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九章 打响秧苗保卫战(3/3)

武康实现诺言,没有让一只越州鼠,啃噬一颗婺州秧。

此时此刻,必须向朝廷邀功,不能让弟兄们白忙啊!

于是四月初三这天,洋洋洒洒数千字,描述抗灾经过。

着重强调公主的功劳,诸如亲临前线,如何运筹帷幄,强行让她居首功。

相信李九收到公文,会乐的找不到北,毕竟公主名声不好,必须树立典型嘛。

请狄仁杰、张柬之修改,去掉不合理用词,检查犯讳的地方。

有条很坑的法律,给李九的公文,出现犯讳字眼儿,一处挨二十鞭。

譬如说不能出现“治”

,因为他叫李治。

加盖刺史大印,五百里加急发出,估摸四月中旬,能收到回信。

武康不闲着,为万年宫之行,制定缜密计划。

找最好的铁匠,打造两个滑轮;找最好皮匠,缝制结实背背佳;找最好裁缝,编制结实长绳。

四月十五那天,朝廷公文来到,果然不出所料,大半篇幅夸新城。

李九龙颜大悦,不仅给丰厚赏赐,还写文章歌颂,制诏书昭告天下。

给武康的赏赐很坑,一件崭新紫袍,原来的被鼠咬坏了,不能失爱卿威严。

也给崔小晴一身衣服,让她欣喜若狂,流下激动泪水。

李总得知她陪公主抗灾,封她金华郡夫人,正三品诰命。

唐朝对官员母、妻命妇的诏封,有严格规定:一品官妻、母为国夫人,三品以上为郡夫人,四品为郡君,五品为县君。

母与妻的区别,是封号上加“太”

字。

譬如说武媚娘当皇后,她母亲杨氏,被封荣国夫人。

武康是四品刺史,若是按照惯例,小晴只能封金华郡君,是李总开恩了。

以后众部下称呼小晴,不能是“九娘子”

,只能称“金华夫人”



这个名号很坑,老是想起金华火腿。

小晴哭的稀里哗啦,非穿诰命服显摆,无奈听之由之。

女人最大荣誉,毕生所追求的,就是诰命加身。

陪她溜两圈,满足她虚荣心。

长安之行迫在眉睫,着手安排一切:教稳婆用产钳,应对早产和难产;交代狄仁杰掌管刺史印,代行刺史权利。

带着楚神客、林平郎、钱顺,精挑四十保镖,带必备工具,带足够盘缠。

四月十七早上,改道歙州北行,前往万年宫...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