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铁(1/2)

第三十一章 铁 “下官拜见节度使大人。”

沈万登出迎数里恭迎。

张轩见状立即下面搀扶起来沈万登,说道:“沈兄何必多礼。”

随即张轩与沈万登携手入了西平城。

张轩对西平县根本不大感兴趣,西平县乃是一个破旧的小县城。

这样的县城在河南大地之上,寻常可见。

不过,张轩还是在沈万登的陪同之下,召见各路士绅。

只是经过了刘洪起的折腾,各路士绅损失惨重,只剩下几家了。

历史上,明末清初这一段时间内,就是河南当地士绅换代的时间,很多明初,乃至宋元时期传下来的大家族,纷纷不见踪影,又有新的一批家族重新确立地方的控制权。

张轩对此也是乐见其城。

没有了大量士绅,一张白纸好做画,张轩当即选了这几家士绅的子弟为官,不过确实让他们即日启程去府城找张质报到。

对于这些,这几个家族也能理解。

毕竟在中国异地为官,对官宦人家来说,都是基本常识。

对于这些事情,都仅仅是插曲而已。

地方政务是张素的事情,张轩不想太过插手,他在意的却是西平城西的铁监遗址。

还有矿山。

故而第二日一早,虽然下起了小雪,但是张轩依旧带着张元海,罗岱,王大炮,沈万登,张素,等数人,离开西平城向西而去。

朔风飞舞,寒风刺骨,出了西平城之后。

就是顶风而行。

小小的雪花打在脸上,也如同冰雹一样,让张轩的脸上染了不少风霜之色。

身上的棉衣根本保留不住热气,整个人冻得僵直。

张轩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七十五里,走了整整两日,几乎是从张轩,第二日中午时分,才来到了目的地,棠谿村。

一路之上,张轩听了沈万登说了不少,棠谿宝剑之事,什么史记有云:“棠谿宝剑,天下闻名。”

什么汉晋唐皆设铁监,全胜之时有七千户之多,天下赖以兵甲。

在唐中吴氏父子作乱淮西,唐军攻之,拔铁监,收拢工匠西去,棠谿遂废,不负旧观。

不过,古来相传,依旧是当地有名的铁匠村。

所产的铁器,为周围数府所用。

只是一到棠谿村,就有一种见面不如闻名之感。

棠谿是一个小村落,大抵有百十户人家,是一个大村子,在中原乱起的现在,能有这么大规模的村落也是难得,但也仅仅是难得而已。

不过,张轩一进棠谿之后,张轩立即感到了热气。

不是别的,是火炉的热气。

叮叮当当的声音,连成一片,家家户户都打铁为生。

沈万登说道:“这里原为刘氏所据,月产良刀千把。

粗铁千余斤。”

张轩顿时皱眉。

听起来不错,但是细细一算,一年才产一万两千柄刀,十几吨铁而已。

如果张轩还想打造火炮,盔甲之类的,远远不够。

“王大炮。”

张轩说道。

“下官在。”

王大炮说道。

张轩说道:“我命你为铁监官,整个棠谿村都划给你,不过,这个产量不行,我不说具体数目了,总之我要铸炮铸甲,铸兵器,这一切都要你来做。”

“将军,”

王大炮还没有说话,沈万登就说话了,说道:“此地不太平,如果在这里设铁监,有一点太显眼了?”

“哦。

怎么不太平。”

张轩问道。

“此地距离西平七十五里,向西翻过山,就是舞阳县,各地的形式复杂,杆子从来不少,如果在这里建立铁监的话,一旦有变,恐怕救援不及。”

沈万登说道。

张轩一想,也在理。

西平已经是张轩控制范围最西北的角落了,而这里又在西平之西,除非在这里驻扎大军,否则鞭长莫及。

“沈兄觉得该怎么办是好?”

张轩问道。

“将铁监设在汝宁府。”

沈万登说道。

“岂不是太远了一点?”

张轩问道,各种钢铁企业的选址,张轩虽然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要尽量靠近原产地。

其实如果这里不行的话,最好的地方,应该是西平县,不过,沈万登是聪明人,绝对不会说的。

他在西平的影响力,将这铁监设在西平,恐怕就是身处嫌疑之地了。

“此地是汝水上游,只需放舟而下,一路路过西平县北部,上蔡县之西,到汝宁府。

太平时节,也是繁华水道,交通便利,花不了多少时间,在这里驻扎一批人马,督促矿工挖掘矿石,冶炼成粗铁,然后在汝宁打造兵器也不迟。”

“船只够吗?”

张轩心中一动,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运输铁矿,而是水运在汝宁的战略地位。

“我怎么没有想到?”

张轩暗暗想道,他细细想想,忽然发现,汝宁府北边的几个县都是建在汝水附近,要么就是建立在汝河支流附近。

只要有一支水师的话,就很好的控制住这几个县。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汝水流入淮河之中,而淮河与运河相通,即便 上游河道不能通行大军,即便是将辎重放在河上,大军也能轻装上阵,速度可以大大提升。

“我也是傻了,被刘洪起算了一次,还看不出水道的重要性。

并不是到了长江之南才重视水军。”

张轩心中暗道。

随即从善如流说道:“既然如此沈兄就驻扎此处,监督矿山,督促水运。”

“属下遵命。”

沈万登说道。

“王大炮。”

张轩说道。

“属下在。”

王大炮立即说道。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匠作营营官了,全军所有的兵器,盔甲,火炮都需要你来供应,军中所有工匠,乃至治下所有铁匠,都由你来征召,如果大军军需不足,我拿你试问。”

张轩厉声说道。

“是。”

王大炮说道。

随即脸上带着合不拢的笑意,说道:“大人,我是不是也有一千亩田了。”

“对。”

张轩说道:“你是营官,与各营营官待遇一致。

不过你也知道,分田之事,在开春之后了。”

王大炮浑然不觉,带着好像是傻子一样的笑容,见谁都先笑。

对底层百姓来说,千亩良田,是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而今一朝到手,王大炮几乎快要欢喜疯了,连张轩的威胁也不在意。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