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胡澹(1/2)
第八十二章 胡澹 南昌城之中,人心惶惶。
方国安大军并没有全部回到南昌城,而是仅仅是他身边数千骑兵而已,其余的人都沿着鄱阳湖驻守。
方国安彻底没有了东出之念,一心想守住南昌城。
一回来,就拜见万元吉。
事已如此,万元吉还能说什么?
他手中的一点兵,全部折在白沙河南了。
没有实力,就没有发言权,万元吉只能好生安抚方国安。
之前的事情,不了了之,还替他在左良玉那边疏通。
随即万元吉给袁继咸写了书信一封,让袁继咸给他疏通关系。
虽然左良玉大军在左良玉的掌握之中,不符合以文统武的原则,并非大军之中,就没有文官了。
袁继咸驻节九江,主持大军的辎重。
乃是军中文官最高之人。
万元吉与袁继咸之间,还是有一些关系。
比较万元吉当初在杨嗣昌麾下的时候,与袁继咸也有过接触。
万元吉送走了方国安之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身青衫过来拜见。
因为是熟人,管家没有怎么通报,就将此人引了进去。
“学生拜见万公。”
这个人不是别人,是胡以宁的侄子胡澹。
胡家人丁单薄,胡以宁兄弟死后,是胡以宁将这个侄子拉扯大的,两人名为叔侄,情同父子。
“明台。
你来了。”
万元吉说道,他开了口,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
胡澹的来意,万元吉不用想也明白。
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给胡澹说。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逃避就可以逃过去的。
“大人,却不知道我叔父现在如何?”
胡澹说道。
万元吉长叹一声,还没有说话。
胡澹心中就猛地一寒。
“以宁请命为方总兵断后,而今生死不知。”
万元吉说道。
胡澹听了,神色不变。
却忘记了向万元吉告辞,转身之间,趔趄一下,差一点摔倒在地面之上。
“你要去哪?”
万元吉问道。
“去饶州。”
胡澹头也不回,他知道这样做很是失礼,但是此刻也顾不得了,说道:“叔父养育我这么大,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罢罢罢。”
万元吉心中暗道:“是我对不住胡以宁。”
随即他命人为胡澹开了路引,否则如今鄱阳湖上戒严,寻常人根本不能渡过鄱阳湖。
胡澹再次谢过,随即离开了南昌城,一日过后,就来到了饶州府之中。
胡家在江西,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在当地还是有些人脉的,胡澹用足了银子托人打听,很快就打听到了胡以宁的下落。
同样也打听到了胡以宁落败的原因。
胡澹心中咬牙切齿,暗道:“方国安。”
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就有不同的理解。
故而胡澹觉得,如果不是方国安将胡以宁丢下来,胡以宁即便大败,也不至于落到流寇手中。
一想到流寇的种种传言。
胡澹心中一颗心就按捺不住。
他思量半日,终于决定前去府衙拜见张轩。
当张轩听说,有士人登门求见的时候,心中还微微吃惊。
一来,江西士大夫大多都在观望。
没有多少人下注。
倒不是,他们对大明朝有多忠心。
而是湖口胜负未分。
他们才不会提前下注。
二来,文人士大夫都是爱面子的,即便有意投靠。
也没有这么直白的上门。
这让张轩有一点惊讶。
张轩随即请胡澹进来。
“不知道,先生此来有何教我?”
张轩问道。
胡澹虽然看上去比张轩还小一些,但是自有一番气度在身,让张轩不敢小看。
胡澹说道:“在下胡澹,草字明台,特地为解将军之困。”
“哦。”
张轩微微一笑说道:“我何困之有?”
胡澹说道:“将军乃吴王爱婿,深受吴王信重,而今吴王于湖口,激战正酣,而将军在此地,进,连鄱阳湖水不得寸进,退,则饶州不保,吴王侧翼有险,是进不成,退不能。
何以说无困?”
张轩脸色微微一变。
张轩现在说是困境,倒也不是,但是的确是有力用不上的尴尬。
他数万大军,沿着鄱阳湖布置,防止方国安再次跨湖东进,但是他面对鄱阳湖天险,根本无力进去南昌。
张轩此刻在思索一件事情,那就是要不要绕道抚州府,跨越赣江,然后围攻南昌。
但是张轩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在江西这地方,占据水军优势。
不仅仅是能够阻挡张轩越过鄱阳湖。
还有快速调兵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将数万兵马,用出十几万兵马的效果。
张轩就担心,他大军进入抚州之后,方国安会不会避实就虚,再来攻打饶州城。
这几乎不是猜测,是肯定了。
方国安在南昌,张轩就被牵制住了。
这种感觉实在难受。
“那么先生有什么办法,可解我之困?”
张轩说道。
张轩尴尬处境,几乎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但是看出来,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是有没有解决办法。
胡澹说道:“张将军之困境,我没有办法。
但是我有办法解吴王之困。
而张将军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哦。”
张轩有些不相信,但是依旧让胡澹说,说道:”
先生请讲。”
胡澹说道:“鄱阳湖如葫芦,而湖口为其口,最为狭小不过,然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未必仅仅有湖口可以相同,有些地方相距不过数十里而已,吴王发数十万之师,困顿于此,何不开掘一渠,连通长江与鄱阳湖,郑家船只由此入鄱阳湖,则鄱阳湖在手,可专攻南昌,仰攻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