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战二(1/2)
明末求生记第十八章洞庭湖水战二第十八章洞庭湖水战二 或许由于这个时候的火炮准头与射程问题,远远的开炮,很多时候都是打水漂而已。
不过,这并不是没有效果的。
最大的效果就是明军的船队有些慌张了。
纵然大家都知道,对面的火炮很大可能是打不准他们。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炮火之下保持冷静。
在水上所谓同舟共济,换一句话,指挥体系也被船只分割开来。
黄朝宣本就不是水军将领。
猛地调到水军里面。
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他总就并不是合格的水军将领,很多时候都是靠自己一帮兄弟猛打猛冲。
所以黄朝宣对下面的控制力其实并不是很足的。
在混战的时候,几乎是各自为战。
这种缺陷并不是太显眼。
但是现在却显露无疑。
在火炮轰击之下,有勇敢者冲了过去,但也有怯弱者稍稍后退,黄朝宣的船队一下子错落开来了。
黄朝宣还是有影响力,最少没有人敢退。
周辅臣见状,只是冷笑一声,一声令下,整个船队分散成十几队,冲了过去。
周辅臣从当年接管汝宁船队到现在,在水军之中也厮混过好几年了。
一步步走过来,可以说大夏水师的建军思想,一部分是张轩的,一部分是参考大明水师,一部分是参考了郑氏水师。
但是一步步将水师落实下来,却是周辅臣。
周辅臣指挥水师,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
击破沈廷扬与黄蜚。
不过这两战都是郑家水师主导的。
其余的战事,打的都是辅助而已。
根本没有承担主力作战的任务。
而这一次,是周辅臣第一次挑大粱。
周辅臣心中还有一分忐忑不安。
不管两员将领是怎么想的,在彼此急接近的同时,炮声也越密集起来。
双方距离进入三百步之内,夏军的火炮的准确率大幅度上升,从之前的仅仅是打水漂。
到现在十中一二,距离越近,火炮的命中率也就越好。
而此刻明军也开始还击。
但是明军的火炮数量与大夏的火炮根本无法相比,他们反击的炮火,听起来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三百步距离,火炮虽然已经开始起做用了。
但是能起作用的,不过几门大炮而已。
这些大炮炮弹很重,在火药动力的推动之下,很容易在明军的船上开出天窗。
民间船只是讲究性价比的,他们再造出来的时候,可没有想过有今天这个 用途,故而面对大炮的轰击,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就开始咕咕的进水。
一进水,船就立即慢了起来。
不过,木船修起来也很方便,已经有人用锤子铁钉木板开始叮叮当当的钉了起来。
木头船修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再加上木头本来就有浮力。
有没有爆破弹,实心弹想要将一艘木船给击沉,还欠一些火候。
一会功夫,冲在最前面的船只都换了一轮。
原本冲在最前面的木船,因为中弹漏水的原因,都降低了度,而后面的船只越过前面的船只冲到最前面去。
不一会儿,双方进入相距百步。
这个距离已经很近了。
明军船只上面的一些远程武器也可以用了。
比如一些小炮,还有弓弩之类的东西,两面的船只就是两座急接近的城楼,双方弓弩炮矢相互攻击。
不过,比起夏军在火器之上的优势。
明军的反击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瞬间夏军的火力全开。
那些大炮就不用说了,都是红夷炮,本身就是防止西洋人的舰炮,或许因为装船的原因,限制了火炮的吨位。
比清军的红夷大炮要小一些,轻一些,威力也小一些。
即便如此也是庞大大物,一两分钟才能开一炮,虽然威力很大,一艘船如果被命中龙骨的话,几乎瞬间散架。
只是,很少有这个运气而已。
即便没有这个运气,一艘船如果运气不好,连续命中几十炮,也支撑不住了。
只是这就有些玄学了。
有时候一炮打中龙骨,龙骨一断,立即散架,马上就沉。
有的时候打上百余炮,人家还浮在水面之上。
不过,总体上来说,这炮是用来打船的,虽然也有伤人的功能,但是仅仅是附带的。
但是进入百步之内。
夏军战船之上的大大小小的火炮一起开火,这个时候就是用来打人的。
佛郎机炮是正德年间就开始引进的一款火炮,明军从来都是很喜欢的,最喜欢的是他们射能力。
当初明军在正德嘉靖年间,与葡萄牙人的交锋之中,吃够了佛郎机炮的苦头。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大炮还能这么快。
所以明人对佛郎机炮非常在意,甚至扬广大,成为一个炮系,从小佛郎机炮,到千斤佛郎机炮,甚至佛郎机铳。
应有尽有。
成为明代火炮之中,赫赫有名的一系,即便是西人也没有想到。
佛郎机又名子母炮,是后装炮。
可以提前装好子铳。
开一炮,就 炮身打开,放进子铳。
几乎能达到一分钟数的度。
不过,这样的高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但是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可以说是泡急,连绵不绝。
夏军红夷炮装备的数量有限,每一艘战船最多装上两三门而已,但是小型佛郎机,各类虎蹲炮等小炮,却有好多。
因船而异。
这些小炮的射程虽然不远,但是百步之内,还是能打中的。
所以几乎一瞬间,无数炮弹,铺天盖地的打了过去。
这些炮弹大多大小如拳头。
打在船舷之上,有些不被弹开,有些打穿了船舷。
不过大多对船只伤害有限,更多是伤人的。
不要看拳头大的炮弹,打在人身上,足以将人拦腰打成两截,甚至连续打穿三五个人,才停留下来。
所以明军都不敢在甲板上停留。
都躲在船舱下面。
除却几个操船的水手之外,几乎没有人在上面。
不过,这样也挡不住的夏军的炮火。
随即有个炮弹打了出来,瞬间崩开,化作一道长长的链锁,以肉眼难辨的度急旋转,化作一柄长刀,瞬间将整个船只的桅杆给劈成了两半。
当他停止旋转之后。
才现是一根铁链连在一起的两个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