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引导(1/2)
司宁宁不负两人“所望”,环顾斟酌片刻,弯月眉一皱装傻充愣适时倒戈:“汪同志,这确实不能作为证据。”
一听司宁宁这话,汪松眼神瞬间阴翳起来,梗着脖子问:“怎么不能!”
司宁宁忙道:“你先别急,不如先听听我的观点。”
汪松压下戾气,“行,你说。”
司宁宁想说,汪松就卖她个面子,给她机会说。
要是说出来的那什么破观点不能说服他,那这人,他该带走的还是会带走!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再继续下去也没意义,担心适得其反,司宁宁便直开口进入正题: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你们都熟悉吧?不长挂在嘴边说,那也应该都听过很多次吧?”
少年们面向倏忽狰狞起来,司宁宁知道他们此时的想法,左手抬起在半空往下压了压,“先别着急,我话还没说完。”
“这大队的大队长也说过,他们这边生产副业就是种莲藕和养鸭,社员们辛苦参与操劳,偶尔凭工分兑换一点回家改善伙食是很正常的情况。”
“那大米……”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司宁宁投给汪松一记眼神,示意他不要着急抢话,“大米也是口粮的一种,虽然水稻产量不高,但南方不同北方,这边水稻是主要口粮作物,就像前面兑换莲藕鸭蛋一样,偶尔吃一顿米饭什么关系?”
“他们这种人家虽然穷,可也不能就因为这小小一袋大米,就觉得人家天天买大米,天天都吃大米不是?”
“这事儿要是放在别人家里,我无话可说,可这事儿搁在眼前,”汪松恶狠狠扫了一眼门口鼻青脸肿的顾阳一眼,气愤道:“我觉得很说不过去!”
说罢又将不满的目光转向司宁宁,“司同志,你前言不搭后语说了这么多,我很怀疑你有包庇的嫌疑。”
“这有什么说不过去的,试问一下你们自己家里,难道就没有偶尔开小灶吃顿好的的时候?你们愿意接受检查吗?如果我让人去你们家,一旦发现大米是不是也能指正说你们家天天吃大米过资本家的生活?”
“你!”
司宁宁不怒反笑,一席话将汪松怼得哑口无言之后,她继续说道:“至于我到底有没有包庇,不如再听我多说两句?”
汪松抿起略厚的嘴唇,脑袋转向一侧。
虽然不服气,忍耐住脾气,让司宁宁继续说。
“眼前这事儿跟‘妇女能顶半边天’是没多大关系,可要看这话是谁说的,这句话的前一句又是什么!你们都上过学吧?那你们当中都谁知道?”
司宁宁目光扫视众人,适时抛出疑问。
然而……
在场的不少人在曾经确实是上过学,可类似这种单句名言什么的,他们能背下来再加上记得是谁说的,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现在要问哪句名言的上半句或者下半句,这对他们来说,真有点为难。
不少名人名言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大多人的想法都是会说几句就行了,没谁真的会去大通篇大通篇的背。
一时之间,院里倏忽安静下来。
竟没有一个人能答得上来!
司宁宁默了默,虽然有点无语,但这种情况对她来说,未必就不是有利的。
这些人对知识、对境况的认知越是浅薄,她可发挥的空间就越是大。
“伟大的领袖曾经说过:人人平等,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司宁宁清了清嗓子,嗓音忽地拔高响彻整个院落,院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听清她的发言:
“这些人身上或许存在外在问题,但刨去那些问题,他们和我们都是一样有血有肉有尊严的人!他们要是有问题会有专门的人过来处理,而不是你们……”
话头一转,司宁宁手指点了点众人的方向,口吻质疑:“你们看看你们自己!”
众人眉头一皱,茫然低头。
“看看你们的衣袖!”
袖子?
袖子怎么了?
这不是和往常一样吗?难道有什么问题?
环视一圈见众人按照她的牵引进行动作,司宁宁心中不由安定几分。
不给这些人思考和胡思乱想的时间,司宁宁直接解答疑惑,开启反套路引导模式:
“你们应该反思一下,你们为什么扎的是布条,而不是佩戴印章?”
“是不是你们理解错了革命的意义,导致平时的一些行为过激,从而不被认可?”
“被认可的好同志理应得到肩章,佩戴肩章!你们想想,你们被认可了吗?”
司宁宁一句接着一句,把一开始想开口反驳的人直接堵死。
或许是司宁宁口中的“肩章”的光辉过于耀眼,那些一开始怒目龇牙的人,这会儿都沉默了,当真蹙眉回忆起来。
还别说,不想不知道,现在一细想,好像真的有点问题?
过往但凡他们出手,就总是会弄出大乱子来……
而且,哭声也总是高过笑声。
难道,他们真的领悟错了意思?
他们的行事真的选错了方向吗?
一直愤愤不耐烦的汪松也平静了下来,认真思考过司宁宁的话后,他再没用势在必得的阴狠目光扫视顾阳,而是看向司宁宁,神色认真地问:“会像你说的那样吗?”
“如果按照你说的,我们回去调整行事方式,我们能得到肩章吗?”
“我不能保证你们一定会得到。”
司宁宁余光不动声色瞟了霍朗一眼,此时霍朗也朝她看过来,两人目光交汇,司宁宁莫名感受到一股心安。
目光收回重新落在汪松一群人身上,司宁宁口吻笃定补充道:“但如果你们行事方向正确,积极且团结,我会向上面申请报备。”
这话可不是空话。
向霍朗报备也是向上级报备不是?
这群人平时就是县里、镇里最头痛的一伙人,约等于麻烦。
如果他们真的有所改变,这对各公社、各大队来说就是好事一桩。
相信到那时,县里也愿意成全这桩“美事”。
毕竟成全并不需要很大的代价,只是一个袖章而已。
原本以为还需要再周折一番才能把这些人打发走,难料司宁宁话音刚落,那边汪松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对她比之刚才还要尊重客气:
“行,司同志,我相信你,那这事儿……”
汪松扫了一眼顾家堂屋门口,转圜口吻,“这边的事儿,要怎么处理就看你的意思办吧!我们再不插手了,等一会儿回去,我们就调整作战策略。”
说着顿了顿,仿佛经过短暂犹疑,汪松转身看了眼身后的一群人,斟酌着向司宁宁描补了一句:“如果可以,到时候希望司同志能帮我们多美言几句,我身后的这些人年纪都不大,也都没什么坏心思,就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干点事实。”
“以前可能是路子不对,理解错了,但是回去之后,我保证,一定会带他们向正确的方向看齐!”
司宁宁心中“呵呵”干笑一声,心说:干实事啊,这就是实事?
可见汪松态度认真,愿意做出改变,司宁宁大抵也能看出来,这个汪松人真的还没坏到那个地步,适时纠正,还是有机会拯救的。
当即,司宁宁轻轻颔首,“放心好了,你们一会儿走前留个联络地址,要是有消息,我好通知你。”
汪松就怕司宁宁是说空话,忽悠他们的,可听司宁宁要联系地址,他又觉得这事儿未必就是他想的那样。
如果是忽悠他们的话,就算这次能把他们忽悠走,难道下次还能吗?
想着,汪松愈发认定司宁宁说的话,登时忙不迭点头,“行的。”
摆平汪松这一群人,司宁宁转向堂屋门口被事情走向惊得愣神呆立的顾三德,一板一眼道:
“不计较出身,踏实肯干的同志就是好同志,值得被嘉奖,顾队长,希望你以身作则赏罚分明,不让真正投机取巧的懒汉钻孔子,也不要让勤劳踏实的社员寒心。”
“是、是是是,我一定记着司同志的话,以后恪守本分,一切向党和领袖看齐!”
顾三德的保证算是事件的收尾,司宁宁轻轻颔首,“事情就到这里吧,其他细节赏罚定夺顾队长自己琢磨,其他的,也差不多到午饭的点儿了,汪同志留下地址,就领着大家伙儿各回各家吧!”
“好。司同志跟我们一起回镇里吗?”
“不了,我来这边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
“那好。”
汪松等人留下地址后火速离开,确定他们一伙人走远,司宁宁这才松下一口气,和霍朗一起跟在顾三德身后,进屋查看顾熙和的伤势。
顾熙和脑侧被人用锄头敲破了,流了不少血,原是麦色的一张脸因为失血过多,这会儿变得惨白一片,怪吓人的。
司宁宁眉心皱了皱,在后面轻拉一下霍朗的一角,霍朗侧耳过来,她小声咕哝道:“这得送去医院吧?”
霍朗侧过头来看了司宁宁一眼,低哑嗓音用只有两个人听见的声音嘱咐道:“这是你别管,会有人安排。”
司宁宁点点头,担心久留会露出马脚,再被顾阳发现端倪,登时就跟霍朗说了要回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