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18章 郑夫人的心思(1/2)

这小皇帝,什么毛病,惯常喜欢堵人找茬么?

武昙只能屈膝行礼:“见过陛下!”

萧昀今日过来穿了身便袍,想来是接驾的时候下人们都是没敢抬头的,所以一开始郑家的小厮一眼并没有认出他来。

此刻便是吓了一跳,当即福在了地上,惶恐道:“皇上万安!”

武昙低着头。

萧昀的目光就只能落在她发顶。

他盯着她,只就冷声命令:“先下去吧!”

“是!”

那小厮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又施了一礼方才躬身退下。

青瓷亦步亦趋的跟在武昙身后,自是对萧昀十分的防备警惕的。

萧昀斜睨了一眼过去:“你也退下。”

青瓷略迟疑。

可她即便是萧樾的人,也不能轻易就跟萧昀对上。

想想这里是郑家的花园里,又是光天化日的,便也就佯装恭敬的退了:“是……”

往后退开了几丈远,保证听不见两人的谈话内容了,却没有离开视线之内。

萧昀看过去,瞳孔微微收缩,不过到底也没说什么,随后又将视线落回武昙的脸上,语气微凉道:“你这阵子没再往晟王府跑?”

说是问话,却是笃定的语气。

武昙低着头也不看他,只就随口回话:“臣女不懂陛下的意思。”

本来就是萧昀父子俩见不得他们武家的人和晟王府有所来往,现在反而她不去了,还要被兴师问罪?

这小皇帝是吃饱了撑的吧。

武昙对他的态度敷衍,萧昀自然感觉的道。

每回遇见她这言不由衷的模样,他心里都免不了气闷,这时候便暗暗提了口气暂时抛开那些散乱的思绪,冷嗤道:“皇叔最近不在京城,你知道?”

武昙干脆就不说话了。

她说“知道”

,这小皇帝必然又要迁怒,不高兴,说“不知道”

他又肯定不信…… 萧昀等了片刻,见她不肯答话,便就恼怒起来,加重了一起道:“朕在问你话,说话!”

武昙也是被他气得心里的火气一拱一拱的往上冒,闻言,干脆就抬起头来,紧蹙着眉头继续装傻:“陛下是要查问晟王殿下的行踪么?

那您也应该是去找晟王府的管家问话才是,王府的事,臣女怎么会知道?

这阵子我继母新丧,臣女谨遵陛下教诲,这阵子都是足不出户,在家斋戒念经替我继母祈福超度的,要不是今日实在是郑将军家里下帖子邀请,盛情难却,也是不会出门的,外面的事,臣女如何知道?”

她的态度虽然尚且良好,可语气里却明显透着几分怒意和不耐烦了。

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萧昀听得直皱眉。

可是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在这—— 毕竟他已经不是和她一样,年少冲动的半大孩子了…… 不好跟她为了这种事争执,萧昀也知道武昙的脾气,特别的拧巴,只要是她不愿意的事,你就是说破了天,你逼着她也逼不出一个结果来。

这场谈话,到这里已经够了,他也不可能问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了,便懒得再与她生气,只就冷冷的道:“你不知道最好。”

半个月前,就孟氏殁的头一天,武昙去了萧樾那,在晟王府滞留一天一夜,次日一早才回的侯府,就是那天之后,萧樾那边就再没了动静,想来是在那之后就已经不在京城了。

而在那之后,武昙也就整半个月没再去过晟王府。

要说她对萧樾离京的事半点不知情?

萧昀是打死都不信的!

可是萧昀倒也觉得她应该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去了哪里做什么。

因为萧樾回京之后就一直赋闲在家,又自恃身份,我行我素,他不用去衙门,也不上朝,是以—— 是在他消失的几天之后萧昀才得了确切的消息,他人不在王府里。

叫了宫里的人去王府假意传他进宫宴饮,王府的人倒是没有遮掩,却只说是年关将至,王爷亲自带人出城去采买准备年货了,具体的路径和回京的时辰不定…… 萧昀当然不信,只不过揣测着对方大约是回北境去了。

北境如今无战事,军政大权又被萧樾把持,朝廷派去的将领形同虚设,偏萧昀明明知道,又拿他毫无办法,心中不免浮躁。

他不耐烦的转身离开。

武昙在他身后刚翻了个白眼—— 下一刻,他又忽的顿住了脚步,人没转身,只侧目又看过来。

武昙连忙调整好表情,继续做鹌鹑状,恭敬本分的站好。

萧昀明明看见她变脸了,嘴角忍不住的抽搐了一下,也懒得戳穿她了,只道:“明日腊八,宫中有祭祀庆典,德妃生了病,这几日一直卧床不起,朕听说你家老夫人也病了?

明日指定是不能去了,你过去看看吧。”

每年腊八节,宫中的确都有些庆典,不过不会办大宴,一般都是宴请皇室宗亲的,然后各宫的主子娘娘,看身份和得宠的程度,也有下帖子给娘家女眷和有交情的官眷的。

武昙跟武青琼的关系又不怎么好,本来也没想这事儿,现在萧昀主动提了,她当然也不能拒,就只能应下:“是!”

屈膝福了福,还是表面功夫十足。

萧昀就没再说什么,径自大步离开了。

武昙盯着他的背影,等他终于走远了才转头招招手。

青瓷赶忙跑过来,略有几分紧张道:“陛下没有为难您吧?”

“他倒是想!”

武昙哼了一声,萧昀不过就是想从她嘴里套话罢了,既然应付过去了也就算了,只是突然想起萧昀最后的那几句话,不禁又转头问青瓷,“武青琼病了么?

什么病?”

“呃……”

青瓷的消息还是灵通的,“奴婢前天见过雷鸣,听说……好像是那钱婆子将孟氏的绝笔信拿给她看过之后就突然病了,又是高烧又是噩梦的,有几日了吧。”

武昙微愣,随后就有点尴尬无语了—— 武青琼着胆子也不知道随了谁,她们那一家子,可没一个是像她这样不争气的。

不过么—— 知道害怕、心虚这是好事儿啊!

心中有所敬畏,就不会不计后果的接着去作死了。

主仆两个沿着小径继续往前走,过了前面的路口又捉了个送茶水的婢女引路,去了后院花厅拜见郑夫人。

待到他们主仆走远了之后,隔了挺远地方的小路上,郑兰衿带着自己的婢女款步行出,唇角微微噙了丝玩味的笑容道:“这定远侯府真挺有意思的,那位世子身在军营身上却麻烦不断,嫡出的二姑娘又在京城里名声不检……私底下就连陛下也能跟他说上话?”

她也不是有意盯梢,就是偶然路过,瞧见了。

身后的婢女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茬,就直接错开了这个话题道:“小姐真的不去前厅走一趟么?

将军叫您过去,想来就是因为定远侯府的人来了……”

小皇帝有意撮合婚事,而郑修本人好像又对武青林颇为中意的样子,本来男女分席,是该避嫌的,可他们是主人家,若说是有事儿过去找个人或者找点东西也不在话下。

郑修会特意着人叫她,无非就是找机会想让她先见见那位武世子的。

“不去!”

郑兰衿想也不想的就回绝了,“这次的差事,本也不是父亲主动去求的,陛下既是看重了父亲的才干和能力,想要重用父亲,我们原是感激的,可是烦他们这些上位者还要拿女眷做筏子去在朝堂上玩制衡的手段。

我又不是个物件,我们郑家又是那种靠着趋炎附势和奉承君上往上爬的人家。”

丫鬟想的自然不是这些,只就跃跃欲试的劝道:“这几天奴婢也有打听过,据说定远侯府的那位世子人品样貌都不错的呢,小姐要么还是过去见一见,保不齐会是个归宿呢。”

郑兰衿径自往前走,理都不理她了。

她是个十分高挑的姑娘,加上又有跟着父亲在军营里历练过,体魄强健,颇有几分飒爽之姿。

此时健步如飞,丫鬟是几乎要小跑着才能追上。

这边武昙去了花厅,给郑夫人请了安。

郑夫人的出身不高,再加上郑家是才搬来京城的,初来乍到,京城里遍地都是贵人,他们郑家今日这场宴会虽然是得了皇帝的恩宠和关照,宾客如云,但看得出来—— 郑夫人还是尽量慎重小心的,举止上都是点到为止,想来是怕多说多错,多做多错,会让京城里的这些贵妇人和官眷们看了笑话去。

武昙过去请安,她倒是将武昙留在花厅里很是的慈爱的多说了会儿话,不过也多是嘘寒问暖和夸赞的一些场面话。

武昙在她那没见到心心念念的郑家小姐,说完话就出来了,和两个认识的姑娘找了个亭子吃茶说话,后来一直到午宴上才终于窥得了郑家小姐的真容。

不说有多美貌和娴雅,但是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是那种叫人乍一见就会觉得很顺眼的爽朗不做作的性格。

不过两人不在同一席,就也没打招呼更没说上话。

午宴之后,郑夫人又招待大家吃了茶点,这才散了。

郑家母女没有单独留客的意思,武昙也不上赶着去亲近,只随大流一起告辞离开了。

郑夫人忙着送客,等将客人全都送出了府去就像是打完了一场仗一样,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什么也顾不得的赶紧回屋去泡了杯参茶养精神。

郑兰衿含笑从外面进来:“京城里的贵人们不好伺候吧?

母亲你是不是有点过分紧张了?”

说着,径自走到郑夫人身后替她捏肩。

郑夫人被她捏得皱了下眉,抬手拍了她的手一下:“轻点儿,你手劲大,这么捏就真要将我这把老骨头给捏散了。”

郑兰衿笑:“这才哪儿跟哪儿啊,京城里的这些女眷们就是生活太安逸了,闲得吧,成天的没事就爱搞这些茶会花会的宴席出来瞎折腾,以后咱们真的在这京城里住下了,怕是少不得也要经常的和别家这般往来走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