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1/2)
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 城头鼓声不断远远的传到张轩的耳朵之中。
马光玉带着几分谄媚说道:“大将军,我会日夜不听的宣讲,还准备了箭书,从今天开始,射进城中。
定然让忠贞营为大将军所用。”
“好。”
张轩拍着马光玉的肩膀,说道:“只有能引得忠贞营投诚,我定然禀报陛下,少不了你的功劳。”
马光玉大喜说道:“多谢大将军,多谢大将军。”
张轩安抚了马光玉之后,并没有太在乎。
战场之上,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的,这些小伎俩,或许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能挥出大作用。
但是现在,纵然能瓦解忠贞营军心。
但在张轩没有攻破岳阳城墙之前。
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张轩刚刚回到大营之中,就听郑廉说道:“许将军等候大将军多时了。”
张轩说道:“快请。”
片刻之后,许都就进来。
行礼过后。
张轩问道:“许将军所来何事?”
许都说道:“属下前来献计。”
“哦。”
张轩说道:“许将军有何高见?”
许都说道:“高见不敢当,兵法有云,制于人,而不受制于人。
岳阳城城高池深,兵精粮足,攻之不足以必克,必然折损不少。
而南征大军,不过五万之众,虽为精兵。
但明军众多,顿兵于岳阳城下,师老兵疲,乃下之下策也。”
张轩一点也不惊讶,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很多问题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一点不奇怪。
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却显露出每一个人性格不同了。
对现在的局面,张轩也有腹稿了,只是还没有敲定,他自然愿意听听许都所言。
张轩说道:“许将军以为当如何?”
许都说道:“舍弃岳阳,攻其必救,斩其脑。”
张轩听了,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具体说说。”
许都说道:“是。”
许都走动两步,来到地图之前。
这一副地图仅仅是简图而已,张轩只是在地图之上标记出几个城市而已,其中地形高下,河流形势,官道如何,这些消息都不是很全面的。
留有大片大片的空白。
这个时代的地图大多都是这样。
纵然张轩一力革新地图绘制方法。
但是湖南对张轩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所以并没有提前绘制好的地图,这些地图要么是因袭前人的地图,要么是道听途说而来的消息汇总在地图之上。
再加上张轩前世的印象,到底有几分准确,张轩也不大清楚。
但是这个时代人对地图容忍度似乎很高,他们眼中的准确地图,与张轩眼睛的准确地图,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这样的地图在他们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许都目光凝聚在地面上岳阳城上,随即往下,顺着洞庭湖,湘江,看到了长沙。
将手点在长沙城上,说道:“末将以为,周将军已经大败明军水师,我们可以逆流直攻这里。”
“果然如此。”
张轩心中暗道。
他轻轻一笑,说道:“人言姜维,胆大如斗,我看许将军之胆,也丝毫不下于姜维。”
“大将军缪赞了。”
许都说道。
张轩说道:“一点不,寻常人根本想都不会想。”
许都说道:“大将军亦不是寻常人。”
张轩没有想到许都拍起马屁来,也是一套一套。
不过,许都这个想法,他真想过。
不过被他自己否定了,原因无他,就是太过冒险了。
孤军深入从来是兵家大忌,即便放在后世,无后方作战。
也是那一个将军都敢的。
不过,张轩既然考虑过,就证明这个想法其实是有可行性的。
读图是后世一个军官的基本素养。
但是地图该怎么读,先要看交通地形,乃至道路通行能力。
放在这副地图之上,从城陵山到长沙,看上去要越过数百里,中间还有好几座城池。
但是实际上,如果沿着湘江逆流而上,几乎能直接到长沙城下。
根本没有是阻碍。
不过,张轩明白攻打长沙,并不是突击到长沙城下就可以结束的。
甚至打到长沙城下,才是事情的开始。
不能长沙援兵到来之前,攻克长沙城。
恐怕自己就会被四面八方的援军给瓮中之鳖了。
而岳阳城是一座坚城,长沙城就不是一座坚城吗?
长沙从来是湖南重镇,洪武年间的重建城垣,换城砖城,城池规模之大,还在岳阳城下。
濒临湘江,恐怕护城河之深,也不在岳阳城下。
唯一的好消息是当初张献忠攻克长沙城,一度想以长沙城为都。
后来无奈放弃长沙城。
但是老张是倔脾气,他得不到的也不想让别人得到,也就毁坏了一些长沙城墙。
不过建城墙是一个苦功夫,拆城墙也不是什么好差事。
除非大量的运用火药,否则仅仅是将城墙推倒,根基还在。
修复起来,很容易的。
再加上隆武以长沙为都,即便是用脚趾头想,重修长沙城垣,应该是隆武一定会做的事情。
而今隆武在长沙也有半年,长沙城墙即便不尽复旧观,但也不会之前的样子了。
通过水路向南挺进数百里,将岳阳城中近十万人马,扔在后面不管。
有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考虑了。
先就是岳阳城之中十万大军。
固然这十万大军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规模在这里放着,张轩大军与之对峙的时候,是处于互相牵制的情况之下,南征军南下,固然避实就虚,其实岳阳城中的军队,也有自由行动的能力。
要知道,长沙固然空虚,但是武昌驻军也不是太多的。
张轩这次南征,本质上是一次先制人的牵制行动,只要能牵制住南明军的主力,让他不骚扰武昌一带,待明年开春之后,物资兵力筹备齐全之后,再大举南征。
可以说,张轩那么攻不下岳阳城,仅仅在岳阳城下对峙半年,就是大功一见。
且不说,突击长沙城。
胜算几分。
单单是这样的行动,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所有都知道画蛇添足的故事,却不知道画蛇添足本身就是出自一个说客劝楚将昭明退兵之语。
当时楚将昭明伐魏得八城,又有转兵攻齐,齐人派说客来说昭明,先说画蛇添足的寓言,随即又说,楚对败军之将处罚甚严,而今将军功高,回师之后,必有重赏,即便继续攻齐大胜,也不过如此。
然一旦失利败阵,魏地八城,未必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