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5章 浑元剑经(1/2)

周昂布道天下的举动很快人尽皆知,而随着最早一批在书院的人接触石碑,并且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后,此事不断传播,越来越多人来到西北。

这些人中不仅有方外人士,更有大量的读书人和平民,在他们看来,那‘闻道碑’就是可以改变一生的东西。

因为周昂立下的石碑太过神奇,不仅能因材施教给人传授知识,更能吸纳知识不断完善进化,所以世人给石碑取了一个名字,便是‘闻道碑’。

这闻道碑的出现,比起周昂的符诏可管用多了,那些真正不出世的高人也纷纷来到西北要塞。

因为闻道碑毫无保留的对外开放,所以每一个来到要塞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触摸闻道碑。

不过一开始确实吸引了不少邪道修士,或者投机取巧心术不正之人。

只是当一个元神境的邪道修士,在触碰到闻道碑后,顷刻间就被其中的力量反噬神形俱灭后,那些心术不正之人越来越少,渐渐的便没有投机取巧之辈前来了。

最近周昂也在府中很少外出,因为闻道碑是他所立,那碑中所有的一切都与他紧紧相连,也就是说当他将知识传播给世人的时候,世人反哺到闻道碑中的各种知识周昂也能学习。

“老师,有个自称毕坤的剑客求见。”

葛良工白天依旧跟在周昂身边,虽然她也可以通过闻道碑学习,但她觉得能够受到周昂耳濡目染会更好。

周昂很少见客,不过今日却破天荒的说了一句:“有请!”

也不知为何今日他要接见这个叫毕坤的人?

很快葛良工就将一个中年男子带到了周昂面前,只见这是一个身负宝剑,看起来精神奕奕的剑客。

“方外之人毕坤,见过周子。”

毕坤主动向周昂见礼,他与大多数人一样,也称呼周昂为周子。

如今周昂声望渐增,尤其是在布道天下之后,更是被许多人敬若恩师。

不过如今天下也不是周昂一枝独秀,在京都还有一个国师普渡慈航,同样被许多人所推崇,因此也时常有人将周昂和普渡慈航相比较。

隐隐间,甚至有人议论,说当今世道,有望成圣者,非周子与国师莫属。

“毕先生今日来见本君,所为何事?”

周昂一脸笑意的问道,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饱学之士,除此之外身上还有些朝廷封疆大吏的气度,完全让人感觉不到丝毫修为。

毕坤见周昂客气,便微微躬身说道:“毕某今日见了闻道碑获益良多,愿为周子破阵,在下所修功法名为《浑元剑经》,且炼有一口浑元飞剑,此剑可施展三十六式变化,可破世间诸般兵器。

那精绝阵或可破之!”

“好,本君当亲上城楼,为先生壮行!”

这一次周昂也与往日不同,竟然主动提出了上城楼为毕坤壮行。

往日里那些奇人异士都是自己去破阵,失败了就被封神台收回英灵,也不见周昂特别重视。

看到周昂如此重视,葛良工也好奇的打量了毕坤几眼,只是表面上也看不出此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要塞城楼之上,周昂目送毕坤化作遁光落在精绝阵前。

这精绝阵自从柏小囡破了裁决圣殿后,便一直止步智慧圣殿不前,期间虽然也有不少奇人异士破阵,却大多葬身其中,能够逃出来的都少之又少。

“老师如此重视,看来此人能够破阵了?”

葛良工也很久没看到周昂对破阵之人如此重视,因此猜测毕坤极有可能真能破阵。

“此人已将《浑元剑经》悉数传入闻道碑中,为师虽只是粗略一观,却也感受到这《浑元剑经》的神妙。

此书虽名为剑经,实际上内含多种法门,乃是一门真正的无上宝典。

而此人愿意将之分享,其心胸自然也是出类拔萃,这样的人肯定不是等闲之辈,破阵也并非不可。”

周昂很自然的解释起来,他之所以如此看好毕坤,完全是因为通过闻道碑见识了《浑元剑经》。

就在周昂和葛良工说话之时,毕坤化身遁光转瞬间已经飞出百里,眨眼之间就出现在精绝阵外。

他毫不犹豫直接跨入阵中,下一刻就看到庄严雄伟的圣殿。

因为裁决圣殿已经被破,这里空无一人,毕坤直接走过裁决圣殿,踏入了智慧圣殿之中。

摩诃迦叶早已出现在智慧圣殿中,依旧是披着金色的袈裟,手中托着智慧宝典。

周昂的身前又出现一面水镜,里面显现出毕坤与摩诃迦叶。

两人见面相互看了对方一眼,似乎眼神都变得凝重起来,凭借高手的直觉,两人都感觉到对方很强。

而两位强者见面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见摩诃迦叶直接将智慧宝典置于身前,而后宝典轻轻翻开一页,圣殿之中顿时涌现出无数金色的文字。

摩诃迦叶一见面就是全力以赴,看来确实将毕坤当作了劲敌。

而毕坤也是手指法诀一掐,背后宝剑瞬间出鞘,那宝剑散发着耀眼的寒光,在空中自己挽了个剑花,而后稳稳的落在毕坤手中。

“他的剑看起来很一般啊?

并不像正常的飞剑。”

葛良工看着水镜中浑元飞剑出鞘,有些不解的问道。

葛良工也见过不少飞剑,有周昂的余鸾,燕赤霞的赤霞,还有姜小昙的翠依,这些都是可大可小,薄如蝉翼变化多端的飞剑,而像毕坤的浑元飞剑,葛良工感觉这只是寻常宝剑,还称不上飞剑之名。

“或许这便是浑元剑经的与众不同吧!

有句话叫大巧不工,飞剑的好坏看的倒也不是外形与变化。”

周昂的目光同样落在了浑元飞剑上,对这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剑器,他倒没有丝毫轻视。

周昂虽然散去修为,表面上看起来与一个普通人无异,但他的学识与见识,却是越来越渊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也越来越有一种与道合一的感觉。

就在周昂说完这番话时,水镜之中毕坤与摩诃迦叶也终于开始了第一次交手。

首先那智慧圣典上无数金色的文字涌现,而后那些金色的文字悬浮虚空,快速的演化成一个个小人。

只是这一次毕坤还未出招,那些小人也一个个静立不动,还没有开始演练出毕坤的剑招,看起来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

毕坤虽是第一次入阵,不过对三座杀阵也早有了解,自然也知道这智慧圣殿的奥妙所在。

那智慧圣典所代表的似乎就是学习的能力,一种能够快速模拟并施展出闯阵者招式的能力。

毕坤看着眼前无数个与自己十分相似的金色小人,手腕轻轻一动,混元飞剑便跟着晃动,还拖起一串串的剑影。

就在毕坤手中剑影舞动时,那些金色小人也做出了与毕坤一样的动作,顷刻间智慧圣殿中剑影幢幢。

下一刻毕坤身形缓慢的动了起来,他手中浑元飞剑随着身体移动,好似缓慢的施展出一式式剑招。

毕坤动作缓慢,就像在为旁人演示一般,看到这一幕葛良工和许多观察阵中情形的人都大为不解。

面对着智慧圣殿,毕坤不仅没有以精妙的剑术神通出其不意的破阵,反倒慢吞吞的演练剑招,好像生怕智慧圣典不能学会一样?

毕坤的动作还在继续,已经缓慢的做出了许多招式,而那布满圣殿的金色小人,也开始不断的演化出毕坤展示的招式,并且这些小人动作越来越快,看起来比毕坤还要熟练。

“九宫三十六式,号称可破尽天下诸般兵器,看这剑招果然玄妙,这浑元剑经果然不同寻常。”

看着水镜中毕坤不断演练招式,周昂也是大为赞赏的说道。

看着毕坤不断演练剑招,周昂的脸上也渐渐露出笑意,似乎他已经猜到了毕坤的想法。

葛良工见周昂一脸笑意,却更加不解,于是连忙开口问道:“难道老师已经看出来了?

这毕坤要如何破阵?”

“良工啊,招式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再精妙的招式,不同的人施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而且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明天的你还是你,但只要你努力,就会比今天的你更优秀!”

周昂现在真的称得上是一个好老师,他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教导葛良工的机会。

“难道......

老师的意思是,毕坤要自己破掉自己的招式?”

葛良工目光之中满是震撼,周昂的解释她很容易便理解到了,但是对于这种自己打败自己的事情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就在葛良工无比震撼的时候,智慧圣殿中毕坤舞动飞剑的动作越发的快了起来,明显剑招也越发精妙。

不过那些金色小人依旧在第一时间便学会了毕坤的招式,而且依旧有模有样。

原本毕坤都站在原地舞动剑招,不过忽然他的脚步和身体也开始腾挪翻转,同时手中浑元飞剑跟着舞动,在毕坤的四周一个个身影开始不断浮现,每一次剑招变化,就多出一个毕坤舞剑的影子。

很快智慧圣殿之中出现无数的毕坤,这些人影与那些金色小人遥相呼应,似乎每一道身影做出的动作,都正好克制金色小人所用的剑招。

“紫霄形化二十八式法门......”

看到毕坤不断变化的身形,周昂叫出了这套同样出自《浑元剑经》的身法。

正如周昂开始说的那样,《浑元剑经》虽然名为剑经,但不仅仅是一门剑道神通,而是一门以剑道为主,实则贯穿所有的一部系统性功法。

下一刻毕坤的一个个身影刺向那些金色小人,每一道身影都能轻松的击毁一个金色小人,那万千剑招之中,总有一个身影刚好克制金色小人。

这神奇的一幕转瞬即逝,只是眨眼之间智慧圣殿中一个个金色小人破碎,最后毕坤本体一剑刺出,正好刺在摩诃迦叶的手上。

一道血痕出现在摩诃迦叶手腕,同时原本托在掌中的智慧圣典跌落,金色的圣殿跌落在地,发出一阵金属撞击的声音。

毕坤手中浑元飞剑一转,又是一剑刺向智慧圣典,不过就在飞剑即将刺穿圣典的时候,那金色的圣典化作一道流光远遁而去,速度比毕坤出剑的速度还快。

圣典飞走,摩诃迦叶一脸惊骇。

然而毕坤手中剑势又是一转,明明很突兀的剑招变化,但在毕坤手中却又是无比的行云流水。

下一刻浑元飞剑化作一道寒光从摩诃迦叶的脖颈处闪过,再见时浑元飞剑已然归鞘,毕坤两手空空,神色冷峻的看着摩诃迦叶。

摩诃迦叶的目光渐渐变化,一开始还是平静,转而震惊,接着就是无尽的恐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