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生变(1/2)

“你!”

章惇本意是想吓唬一下高俅,谁知道高俅竟然如此伶俐,直接将话回击了过来。

其实章惇前面的半句话是没有问题的,妄议朝政,虽然说在律法里面并没有直接规定要如何如何,但是真要拿到明面上来说也不是个小罪过,所以高俅才会否认掉了章惇的前半句话。

宋承唐制,不光是职官制度,就连律法等方面都十分跟唐朝接近,而在律法上面,除了细节之外,更是没有做太大的变动。

高俅原来闲着没事的时候,曾经读过《唐律疏议》,虽然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用来跟别人辩论,也是足够的了。

“哎哎哎!

伯父您这是做什么?

有话好好说啊!

别动手动脚的!”

见章惇似乎是要起身教训自己,高俅赶忙往一边躲了躲,一边多还一边‘提醒’着。

“哼!

你小子,终于肯叫我一声了?”

章惇身子站起来了一下,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又重新坐了下来,只不过脸色却是要好看了一些。

“嘿嘿!

一个称呼而已,何必在意那么多呢?”

微微一笑,高俅装起傻来,完全没有要解释的意思。

当然高俅的想法也是十分简单的,两个称呼其实指的都是一个人,但是亲疏关系却是在这之中体现了出来。

刚才一直叫章惇‘相爷’,主要是因为闹不明白章惇是找自己要做什么,现在改变称呼,却是为了不让对方有机会用气势强压自己。

你都是我‘大爷’了,还能欺负我这个小辈吗?

“行了行了!

你小子!

我说不过你!”

装出厌恶的样子挥了挥手,章惇重新恢复了刚才的神态,“臭小子,你知不知道,事关皇位,往往都是一场腥风血雨,你这样贸然卷进来,可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生命危险?

大伯,我高俅,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死过三次了,您跟我说这个没用。”

高俅面色如成,轻轻靠在了马车的车厢上。

马车外面,‘咯噔咯噔’的车轮声已经小了不少,显然是上了大道,换而言之,这就是到了汴梁城中的地段了。

古代不比现代,有那么多的钢筋、水泥、混凝土,要想修一条好路,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有限的砖瓦都去盖房了,除非是皇宫大内,不然就算是王公大臣的家门口,路况也不一定会比普通百姓家门口的路段要好多少。

“死过三次?

你这……哦!

我知道了,也是,你这孩子的命远比一般人要苦,不过也远比一般人要硬。”

先是疑惑,但是紧跟着,章惇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恍然大悟。

“行了,您要有事情就直说吧!

别跟我在这绕来绕去了,我今天还有事情呢!”

知道自己没有危险,高俅就放松了很多,说话也随意起来了。

“你这小子!

我乃当朝一品,我都不说忙,你怎么还这么忙呢?”

章惇假意呵斥了高俅两句,看见高俅要起身,连忙伸出手来拉住了高俅的胳膊,“行了行了!

你再陪我说会话,就一会!

误不了你的事情!”

“你说的啊!”

高俅再次坐定,却是比刚才更轻佻了,“您说您这当朝的相爷,不好好处理公务,来跟我聊闲天,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您到底是为的什么啊?”

“为的是什么?

我告诉你,其实早在七年之前,子瞻就跟我说起过你,他说你聪明过人,若是入朝为官,绝对要比大多数成年人要做的好。

之后他被贬出京,一段时间后才知道将你交托给的人也被贬斥了,因此就写信找到了我。”

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章惇回忆道:“当年我收到子瞻的信件,立刻就派人出来寻找你,可是后来知道了你再王诜这边安定了下来,为了不给你的生活增加麻烦,我也就没有主动出现……”

“可是现在我参与进皇位的争夺之中了,所以您就不得不出面见我了,是这样吗?”

顺着章惇的话飞下来,高俅得出了一个很惊人的结果,可是随即又想起了一些事情,“那个……您说先生在七年之前就跟您说起过我,那么,您是否还记得,跟您说起我的时候,是在殿试之前……还是之后呢?”

“这个……是之前!”

虽然说高俅抓错了重点,但他毕竟是抓到了章惇的痛脚,章惇的脸皮虽然磨炼多年,但是当着小辈,还是有些难堪。

“你……算了算了!

过去的事情我不想跟您多说,您就跟我直说,今天找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会就是为了吓唬我吧?”

不想再纠结于过去,其实高俅不用猜都知道,章惇那是为了跟苏轼斗气,所以才会阻止皇上赐官,虽然说做法不对,但是过去了那么久了,说再多也没用了。

“不!

这不是为了吓唬你!”

说起正事,章惇坐直了身体,正色道:“你若是想要入朝为官,这件事情最好是不要参与,如果非要参与,那么至少也要找个好一些的,端王那样的人……真的不合适。”

“不是,大伯咱们先抛开端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聊点别的。

您说,治理国家,靠的究竟是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是靠那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皇帝?”

其实就赵佶当皇帝的问题,高俅想了很多年了,如今遇到了章惇,正好好好聊一聊。

“这个……治理国家自然是离不开皇帝的,不过皇上的精力毕竟有限,很多事情都未必能够亲力亲为,所以说也是离不开百官的同心协力的。”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章惇为官多年,自然是深谙说话的艺术。

“好!

既然您也知道这个道理,那也就你不用我在给您重复了。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皇帝好与坏,其实跟那些辅佐他的官员离不开关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些道理,《出师表》之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一番苦口婆心,高俅其实完全是在装样子,毕竟这些东西讲给章惇听,真的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选择一位明君,对我大宋显然更有好处,也要更加省力啊!”

章惇没有太将高俅的话放在心上,而是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大伯你说的很对,可是就单凭一双眼睛,一双耳朵,您能看得出谁才是明君圣主吗?

听得出来谁才能让我大宋富强起来吗?

不,您不能!”

自问自答,高俅的声调高了起来,“您不能在他们上位之前知道他们的好坏,可是您可以去等,等他们自己拼出个结果来,最后登上皇位的就是您这位贤臣该辅佐的明君!”

“不是,你说的这话有问题,虽然说我还没有想到问题出在那里,但是你这话一定是有问题的!”

章惇被高俅说的有些迷糊,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您只要在一边安心等结果就好,这话有什么问题呢?

为帝王者必须要守手段,不管是好是坏,只有靠着他们自己的力量登上了皇位,他们才有主宰天下的资格,其他的说再多都没用!

您好好想想吧!”

高俅一口气说完了自己要说的话,伸手拉开车帘,冲着外面的车夫喊道:“停车!”

马车停住,高俅迈步走出了车厢,在后面跟上来的张千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四周一看,竟然到了端王府在的那条街上了。

“相爷您好好想想,小子还有事情,就先告辞了!”

装模作样地冲着马车拱了拱手,高俅给张千等人使了个眼色,迈步走了开来。

往前走大概二三十步的距离就到了端王府了,走到了端王府的门前,高俅才算是踏实了下来,自从他被绑票之后,赵佶已经加强了端王府的方位。

可以说,来到这里,章惇就算是有别的想法也没办法施行了。

站在门口看了一会,直到章惇的马车慢慢地消失地街角,高俅才算是放松了下来,旁人不知道他的压力有多大,可是高俅自己心里却是清楚的,当朝一品,堂堂的相爷,跟他在这扯了半天淡,确实是挺扯淡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章惇那边暂时是糊弄过去了,高俅迈步往端王府里面走,准备去找赵佶好好商量一下后面的事情。

不过走进端王府的大门还没多远,就看见李光迎面走了上来。

“哎!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