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63章 第164-165章 大自然的搬运工(2/3)

“具体要做什么,我还不太肯定。这样吧,你先帮我装一桶湖水过来。”

王昊取过一个圆木桶,放在旁边的物品附件框里,一起发送过去。

这么做,纯是心血来潮。

能不能成,他也没有把握。

过了五分钟。

消息有了回应。

“昊哥,我装好了。你可要小心点,系统提示这水有剧毒,灌水的时候我都垫着一个方便面袋。”

方便面袋,证明他另有际遇。

随同消息发来的附件里,刚才的圆木桶又被放上,桶身的表面还挂着明显的水渍。

收取。

【一桶毒水:桶里的湖水含有剧毒物质,能使生灵麻痹中毒,不可贸然接触。在编号L001581洞窟的控制中枢未曾破除前,毒水不能进行分解,蒸馏、离析等手段无法将其净化。】

L001581洞窟?

这里的洞窟,也有序列编号么?

王昊压下心中的疑惑,不去做无用的分解尝试。

控制中枢没有破坏前,小岛周围的湖水不能分解,但不代表以后不能。

哪怕一直维持原状,这些毒水也可能派上大用场。

在他的脑中,冒出一个绝妙想法。

走!

王昊腾地站起。

兴冲冲跑下了二楼,冲出铁门,来到深深的壕沟前。

意念一动。

那一桶毒水,又被移了出来。

右臂使力,拔开了木桶的木塞。

倾倒!

咚咚咚~~~

一桶毒水,就被倒进了壕沟内。

壕沟的底部,是由砂石和黄土混杂砌筑而成,保水性应该还凑合,之前血族勇士流出的污血还有少部分的残留。

流到沟底的毒水,开始顺着边沿扩散、流淌,遇上竖立的尖木棍,毒水就会绕过去,继续往远处蔓延。

有谱!

能存住水就好!

这么一大圈壕沟,要是填满了毒湖水,防御效果一定会增强不少。

也不必全部填满,只要铺上浅浅的一层,就能发挥奇效。躲得了尖木棍,还能保证脚不着地?

王昊马上在聊天框输入。

“赵大伟,我的条件很简单——帮我打一百桶湖水,等数目够了,我就会送你一条独木舟;当然,如果你愿意把这个工作干下去,每一百桶湖水可换取100mL清水或者1单位兽肉,木桶也会全部退还。”

点击发送。

另一边,很快传来了回复。

“一百桶湖水?昊哥,你要这毒水干嘛,又不能提纯饮用。”

“这你不用管,你只需告诉我答案,做还是不做。”

“做!这又不费什么力,能搞到吃的喝的,灌水到地老天荒都行!”

赵大伟连忙回答。

有戒指的意念取物,灌一百桶水的确不费力,最多就是有点琐碎。

再琐碎,也用不了多久。

至于垫资……

昊哥这种大名人,还能贪墨几个圆木桶?

干!

好好干!

这是赵大伟此刻的想法。

对此,王昊并不感兴趣。

比起圆木桶,自己还能制造铁油桶,灌水肯定会快捷,但铁桶隔绝毒素的效果差;再者,制造油桶要耗费3单位铁锭,交付给陌生人有些不安全。

不过,扩大规模能弥补一些。

琢磨了十来秒,他决定稍微扩大规模,加快这一进程。

当然,这也算做‘行好事’。

“各位朋友,还有谁身在毒水洞窟?本人需求少量剧毒湖水或河水做试验,有意者小窗口私聊。名额有限,仅限两人;别问原因,问也不回。”

这是今天的第二次发言机会。

没有亮明交易价码,并且只说‘需求少量’、‘名额有限’,都是为了避免引来不必要的猜测和坐地起价。

他可没时间讨价还价。

即便如此,这话在世界频道,还是引起了一阵小轰动。

感叹、猜测、嘲讽和揶揄,各种言论喧嚣其上。

“我靠,这什么情况?日天大佬在收购毒河水!”

“对啊,好奇怪。难道、他发现了提纯清水的方法?”

“屁啊,哪有这种方法!前天,我特意试了数十种方法,连黄土渗析、丝袜过滤、套套蒸腾这么罕见的求生绝技都过了一遍,根本分离不出其中的毒素。”

“切,我看是‘有钱没处花’,故意在找乐子!”

“有钱人真会玩!”

“楼上的那位仁兄,我对你后面的求生绝技有疑惑,贝尔也没科普过啊,能不能让大家长长见识?”

……

某些身在毒水洞窟的幸存者,甚至不死心地舀起一碗毒水,凑近眼前细细观察起来,一副寻找真理的架势。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选择行动——打开聊天框询问。

王昊非常慎重地挑选了五个‘幸运儿’。给出的价格,还是百桶换100mL清水。

……

咳咳!

咳咳!

……

一个小时内,私聊消息的提醒音,不断在耳边响起。

受交易数量的限制,每次只能放置十桶毒水,一百桶至少要交易十次。制作十个木桶需要消耗木材三十单位,王昊遴选的五人都有这个存货。

很快——

王昊收购了4800桶毒水。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石头和傀儡阿大都被喊了过来,和自己一起往壕沟里倾倒毒水。相比于自己的小心翼翼,它们根本不担心溅到毒水,效率出奇的快。

瞧着一桶桶清澈的水倒进壕沟,王昊想起了一句经典的广告语。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现在,何其像!

八轮交易过后,王昊选择停下。

只留赵大伟一人单干。

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招摇。

幸存者之中不乏聪明人,收集数百桶毒水做实验,这还说得过去。再收得多了,有人就会猜出一点儿什么。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