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夹河之战(1/2)

第八十一章 夹河之战 如果说洪承畴而今才与曹宗瑜交上手。

是错误的。

只是之前,洪承畴借助绝对的骑兵优势,将夏军压制住。

有了从容撤退的本钱。

洪承畴撤退的军队,并没有因为北上而减少,反而更加多了一起来。

原因很简单。

山东河北终于清廷的各种军队,都汇聚在洪承畴军中。

这样的情况,让洪承畴进退两难。

以洪承畴的想法,他并不愿意,将这些人带上。

但是而今的局势,容不得他拒绝了。

大清到了这一步,每一分力量都是很重要的。

人越聚越多,各种辎重汇集。

行军的速度越慢,以至于清军为停滞夏军的追击。

不得不让大队骑兵在尼堪的带领之下,从彰德府北上以来,与夏军骑兵不知道多少次交锋。

不过,这样的局面在这一刻得到了扭转。

夏军大营在清军大营百里之外。

数支骑兵在营中聚集。

来自李定国所部的张勇部,来这洛阳的高元爵部,还有曹宗瑜本身金声桓部。

除却郑成功那边的骑兵之外,夏军几乎所有骑兵都汇集在这里了。

曹宗瑜大喜之余,也有一丝烦恼。

这些骑兵到这里自然是要集中使用的。

但是由谁统领这将近四万骑。

要知道这四万骑之中,夹杂了太多降军。

原来夏军骑兵不过不到两万而已。

所以能镇得住这数万骑兵的,要在夏军之中有资历,本身也有能力。

但是大夏军中这样的骑将,却是没有。

罗岱,杨绳祖,乃至后面马三宝,这样的将领,一个接着一个战死沙场。

让曹宗瑜权衡来说,其实金声桓比高元爵更适合当主将。

只是高元爵身上毕竟有一个国公的爵位,而且掌控最大一支骑兵。

最后,曹宗瑜还是做了妥协。

令高元爵为主将,金声桓与张勇为副将,统领骑兵集团。

曹宗瑜迎接两军的接风宴刚刚结束,曹宗瑜召见所有骑兵将领,宣布了这个决定,对高元爵说道:“这一战,高将军只要能牵制清军骑兵,则洪承畴无处可逃,就是首功。”

高元爵大喜说道:“末将遵命。”

随即高元爵召集各位将领。

比起金声桓来说,张勇倒是老实多了。

其实如果张勇不是贺虎头爱将,他不可能在短短时间之内,就爬到而今这个位置上。

比起资历来说,他还是有所欠缺的。

高元爵再怎么说,也是高杰的儿子,高杰为大夏战死,从张轩 到下面的普通将领,都给他几分面子。

手中还有一些高杰留下来的将领,比如说李本深。

又在讲武堂待了好几年。

如今也能归为张轩的嫡系之中。

再加上当初攻南京,杀李成栋之功,那是要功劳有功劳,要背景有背景。

张勇自然老实听命。

不过,金声桓却也不怕高元爵。

金声桓投奔曹营的时候,高杰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他虽然不是张轩的嫡系,但却是卫王袁时中的班底。

资历老,战功也不少。

如果高杰在,金声桓自然一句话,也不敢说。

但是高元爵到底不是高杰。

而今高元爵陡然成为金声桓的上司,金声桓自然也有不服之处。

不过,有曹宗瑜压阵,下面这些将领也不敢闹出什么事情。

高元爵与两人商议之后,索性兵分三路,高元爵所部为中军,张勇与金声桓为左右两翼。

为大军开路,阻挡清军骑兵。

一时间,在华北平原之上,双方近十万骑兵全部展开了。

就在真定府南边。

双方列开阵势,大战在即。

清军所有骑兵都在尼堪的统领之下。

济尔哈朗一去,宗室之中可以领兵的人才,也没有几个了,而尼堪就是其中一个。

他自然是分清轻重缓急,他无意与夏军在这里大战一场。

这样的想法,之前还是有的。

但是在曹宗瑜还没有支援许都之前,清军近十万人马,将许都团团围在卫河北岸,一连攻了两三日,折损士卒不少。

却在夏军层层叠叠的火器之下,根本没有寸进。

卫河之战,让尼堪深刻知道了什么叫做不动如山。

在没有重炮支援之下,先要攻破夏军营地,根本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洪承畴再三交代,这一战,就是让夏军不得北上,也没有一定要胜利。

尼堪自然要保全麾下子弟。

大战到了而今,夏军很多军队,都换了一茬,特别是洛阳之战的主力。

但是夏军有补充,清军却没有补充。

故而尼堪将骑兵拆成了十几个千人队,遇见夏军骑兵就躲。

如果遇不见,就直插夏军后军。

对行进之中的夏军进行骚扰。

不求能大破夏军,想来清军骑兵来往出没,就是借夏军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大大方方的追击。

更有可能是,在夏军骑兵回转之前,就地扎营。

不管步兵训练多好,面对骑兵的时候,总是有先天的缺陷。

尼堪这一手段,也掐在夏军骑兵的死穴之上了。

夏军骑兵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 太杂乱了。

降军太多。

大军出动,有夏军本部骑兵压阵,这些降兵自然是老老实实的。

但是如果分出去的话,会是什么样子。

高元爵真不知道,也真不敢。

说不定就有人带队去投清军了,将军中虚实全部告诉清军。

所以高元爵倒是遇见几队骑兵。

只是清军骑兵见了夏军骑兵转身就逃,高元爵立即奋起直追。

只是还没有追上两里,就被李本深立即叫做了。

李本深的经验可比高元爵丰富多了。

从后面赶上来,一把拉住高元爵的缰绳,说道:“将军不能追了,这是清军的饵?”

高元爵对李本深还是很信任的,一听这话,顿时心中打了一个激灵。

他立即站在马鞍之上,抽开千里镜,环视一圈,似乎并没有看到什么?

忽然听见侧后方向似乎有隆隆的雷声。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