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地裂(1/2)
第十三章 地裂 对于这些大臣的举动,郑芝龙没有参与进去的兴趣。
反而有一种作壁上观的想法。
郑芝龙心中算计之深,并非郑成功可比的。
所以郑芝龙并没有想这个快下场。
他立即给郑成功回信,让郑成功不要这么快回师。
也要等待时机。
至于这个时机到底是什么时候。
就要看南京形式而论了。
如果说,罗玉龙在山东兵败是天崩的话,大夏朝廷薄弱的统治基础,引之出了问题,才是地裂。
而此刻的张轩还在高州与雷州的交接之地,也就些麻斜海湾视察。
麻斜海湾就是后世湛江海湾。
在麻斜海湾南侧出口之处,有一个半岛深入海湾之中,就好像是一扇大门一样,将这个海湾挡住一半,而就在这个小小的半岛之上,有一个村子,叫做椹川村。
这个村落并不大,只有数百户而已。
一半是靠打渔,有一半是靠种地为生。
或许还有人冒险走海。
但只是零星事件,并没有如福建那边整村整家的下海。
这个宁静的小村落,这一日迎接了数千人马,水陆皆有,大小船只有几十条,甚至其中还两三艘刚刚建造出来的炮舰。
这几乎是广东水师的绝对主力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
张轩要从水路走,顺便视察水师。
林察等大大小小的将领,一个比一个紧张。
为了保护张轩,将能动用的战船都动用了,从某种程度上,这些水师足够与安南郑氏打上一仗了。
船只靠岸,一道长长的木板从船上直接放在岸上。
张轩走在木板之上,只觉得木板微微摇晃。
他走下木板,终于脚踏实地了。
一时间有一种晕岸的感觉。
张轩毕竟是北方人,大海对他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在船上晕船,猛下船有些晕岸,不过,张轩一路征战过来,即便他自己不想,他的体魄也锻炼的差不多了。
所以这种状况对张轩来说,还能支撑下来。
他下船只后,回望过去,却发现几乎所有船只都在这里靠岸。
根本不能修整。
“天然良港。”
张轩首先想到的是这个。
他浅薄的地理知识告诉他。
这样的海岸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仅仅想要停靠一个小舢板的话,几乎沿海海岸都可以停靠,但是想要停靠大船的话,就要看地理环境了。
这里外围有两岛挡住大海上的波澜,又有这么好的停靠条件。
让张轩有一种捡了宝的感觉。
其实张 轩并不知道,这里有一个他非常熟悉的名字,叫做广州湾,也就是法国的殖民地。
当年背书的时候背过,只是他没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而已。
法国人都能看中的良港,可见这里的地理环境之优越。
张轩立即拍板说道:“就这里了。
给冼子靖传令,让他在不影响佛山生产的情况之下,先来此地建立分局。”
郑廉立即说道:“是。”
张轩又问道:“这里叫什么名字?”
林察立即说道:“从这里当地人叫做麻斜海湾。”
张轩对这个名字不大满意,指着一边的小村落说道:“这个村叫什么名字?”
林察也不知道,问了身边的人才知道,说道:“叫椹川。”
张轩心中一动,暗道:“这湛江的名字莫不是从这里来的。”
他思忖片刻说道:“这里就叫湛江吧。
水师先在这里驻扎一部,先设为卫所吧。”
“是。”
林察说道。
张轩其实也想在这里设立一个行政单位,但是这里不必佛山,佛山根基是有,是天下名镇之一,升为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这里是雷州与高州之间,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有一段距离。
谈不上人烟稀少,但也没有现在的城镇。
即便是设县也是一个空架子。
只能暂时列为军事单位了。
派军队驻扎,等制造分局开张之后,这里自然会繁华起来,再设县也不迟。
后世有不少工业城市不都是先有厂后有城的吗?
张轩正在规划此地,畅想将来制造局的盛景,又担心这里的安全,毕竟这里之前是一片荒地,张轩也没有派多少驻军。
张轩手中人马虽然不少,但是分散到好几个省中,如果在处处布防的话,就好像是洒胡椒面一般,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故而在县一级,几乎没有驻军。
在府一级的驻军也不多,只有在几处战略要地才有驻军。
而现在的湛江可以说是穷乡敝土,张轩自然不会往这里安插驻军。
不过湛江被张轩选中之后,今后就是广东的战略要地了,不能不重视了。
张轩正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却见旁边一阵喧哗,正当他想问是怎么回事的,却见曹宗瑜到了,不仅仅是曹宗瑜,连同邓和,许都,乃至傅上瑞,何吾驺等文武官员都来了。
如果说张轩见了曹宗瑜是惊喜的话,见了这么多人都来了,却是惊吓了。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出了大事,这些人决计不会都来见他的。
“大将军,出了大事了。”
曹宗瑜欲 言欲止,左右一看,见人多口杂,将到嘴的话,硬生生的憋了进去。
张轩顿时会意,见周围没有什么说话的地方,带着众人再次上了船,在船舱之中坐定,让不相干的人出去,才说道:“而今可以说了吧。”
“李成栋临阵倒戈,前线大败,高杰战死,几近全军覆没,陛下仅以身免,天下震动,清军兵分三路南下。”
曹宗瑜压低声音说道,似乎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
张轩听了,呼吸为之一紧,似乎要忘记他还要呼吸一样。
心中先是一慌,随即反而镇定下来了。
对北伐之战,张轩暗地做过很多次推演,大胜当如何,大败当如何,半途而废当如何。
所有一切不敢说胸有成竹,但张轩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的,至于做最坏打算的心理准备,他早就有了。
此刻坏消息传来,反而好像是第二只靴子落了地。
不过片刻,就平复心情了。
目光扫过众人,却见所有人都看着张轩,似乎想从张轩脸色的蛛丝马迹寻找力量。
张轩说道:“只要陛下圣驾安好,这大局就乱不了。
尔等无须多虑。”
张轩微微一顿,说道:“有我在,翻不了天。”
张轩言语不管短短几个字,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让人心安的力量。
很多人看上去脸色不变,但是呼吸都平缓了一些,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紧张了。
张轩在船舱之中,缓缓的踱步,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都不能坐视不管。
郑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