖的郑毓明这会儿怎么看怎么都显得贼眉鼠眼的,闻言正色道: “小老弟,你知道港岛那些大家族怎么培养他们的接班人吗?
酒色财气是必须过的几关!
有的还送往澳门赌场去溜一圈,经受得住考验的才能进入家族的视线,重点培养!
要是有一项栽了,你就准备着当个闲散富家翁吧!”
“扯淡!
书上看来的吧?
别拿这些忽悠我兄弟!
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为,出去玩玩而已,哪有那么多顾忌,永泉,开车!”
吴迪急了,叫道: “我本来想挑灯夜战赌石的!”
吴永泉一脚踩住了刹车,陆钢也有些意动,郑毓明大笑道: “走,走!
咱不搞乡下人那一套,省得明天老陆说我黑灯瞎火的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