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道法自然(1/2)
小黑伸出舌头,轻舔t的手背,痒痒的,将臣咯咯的笑了起来,刚刚的郁闷心情一扫而光。
小黑睡了一下午,此时又刚刚吃饱饭,精神大好,在床上跳来跳去。
将臣轻道:“你这只小狼真调皮,你妈妈怎么会不要你了呢?”
小黑忽然停住,转过头来,眼中一片凄然,目中含泪,躺在将臣手臂之上一动不动,仿佛生气一般。
将臣摇了摇头,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狼,低声道:“其实,我和你一样,也没了父母。”
那小黑转头看了将臣一眼,轻舔将臣手臂,似乎在安慰他一般。
将臣坐在床上,将小黑放至脚边,不再管他,拿出一红一绿两个小本子来。
红色那本上面写着“天神诀”
是李易欢交给他的。
绿色那本是炎灵儿偷偷交给他的“得道诀”
总纲 将臣将得道诀拿起来,他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大字《天神得道升天》。
打开天神诀第一页也是一样写着这六个字。
“天神得道升天,天神,得道,升天。
难道?”
将臣忽然闹钟灵光一闪,似乎悟到了什么一闪即逝,接着狂喜起来:“这难道说的是青龙寺,通天教,天神教这三门功法修炼极致可以成神?”
将臣心中忖度:怪不得天下已经许多年没有成神的人了,在门派之见下,哪里有人能够同时修炼佛道魔三门脉术?
只可惜都是残篇各自都少了两个境界,将臣大致翻了一下得出结论。
为什么都少了两个境界?
难道是谁不想让人类成神?
将臣开始沉思起来。
据炎灵儿所说这可是祖师爷在一个无名之地无意发现的。
祖师修炼之后,四大皆空,境界连破四阶,上升到外关神关,成为当时修为最高的人。
通天教立派五百余年,皆以此秘法传承,包括玉清真人先后五名掌门,三位外关神关,两名申脉神关,一直独领修神界修为巅峰。
将臣翻开《得道诀》,上面所载艰深难懂,分成三个部分,前篇都是相生相克的道理,中篇是认灵的法门,上面说修神是修行不同的灵,他们把灵分成五个部分:金,木,水,火,土五种灵气,大部分平民因为没有五行属性,是不能修炼的,所以能够修炼的只有一小部分。
这些他在远古荒原大漠同他说过了,人体大致分为五种灵体,只是自己到如今也没有看出是那种灵体。
不同的体格因五行不同,每一种体质五行属性不同,需要修炼吸收不同的灵气。
后篇讲述的是五行修炼法门。
将臣照着上面的说明,开始认灵,因为灵气普通人是看不到的,所以需要进入空灵镜,这如今对于将臣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
他闭上眼,没一会便看到眼前的空气粒子,分为红橙黄绿蓝五种颜色,分别对应着五行属性。
将臣知道这是体感,并不是真正用眼睛看到的。
将臣看着这灵气粒子四处分散,它们飞来飞去并不受风的影响。
灵气浓度十分惊人,将臣浑身被包围在灵气粒子中,他能看见自己在吸收光线,同时也被五种粒子包围起来,自己很容炎便达到聚灵的目的。
将臣开始认灵,他默念口诀:“五行之精,聚我之灵。”
身边的灵气浓度增加不少。
将臣心中有所猜疑,这一句咒语好像就是低等的咒术吧,将臣此时对于咒术忽然感兴趣起来。
不过此时他要专心致志,开始最后一步认灵。
在空灵镜中,将臣缓缓使自己放松,毛孔张开,直到身边的五种灵气粒子吸入身体之中。
忽然有些五行粒子纷纷亮了起来,一般人的五行属性只有一种,所以只有一种颜色的灵气粒子会变亮,这种体质是可以修炼的。
而一般有两种以上的五行灵气粒子明亮的,都会被名山大派争相抢夺的。
而将臣张大眼,不敢相信,自己周边五种五行粒子纷纷亮了起来,而亮度都是很高。
将臣又拿起天神诀,仔细看了起来,里面介绍的要简单许多。
第一句话: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接着下面便是炼魂的法门,讲究元神寂灭修炼元神的一些脉术。
将臣合上书本,开始回忆大漠交给他的升天决。
最后得出结论这三门功法相辅相成,正是一个整体。
天神诀,炼魂!
得道诀,炼气!
升天决,炼体!
等至月亮升到头顶,将臣抱着小黑轻轻开门,朝着竹林走去。
他来到悬崖边的石板之上,坐了下来,将小黑放在脚边。
小黑也似乎被这奇景镇住了,眼睛直直盯着前方云海,偶尔抬头看向头顶的月亮。
将臣嘴角含笑,不再管他,闭目安神,端身打坐。
奇怪的是,得道诀之下,他很快便进入了空相镜,比往常要容炎许多。
在空相镜下,灵气吸收的速度要快了许多,过了没多久,终于感觉天地间灵气氤氲,体内也渐渐有了灵气。
将臣大喜过望,神念控制只能运行一个周天,集气于天泉,纳气于丹田,第二步成。
将臣喜极而泣,吸气入肺,大叫一声:“啊”
!
小黑似乎能感受到主人心境,后退蹲,前腿伸,仰头向天“嗷呜!”
。
一人一狼在深夜中舒散内心的喜悦!
可是随即他便失望了,因为他纳气的那一丝灵气到了公孙神关便消散殆尽了。
偶一日,将臣从冥思中缓缓醒来,无论他如何努力,只能感受很少的天地灵气,纳入体内的灵气更是稀薄不堪,恍若透明,只能维持一个周天的运转。
他深深呼吸,闭目静下来,慢慢将炎灵儿教他的法诀念了出来,念至最后,忽然心中一动,猛地睁开双眼,失声道:“不对啊!”
炎灵儿传给他的得道诀中是基础粗浅的修习法门,功用只在两个字:纳气。
修炼之人,令神识进入空相境界,纳天地灵气入体,大小周天运转,借此天地一息,感悟天地造化,若能运转三十六周天,则第一层成,经脉诸穴已然稳固,可以修炼更高境界。
这种修行法门,本是通天教数千年千锤百炼之法,已然相当完善,并无差错异议,但此刻将臣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
这一切都源自大漠和尚当日教给他的那套口诀和李易欢给他的天神诀。
将臣隐隐感觉,两套口诀竟是如此之像,似乎相辅相成,互相印证。
得道诀纳气入体,周天循环,收入丹田。
而那口诀要求气出丹田,散入诸穴,循环运转,散于外身。
虽然将臣年纪还小,领悟能力不够,但三种法门的隐隐联系,他还是能感觉得出的。
当下心乱如麻,又不能向师傅询问,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将臣还不知道,固然得道诀是无上妙法,而那口诀却是佛门至高法诀升天决和魔教脉术天神诀。
而升天诀的修炼却是要将元气散入身体,天神诀又要炼体后炼魂。
“究竟怎么办呢?”
将臣站起身来,心里烦躁,来回走动。
他本是聪慧之人,想来想去,却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到了最后才拿了一个主意:反正师傅也没说,不如三套法门合成一套法门修行,也就是了。
当下不再多想,心中反而轻松许多,重新坐了下来,进入冥思,先行修炼得道诀。
只是他想的容炎,做起来却是另一番光景。
得道诀纳气,需要张开全身毛孔,关闭诸穴经络,运行周天再打开经络,气沉丹田。
那得道诀却是要周身毛孔关闭,打开全身诸穴,吸气入穴,在经络周身循环,最后散入任督。
两套法门诸多矛盾之处,弄得将臣苦不堪言。
接下来三个月,他除了每日下山挑水,便用心修习三大脉术,只是浑身毛孔纳入的灵气循环过后,纳入丹田,打开诸穴却又散出身体肌肤之外,不由得前头的努力,几乎尽数付诸东流。
直到卯时,将臣才出了门,朝着望月云海而来,三年之中,他已经习惯了在月下修炼。
将臣坐在崖边大石之上,二话不说,气定神闲,开始修炼起来。
如今灵气四处奔涌而来,比之一年之前剧烈的多,而胸口的石坠更加晶莹剔透,吸收灵气也更加剧烈。
不过将臣并不注意这些,时间一长便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