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婺州攻略 第二十九章 论邮政快递系统(2/3)

官员尽其用,百姓感激情,一石二鸟。”

话音落,卢怀远戏谑道:“为了不去赵别驾那练字,二郎无所不用其极啊,典型的公报私仇!

瞧瞧你的字,一点长进都没,狗刨涂鸦似的。

我家五娘的字,都比你写的好,要不...

拜五娘为师?”

吃吃笑声响起,大佬们又乐了。

武康尴尬红脸,感激挂上“官吏”

纸,转移话题道:“官员有定数,一个萝卜一个坑,快递系统成立,会生出许多官吏位。”

大佬们连连点头,新的朝廷机构,意味着新的官位,无论五姓七望,还是寒门士子,都不会反对。

读书人的本质:谁让我当官,我就奉谁为总裁,鞍前马后效力。

总裁无论是汉唐,还是蒙元满清,都无所谓的。

武康继续道:“还有那些书生,整天无所事事,作无病呻吟的诗。

招聘他们做书吏,写信读信勤工俭学,既能养家糊口,又能增长见闻。

这样一来,驿馆就是人才市场,朝廷肯定欣然接受。”

挂上“总结”

纸页,总结道:“成立快递系统,朝廷投资少,受益异常高。

得巨额铜钱,士农工商军的忠心,安排朝堂冗官,获人才储备库,一举数得呀!

另外这是新兴事业,不会触及别人利益,反对呼声应该很小。”

众大佬瞠目结舌,看怪物似的瞅着武康。

崔义玄心潮澎湃,强自平复心情,淡淡说道:“想要说服朝堂,这些远远不够,还有许多难题。

当其冲的,是驿卒的贪污。”

“崔公言之有理”

,司兵参军秦礼,补充道:“我想寄信到长安,去驿馆要花五十文,私下找跑驿的驿卒,三十文就能收买。

驿卒送信到长安,独吞三十文,朝廷一文也落不到。”

武康早有准备,挂上“邮票”

纸,言辞凿凿:“所谓邮票,是贴信封上的票据,由朝廷统一售。

大小一寸见方,印刷精美图画,以及能抵铜钱数额,譬如说十文、二十文等。

分售给各地驿馆,最好是各地商人。”

“变之,打断一下”

,司仓参军孙应元,提出新的问题:“你的言外之意,用邮票代替铜钱,驿馆不直接收钱。

此法一旦施行,会有许多不法商贩,制造假邮票。”

武康无奈苦笑,这个真没办法,后世还有造假钞的嘞!

崔义玄深思熟虑,淡淡话:“如何杜绝假邮票,是朝廷自己的事,让满朝文武想办法。

咱们只提建议,采不采纳在他们,也不能因噎废食...

变之,继续说。”

武康斟酌片刻,娓娓道来:“秦叔父寄信到长安,先去邮票商店,询问需要多少邮费。

需要四十文,贴面额四十的邮票,没有就贴两张二十的。

拿信去驿馆,驿务员盖公章。

为防邮票重复利用,章印一半盖信封,一半盖邮票上。”

司户参军孙茂,呵呵笑道:“变之答非所问,即使有邮票,即便驿馆不收钱,也不能阻止驿卒贪污。

秦参军不买邮票,直接绕过驿馆,依旧找驿卒带信。”

挂上“人马皆换”

纸,武康开启长篇大论:驿站的工作模式,现在是“马换人不换”



驿卒从婺州到长安,中途更换马匹。

而“人马皆换”

,就是婺州驿卒,只允许到睦州,把信交给睦州驿。

睦州驿检查信件,凡是没贴邮票的,以及不符规定的,全部挑出退回,并举报监察部门,如此杜绝贪污。

驿卒能收买睦州驿,还有杭州驿等着,再往前还有扬州驿,他能收买所有驿馆吗?

武康说罢,挂上“邮政流程”

讲:“驿卒到达睦州,交出婺州驿邮件,同时检查往婺州的邮件。

只带回合法邮件,婺州驿统一调度。

咱们本地邮件,按照地址派出驿卒,送到各县各乡。

南边括州的邮件,驿卒送往括州驿。”

一直沉默的魏定州,呵呵笑道:“邮件传递流程,很像长城烽火台,烽火狼烟逐次传递。

要实现此流程,信封必有特定格式,否则驿馆必混淆。”

武康闻言笑了,在座诸位大佬,谁都不能小觑啊。

翻开文件袋,拿出几个信封,分下去说:“信封有三部分,有固定的格式。

上面靠左,是收信人地址,格式为道州县乡村。

譬如说,江南道、婺州城、中城区金华大道,江南道婺州、金华县兰仪乡张村,越具体越好。”

手指信封中间,说道:“这里写收信人名字,这里是寄信人地址,方便回信、返信。

如果堂姐给我写信,格式是这样:收信地址,江南道婺州城、中城区金华大道;收信人武康;返信地址,关内道长安城皇宫后宫。”

“别胡说八道”

,崔义玄又拍桌子,疾言厉色呵斥:“管好你的臭嘴,不知道祸从口出吗?。

她只是昭仪,就算成了皇后,也未必能保你周全?”

武康马上认怂,躬身表示受教,心里却不当回事。

那可是武姐姐啊,上下五千年,唯一实权女总裁。

只要抱紧姐姐大腿,这辈子吃香的喝辣的,肯定迈入人生巅峰。

录事参军卢怀远,笑着给武康圆场,“二郎啊,何为返信地址?

回信我能理解,返信什么意思?”

武康回答:“返信是特殊情况,我给武姐姐...

长安友人去信,因为欠他钱家,信封里放片金叶子。

信到达长安,朋友却死了,或者搬家了,无法收到信。

一般信件就算了,金叶子相当贵重,这就需要返信业务。”

铁钉挂上“返信”

纸,继续讲解:“在寄信人地址后面,多写个‘返’字,如果朋友收不到,信原路返回。

等回到婺州驿,我额外付出邮费,赎回我的信。”

魏定州笑道:“此法可行,不过不建议。

信封装金叶子,十有八九被驿卒拿去,引起不必要纠纷。”

卢怀远笑道:“这不是咱们关心的问题,邮政快递系统一旦成立,朝廷肯定会立法。

譬如说驿卒丢信、私自开信、不能按时送信等等,都会有相应处罚。

咱们要做的,就是提出意见,供朝堂百官参考。”

众大佬纷纷点头,武康讲完收工,回到自己座位上。

崔义玄目光别有深意,捋着胡子冷冷笑道:“老夫有种感觉,变之还藏着后手,邮政快递系统只是前奏,你还会有大动作!”

武康目瞪口呆,满脸不可置信,老狐狸太精明了。

确实在下一盘大棋,唐朝很难出现电话、宽带,最好的信息传递,就是政快递系统。

一旦蓬勃展,老百姓认可的邮票,将华丽蜕变成纸币。

手里有邮票的,从有需求的农夫那,直接换取米和面;从有需求的布莊,换取相应价值的布匹。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