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 最后一面(1/2)
万凌接着说道:“船厂的选址还需要考虑很多自然环境因素.
比如风的因素.
举个例子來.
我国的东南沿海经常会有台风出现.
造船厂中有很多高大的起重设备和高层建筑物.
船厂如果选在台风多发的地方.
台风就会破坏这些设施.
甚至把起重高台连根拔起.”
“而在北方也一样.
北方地区尽管台风极少.
可是寒流却会造成风力极大的风.
在这样的风之下.
很多工作也无法开展.
而且北方还有特殊的问題.
那就是海岸的海水会结冰.
在海水结冰之后.
船厂就无法工作.”
“俄罗斯的很多造船厂.
在冬天的时候不得不把沒有造好的船放到岸上.
这就给造船带來了不必要困难.
所以我们应该把造船厂放在温暖的海域.
我认为.
大连就不错.
在我们的时代.
这里就有大型造船厂.
而且这里的造船厂担负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瓦良格号的改装工作.”
林远点点头.
说道:“那好.
我们就把船厂修建在大连港附近.
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
大连港的海岸线形状相较于我们的时代有了不小的变化.
具体的位置还需要万老多多费心啊.”
万凌点点头.
说道:“沒问題.”
林远又说道:“我们先把造船厂建设起來.
还有造船的时候必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
比如把钢材加工成预定形状的水压机.
用于钢材切割和焊接的设备等等.
我知道这些设备的制造也需要时间.
大家就先把这些设备建造出來.”
林远接着说道:“在接下來的这段时间里.
我会返回北京.
返回北京有三个目的.
其一是说服清廷.
在全国范围内修建铁路.
满足我们对多种矿物资源的需求;其二.
我们就要和俄国人进行谈判了.
谈判的地点设在了英国的朴茨茅斯.
我要去北京好好地搜集情报.
探听消息.”
“还有最后一个目的.
也是非常关键的.
大家都知道.
建造船舶需要很多技术工人.
这些人也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
所以这次回去我还要去几个造船厂.
把他们的工人给拉拢过來.”
林远开完了会就已经到中午了.
把船厂选址和制造设备的事情安排妥当.
林远就给各个部队的主官发去了消息.
让他们汇报农业开垦的情况.
很快得到答复.
说是开垦的过程非常顺利.
只有少数俄军战俘有不服从命令的现象.
已经对他们采取了措施.
各个部队的主官还报告说:“现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已经种植上了水稻和小麦.
如今它们已经开始发芽.
长势喜人.”
林远看了这份报告心想:“等到粮食基地建立起來.
就算是和清廷翻脸.
也能够关起门來自己发展.
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不仰仗清廷.”
高兴之余.
林远又想到了化肥的事情.
粮食生产基地主要位于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
覆盖这两个省土地的是暗棕壤.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黑土.
这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高.
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氮元素和磷元素.
这样的土壤肥力很强.
很合适粮食的大规模种植.
不过就算是肥力再强的土壤.
如果不施肥的话肥力也会渐渐流失.
林远仔细想了一下.
发现就算是简简单单的化肥.
现在竟然也无法生产.
化肥归根结底也就是三种.
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