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1/2)

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 金华军的装束与张轩其他所部的装束有所不同。

每一个头上都带着一个大大的斗笠,似乎是为了在雨中行走一样。

身上没有盔甲。

张轩所部的盔甲并不太多。

许都在张轩部下,决计并不在补充的第一序列之中。

这些人穿着战袍,带着鲜明的明军特点,就是鸳鸯战袄。

其实鸳鸯战袄虽然不是铠甲,但是也是有防护能力的,都是用棉花敲打而成,中间还有铁丝网,可以看做棉甲的一个样式。

不过,明朝后期这些东西做工明显不行。

故此防护能力也不是多强悍。

许都麾下的这些鸳鸯战袄都是从官军那边俘获的,然后挑选合格的分配下去。

但是即便这样过一遍,也没有多少完全合格的,棉花上的偷工减料,铁丝网根本就没有。

只能说是一件比较厚的衣服。

义乌营士卒,排着整整齐齐的队形,一步步从南方靠近无名山峰。

只是手中的武器却不够整齐。

特别是长长的狼筅在队列之中尤其明显。

“虎。”

一声大喝。

“刷。”

的一声,义乌营顿时散开,以一小队为列,为首之人,举着一面大盾走在最前面。

后面的士卒纵排走在后面。

地势缓缓的上升,从山头之上看下去,无数支小队,相距十几步,因为地势的原因,有的距离近一点,有的距离远一点。

山头上一名满清将领,满脸风霜,脸上皱纹不少。

金钱鼠尾辩,也有一些花白了。

他缓缓的将头盔带上,将脸前的甲片放下来,目光透过甲片之上的缝隙,猛一挥手。

身边的所有士卒,瞬间开始弯弓搭箭,箭矢朝天射去。

是吊射。

这些长箭有近一米之长,又长又重,配合重弓,威力绝伦。

破甲力极强。

并不比火铳差,甚至还要强。

唯一的缺陷就是射程比较短。

但是此刻从高处射下来,又是吊射,凭空增加了不少射程。

“扑。”

的一声,一名义乌营士卒仆倒在地上,一根长箭从他面门射中,箭羽还在微微的颤抖。

但是所有士卒不言不语,好像没有看见一样,从他的身边走过去。

“夺夺。”

箭矢之声不绝于耳。

这声音并不是太密集的。

与寻常弓箭手不一样。

寻常弓箭手都是靠射击密度覆盖敌人。

但是八旗弓手的箭矢,就好像是长了眼睛一样。

从各处射进队列之中。

而走在最前面的举着大盾的队长,更是攻击的重点。

几十斤重大盾,也抵挡不住这样的射击。

很多大盾的后面,都可以看见清晰尖锐的箭头,已经将大盾给射穿了。

只是箭身被卡住了。

沉默。

义乌营表现出来的,就是沉默。

似乎没有看见,似乎是不知道下一秒死的人都可能是自己。

似乎他们都好像是训练一样。

没有任何动静。

连速度都没有减慢一点。

“虎。”

又一声大喊。

每一小队同时大喊,本来排列在大盾后面的士卒,很快就左右散开。

左右相对,各种兵器在手中。

鸳鸯阵展开了。

“虎。”

一声大喝,所有人都开始奋力向上面冲。

他们配合非常默契,即便是急速冲锋的时候,也保持队形不散,小队之中,彼此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杀。”

这名老将大喝一声,随即大队清军冲了下来。

清军居高临下,手中握着大刀,长枪,凶猛如虎冲了下来。

有几分势不可挡之态 但是他们还是被挡住了。

挡住他们的同样是血肉之躯。

“虎,虎,虎。”

手持大盾的队章,声嘶力竭的大喊,似乎要将肺中所有空气一瞬间排挤出去。

义乌营的士卒,也不算是新兵了,但是的确没有打过什么硬仗。

这一次还没有交战,就折损了不少。

更是让他们承受不少心理压力。

即便是习惯打仗的老兵,在真正上战场的时候,也不是不紧张,而是他们习惯控制住自己的紧张而已。

比如现在,他纵然大声吼叫,排解自己的紧张,但是手中的动作一点也没有变形。

整个大盾就好像是一面墙壁一样,连人带盾向前撞去。

“夺。”

的一声,长刀劈进了盾牌之上。

随即“咚。”

的一声盾牌与冲在最前面的清军撞在一起。

头上光影一动,似乎有一片乌云卷来。

这不是乌云,而是狼筅。

狼筅就遮挡住了大片的阳光,就好像是乌云卷来一样。

这狼筅就是一根大毛竹,上面绑着不少铁枪尖,只需一横扫,整个鸳鸯阵正面都被扫了进去。

冲下来的八旗兵下意思一退。

“砰。”

一声火铳声响起来。

一个鸳鸯阵小队之中,就有一支火铳兵最火力支援。

此刻他瞄准了,一声爆鸣之下,冲在最前面的八旗兵,顿时被掀翻在地。

毕竟现在双方相距不过几步,几乎面对面,呼吸可闻,几步鸟铳的准头是相当有问题。

但是这么近,还是有一点准头的。

随即一根根长枪在狼筅的遮掩之中,猛地捅了出来,正中八旗兵身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