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 “如果朝廷出得起价码,未尝不可?”
罗汝才冷笑说道。
罗汝才虽然如此说,但是也知道,这不过是一句气话了。
麾下的将士都在等着从龙之功,等着江南的一块画饼。
大势如此,下面的人都怀着这个心思,即便罗汝才想投降,下面的人未必答应。
而且罗汝才也知道他最大的威望,其实在义军之中混了几十年的资历,几乎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任何一个义军头领,见了罗汝才,都要规规矩矩的叫一声:“老大哥。”
今日在李自成与官军交战的时候,背后插上一手。
数十年积累的贼不杀贼的名头都坏了。
到时候是得是失,还真说不清楚。
所谓盛名所累,就是如此。
“朝廷决计开不出价码的,朝廷从来没有异性封王的前例。”
张质说道。
罗汝才听出来,张质也是在委婉的规劝他。
他冷哼一声,不在说话。
“那么我们现在怎么办?”
罗玉龙问道。
“不怎么办?”
罗汝才脸上带着几分放松说道:“而今着急的人,不是我,是李闯,等着便是了,我想李闯的人马上就到了。”
“报,闯营的使者来了,是顾君恩。”
忽然有人亲兵过来通报。
“老熟人。”
罗汝才微微一笑,说道:“你们都下去吧,对了玉龙记住去看看你妹妹,张长史,汝何上的船队都准备好了没有,你代我去看一遍。”
“是。”
两人齐声答应道。
随即两人退了出来。
退出大殿之后,彼此相对一眼,都看出双方眼睛之中一丝波动。
汝河上的船队,不就是张轩准备好的水师,由周辅臣统领的。
罗汝才既然问到这个,张轩沿着淮水一路东进的计划,被罗汝才采纳了。
已经修整近两月的曹营大军,养精蓄锐,兵精粮足的曹营大军终于要动了。
两人去办自己的事情,不用去提。
顾君恩与罗汝才再次相见的时候,却有一丝尴尬。
“老吉就是被你坑死的吧。”
寒暄两句之后,罗汝才话音一转,言语之中带着几分杀意。
“东王所言差矣,其实吉珪是自寻死路。”
顾君恩说道:“其实当日之事,如果没有吉珪在,事情未必闹到这个地步。”
“真是好口舌,将事情往死人身上推,果然是死无对证。”
罗汝才说道。
“过去的事情,何必再提,顾某今日所 来,东王应该知道原因吧。”
顾君恩说道。
罗汝才与顾君恩也算是老相识了,李自成的班底,与罗汝才的班底,很多老人都是王嘉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彼此之间虽然谈不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正如罗汝才与李自成有关系,顾君恩与吉珪也有交情,否则吉珪也不会那么相信顾君恩。
即便是罗汝才本人与曹营一些老人,也是关系不错的,就比如着顾君恩,当初也算得上过命的交情,只是现在连话都不能好好说了。
“说说,我该知道什么?”
罗汝才说道。
“孙传庭蠢蠢欲动,陕西方面传来消息,大抵不在本月,就在下月,最迟不过七月间,孙传庭必然大举出关,征伐襄京,朝廷大军本月之内,就要大举北上,布防秦豫交接之处,陛下想让我问您一句,您准备何去何从?”
顾君恩说道。
吉珪的死对曹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是情报系统的缺失,这个时代情报系统其实并不正规,大多是靠私人关系,吉珪在义军之中资历老,再加上是罗汝才的谋主,故而在四方义军之中也吃得开,如此一来各地的义军也都给面子,因此吉珪才能及时得到各地的消息。
只是吉珪一死,代替吉珪的是张质。
张质固然是进士出身。
但是进士这个名头在义军之中却是吃不开的。
此刻曹营的情报就很明显的比闯营慢上一拍,闯营得知情报之后,已经派出使者到汝宁了,而张质却才刚刚得到情报。
这就是其中区别。
罗汝才心中微微一叹, 此刻他心中转了一个弯,才明白,这个朝廷大军,不是大明朝廷的大军,而是大顺朝廷的大军。
“我在汝宁待着怎么样?”
罗汝才说道:“给你们做后劲,如果战事不利,也要上前支援一二?
如何?”
“东王何必相戏?”
顾君恩脸上的笑容也变冷了,说道:“如果东王真的如此想,陛下北上的第一站,必然是汝宁无疑。”
攘外必先安内,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
“你可以试一试?”
罗汝才端起茶碗,学着文人雅士的样子,吹了两下,居然一饮而尽。
顾君恩也知道,这是下下之策,就李自成本身来说,他不想打着一仗,如果想到的话,当初在襄阳就打起来了。
“罗当家的,给句明白话吧。”
顾君恩说道:“也不用绕圈子了。
你要怎么样,才肯进攻南直隶?”
“好。”
罗汝才说道:“我别无他求,只是我救过李自成几次,你自己数,我说李自成欠我一条 命,不为过吧,他当日做的事情,可是不厚道之极,他容不下我曹操,一拍两散即可,何必做得如此绝。
我要李自成三个字。”
“那三个字?”
顾君恩说道。
“‘对不起。
’”
罗汝才冷冷的说道。
罗汝才此刻争得是一个面子而已。
李自成不想兵戎相见,罗汝才也不想,他确定秦军出兵在即的时候。
李自成即便心中再不满,也知道轻重之分。
他绝对不会在干掉孙传庭之前,先与罗汝才打一仗。
其余的东西,罗汝才也不需要。
不得不说,张轩经营的汝宁府相当不错,故而比不上闯营经营的南阳盆地,湖北数府,但是足以给曹营相当大的补从了,近两月的修整,曹营早就憋着一口气想打仗了。
粮食不缺,兵器也不差。
至于东王还是别的什么王,不过是虚名而已。
罗汝才根本不在乎。
他在乎的就是胸中的一口气。
罗汝才纵横天下这么多年,还没有被人用刀搁在脖子上说话的,襄阳那一夜是第一次。
也是罗汝才最狼狈的一次,这一口气不出来,罗汝才他心头都不顺。
顾君恩大吃一惊,他来之前,与闯营很多人商议过,揣测罗汝才的条件。
甚至还给顾君恩谈判的低线,其中开出很多条件,很是优惠。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罗汝才要得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