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重叙迁都(1/2)

第六十六章 重叙迁都 瞿式耜心中冷笑一声。

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平静的行礼退下来了。

瞿式耜走了之后,刘承胤的气场顿时稳定下来。

虽然瞿式耜手无缚鸡之力。

但是瞿式耜站在这里,刘承胤总是有一点压抑的感觉。

瞿式耜一走,让刘承胤有一种去心中一块大石头的感觉。

他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永历似乎还没有从瞿式耜离开的情绪之中拔出来。

永历听刘承胤的话,藏在衣袖之中的手臂微微一抖,他强行压制自己的害怕,说道:“国公请讲。”

刘承胤理所当然一挥手,说道:“你们都下去。”

其实这个书房之中,也没有其他人。

也就庞天寿,还有永历身边的一个太监,还有一个记录起居注的文官。

庞天寿看了永历一眼,带着两个侍卫下去了。

刘承胤看向旁边的小官,说道:“你乃何人,为什么不出去。”

“下官中书舍人王夫之。

祖制起居注无所不避。”

这个年轻官员侃侃而谈。

王夫之乃是衡阳人,永历在衡阳的时候,也听过王夫之的大名,就留在身边做事。

永历现在在军政之上,虽然没有什么大权,但是关乎他身边的人,他还是有言权的。

刘承胤说道:“我与陛下有大事要说,你区区一小官在这里做什么?

去。”

王夫之说道:“吾官虽小,起居注事大。

陛下当时之事以示后人者,唯此而已。

职责所在,绝不可避。”

其实王夫之并不是多迂腐的人。

而是担心永历。

毕竟起居注看上去很重要,但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记录的。

甚至作为中书舍人,王夫之在记录的时候,还会用些曲笔,为永历庇护一二。

而且历代皇帝修改起居注的事情也从来不少。

只是刘承胤是一员武将,而且孔武有力,军中人称刘铁棍,即便是一等一的勇将,但也是等闲三五人近不了身。

让刘承胤与永历单独待在一起,谁知道会生什么事情。

王夫之所有懂一点点剑术,但而今手无寸铁,决计不是刘承胤的对手。

但也不能将君父至于危险之中。

“王舍人,你先出去吧。”

永历见刘承胤如此,唯恐他生气一气之下伤了王夫之,连忙让王夫之出去。

永历说话了,王夫之也没有借口了,只能答应有一声,缓缓的退了出去了。

刘承胤等王夫之退出去之后。

才对永历说道:“陛下,刚刚臣骗了瞿大人,如果真抽调士卒,臣还是能抽调数千士卒的。”

“你-----”

永历忍不住愤怒起来,手指指着刘承胤,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话,或者说面对刘承胤,即便是满腔怒火,也不能抵消害怕的情绪,故而即便是再愤怒,永历也仅仅说出这一个字而已,剩下的就说不去了。

“陛下,臣之心天地可鉴。”

刘承胤说道:“南边战事如何,绝非数千人可以扭转的。

纵然臣派出了人马,也不过是将这数千士卒推进火坑之中。”

“你的意思是?

南边败局已定。”

永历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连刚刚的愤怒都忘记了。

刘承胤说道:“臣虽然与瞿大人有间隙,但是也不愿意平白说他,南边的战事,即便是瞿大人亲至恐怕也不行了,臣这数万人马要放在更重要的作用,故而臣在斗胆欺君。”

永历说道:“你准备做什么?”

一瞬间永历想了很多很多,比如说弑君。

他自己的语音之中,有一丝他自己都无法察觉的颤抖。

刘承胤说道:“迁都。”

他随即解释道:“时势如此,如果南边一败,桂林受两面夹击,决不可守。

陛下万金之体,却不能与桂林同亡。

故而臣留下这些人马,是要护送陛下西迁。”

永历心中放下不少。

对于迁都永历一向是没有注意的。

但是距离危险,永历本能是越远越好。

既然南边战事可能大败,永历自然不想再经历一场桂林保卫战了。

永历随即问道:“只是迁到何处?”

刘承胤说道:“自然是越远越好,不管是滇中,还是川中,都可以。”

永历一个“好”

字,就要说出来。

只是觉得这样说出来,对瞿式耜太过不公平了,这才将这几乎要吐出来的字,再次咽了下去,说道:“只是瞿先生还没有传来消息之前,朕决计不会临阵脱逃的。”

似乎等南方大败之后,永历再离开,在他心中,就算不得临阵脱逃了。

刘承胤说道:“这是自然。”

刘承胤这话,倒是有几分真心实意。

毕竟广西虽然也是穷地方,但那是要跟谁比了。

总要比钻山沟要强上不少。

如果可以,刘承胤也不愿意离开广西。

但是用一场胜负未知的血战来包围桂林城,却是他决计不愿意的事情。

刘承胤走后,永历匆匆回到后宫之中,二话不说,将让太后收拾金银细软。

可以带着的东西。

虽然前线还没有具体的败汛,并不妨碍永历先准备起来。

而此刻,鏖战一整日西 江战场总算是停了下来。

北营西侧,东侧,都有数座小营护卫犄角,将北营包围在西江之上。

而西江之上,还有无数船只打着火把灯笼在做事。

他们要清理掉这西江之中的障碍。

作为大营防御的一部分,临近营地的江面之上,暗地里钉着无数木桩。

一旦有船只想要靠近,就会在船舱下面捅出一个大洞出来。

故而林察所部昼夜不停的做这件事情。

而逼近大营的小营之中,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连帐篷都不全,大部分士卒都合衣而卧,枕着刀枪,鼾声如雷。

唯独营地外围的栅栏是全的,而且层层叠叠,栅栏外面还有鹿角,沟壑。

此刻又新等上来士卒守着。

一堆堆篝火熊熊的燃起,活跃的士卒,除却几个岗哨之外,其他的士卒,或有篝火煮水,配上冷冰冰的干粮下咽。

或在磨刀磨枪,还有一些老卒再讲浑段子。

时不时引得士卒轻声大笑。

这就是南阳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