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正文_第1037章治国安邦(1/2)

张清扬拉开卷轴,见是一副苍劲有力的书法,似王体,又似欧体,等他仔细辨认签名与印章后才发现,这是穆喜之自己写的字!

“读一遍!”

穆喜之脸上含笑。

张清扬望着八个大字,缓缓而读:“道于心中,理留世间!”

“道于心中,理留世间!”

刘远山、向仁向也默默地读了一遍。

穆喜之缓缓把卷轴拉上,笑道:“我活到现在,搞了一辈子学问,直到最近才悟出这八个大字!

这八个字就是我平生所学啊!

清扬,我把它送给你,全当是师父给你的信物,只要你把这八个字悟透,将来定可治国安邦!”

张清扬诚惶诚恐地双手把卷轴接下,点头道:“学生记下了,今后定会钻究此八个字!”

张清扬手拿卷轴,感觉沉甸甸的。

此刻,他终于明白了穆喜之为什么被称之为“学界完人”

了,看来他的学问并不是有几门学科就能来概括的。

他所学乃是生存之道,治世之道!

“好啊,刘部长,仁和,老婆子已经准备了一桌粗茶淡饭,就当是清扬的拜师宴吧,怎么样?”

刘远山点头,心想做学问的人,性格还真古怪。

几人刚到时,他可没提吃饭这事。

现在才提,就说明他之前有意试探张清扬,现在觉得这个学生确实满意,这才留下吃饭。

几人虽然都在家中用过晚餐,但不可能拒绝穆喜之。

大家来到餐厅,餐厅与整体风格一样,同样简单,没有多余的装饰。

瞧见张清扬环顾四周,穆喜之微笑道:“清扬啊,除掉所有不该要的东西,这便是生存之道。

人的欲求越少,生活质量越高。”

“穆公真是高见啊!”

向仁和感叹道,对张清扬说:“清扬啊,我现在真羡慕你!”

大家分宾主落座,席间张清扬给师父师母端茶倒水,没有一丝*的傲慢,这令穆喜之与夫人都很满意。

林韵声更夸张清扬文笔老道,若不是被官样文章所束缚,其在散文发展上苦下功夫,应该会有所成就。

刘远山与向仁和甚是高兴。

看着儿子的成长,刘远山颇感心慰。

近午夜十分,大家才告退,所幸穆喜之与林韵声都喜欢夜生活,是不喜欢夜里睡觉的人。

临走时,穆喜之拉着张清扬说:“你我虽有师徒之名,但你必竟身有职务,不可能天天跟在我身边。

幸好这两个月要在党校,有空就跟我到京大吧,我在那边还有课。

今后,每月回来几次就可以了。”

“学生知道了。”

张清扬道了感谢,与师父师母告辞。

走出穆家,张清扬本想问问向仁和唐先生对农业改革的意见,但是左思右想,终是没有开口。

虽然他不明白上头安排自己到京城党校短期学习的目的,但想也知道最近各方都在观望着自己,也许是自己太尖锐了一些,上头有意磨磨性子,在自己的建议没得到通过之前,要夹起尾巴做人了!

向仁和似乎明白张清扬在想什么,分手时笑道:“清扬啊,你的农业改革建议,唐先生很重视!”

张清扬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他看来,向仁和的暗示其实什么也没说,虽然他什么都说了。

但上面领导的心事,可不是他能捉摸透的。

………………………… 回去的路上,两辆红旗分开而行,刘远山与张清扬要回刘家的老宅。

“爸,我明天就要回去,来得匆忙,没来得及做好安排。”

张清扬对刘远山说道。

刘远山点点头,“两个多月啊,要做点什么,时间足矣!”

张清扬明白父亲在提醒自己要小心江洲方少刚的反弹,点点头,宽慰地笑笑:“还好春节后,党校才开课,我还有点时间。”

“这个春节,恐怕你没什么意思喽!”

刘远山目光中有些担忧。

张清扬想到了小雅,也担忧道:“是啊,可惜我连她身在何处都不知道!”

刘远山的目光动了动,想起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扭头望着张清扬,目光柔和下来,他说:“儿子,想当初,我也有过和你一样的体会。

我知道你妈带着你走了,可就是不知道你们躲在哪里!”

“爸……”

张清扬心中一酸。

“清扬啊,想当年你和你妈孤儿寡母,很怪我吧?”

“爸,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

“清扬,我要说的是,男人有时候犯了错,也许不能改变,但要有勇气承担,在这方面……你做得很好……”

刘远山很有深意地望着儿子。

张清扬恍然,突然明白父亲在指小玉和妞妞,子婷与小叶子,看来他已经谅解了自己的胡作非为,理解了自己与红颜们的感情。

“爸,谢谢您。”

张清扬的声音突然哽咽了。

“哎,你我都祝愿小雅会平安而归吧!

我也知道她此行有危险,但我们刘陈两家的人,都在盼着她回来!”

“嗯!”

张清扬坚定地答应道。

冬天的京城,显得有些萧飒,枯干的树枝,房檐上的薄薄冬雪,令人不由得生起一丝冷意。

刘老院内,小涵涵扶着太爷爷散步,看了眼手表,倔强地说:“太爷爷,到时间了,到时间了,我们该进屋喝茶看报了!”

“小涵啊,今天早上不冷,再转转五分钟行不?”

“不行,不行,这是规矩!”

涵涵抓着太爷爷那如枯树一般的手。

“好吧,这是规矩,太爷爷遵守规矩,涵涵要遵守规矩,大家都遵守规矩,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嗯!”

涵涵像是听懂了什么大道理似的,点点头,一老一小相映成趣,向房内走去。

涵涵跟在太爷爷身边,刘老就承担起了教育的任务,让这孩子有些早熟。

张清扬与刘老的生活秘书一直跟在身后,脸上挂着笑。

生活秘书对张清扬说:“小首长,老首长的身体很好,没什么毛病,这多亏有涵涵在!”

张清扬点点头,如果有可能,真希望爷爷能够永远活着。

虽然这对大多数领导人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然而对于刘家,甚至整个刘系而言,刘老的存在是一笔政治财富,只要他在世一天,任何领导人都要重视刘系的力量。

来到客厅,张清扬为爷爷泡了茶,然后又拿出报纸摆在爷爷面前。

爷爷看报也就是看看标题,很少看内容。

大概扫了一眼,似乎没发现有兴趣的东西,放下报纸,对张清扬说:“老穆还好吧?”

张清扬点点头,“老人家看起来很有精神。”

“哎,真没想到,他要收你为徒,”

刘老摇摇头,苦笑道:“清扬啊,有件事也许你不知道,想当年,他骂过我。”

刘老说得轻描淡写,却令张清扬一阵错愕!

当年的刘老那可是权势涛天,穆喜之怎么会骂他?

刘老淡淡地品了一口茶,说:“八四事件……你应该知道,我接到邓公的命令,是那次武力阵压的总指挥。”

张清扬似乎明白了什么,“八四事件”

是共和国历史上少有的乱子,当年为这事失去性命的知识份子,大学生不计期数。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