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七章 海都商人(2/2)

“你说的确实算一个理由,毕竟地底之下还有深渊,陷坑占去了不少地方。”

麦克点头,“但最关键的还是九柱——这些经脉会周期性的散发出热量,就好比太阳一样。

围绕太阳自然不用担心寒冷侵袭,只是靠得太近的话会有灼伤的危险。

于是大家发现排成一圈是最合适的选择,不管是住在废坊下层还是顶层,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温暖。”

说到这里,他的步伐逐渐变慢下来,“可惜的是,废坊能堆砌的高度终归有限,不冷不热的区域也就那么一圈。

之后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扩张,都避不开温度这一问题。

所以你们只要在这里多待一阵就会发现,任何一根石柱周围,聚集起来的居民最多只有六圈,因为超过这个范围的地方,已经恶劣到不适合人长期居住。

这六圈也被大家称之为六道轮盘,而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九柱六道外的边缘区域。”

“你确定柱子周围有六个居住圈?”

李元芳对此深表怀疑,“我们一路走过来,压根就没有看见几座坊楼。”

“没有才正常。

因为在地下,废坊本身也是稀缺资源。”

麦克朝不远处努努嘴,“看那儿,我们到了。”

映入狄仁杰和李元芳眼中的,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



它的占地差不多跟四五个坊群相当,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其中主要以废坊为主。

它们相互垒成一堆,高度竟一眼望不到顶,其残破程度也远比在地面上看到的细碎。

狄仁杰不禁联想到了山。

事实上它就是一座由废墟组成的山峰。

上百年里,长安城不断代谢着自己的组织,将陈旧的坊市丢弃地底——它们有部分落入深渊,再不见踪迹;而有部分则日积月累,形成了眼前的山。

就像任何一座高山都有猎户、药农和矿工去开采一样,这座废墟之山亦有人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狄仁杰看到在垃圾场底部,几百人正埋头忙碌着——他们如蚂蚁般穿行于废墟之中,并时不时俯身下来,在脚下的残渣里翻找挖掘一番。

几乎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个硕大的皮囊,当它装得满满当当时,几乎压得人难以直起腰来,狄仁杰甚至怀疑只要一次撇脚,这份重量就足以让背负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此辛勤劳作的景象,他还是第一次在地下见到。

帮派会做这种事情吗?

不,不对,他心里忽然浮出一个念头……这些人恐怕并非帮派份子。

随着离废墟山越来越近,有不少人注意到了狄仁杰一行人的到来,一些地底居民还主动向麦克打起了招呼,后者也一一点头回应。

狄仁杰见状拿出一条布摊,盖在了百器堂老板的手上。

“唷!

这不是麦老板吗?”

“您怎么会有空来这儿?”

“都说过好多次,我不姓麦,你们可以叫我商人先生,或者直接称麦克也行。”

“知道啦,麦老板。”

“这两位是谁,您的朋友吗?”

“呃……不是,他们是从地上来的。”

麦克咳嗽两声后说道。

此话一出,众人的眼中顿时多了些警惕与排斥。

“他们不太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特别是地上来客。”

麦克无奈的摊开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吧——就算是废墟堆场,也不是一直风平浪静的。”

他稍作停顿,换成正式的语气说道,“另外请容我介绍一下,这片区域归九柱六道营地所有,他们也是百器堂的主要客户。”

“诶,你说的客户就是这些人?”

李元芳惊讶道。

狄仁杰则保持着沉默,他已经看出来了,在此处忙碌的地下居民大部分都有残缺。

比如之前跟麦克打招呼的中年男子,步调就有些奇怪,走起来总是一边高一边低。

现在想来,应该是有一条腿被换成了机关假肢。

缺手缺脚在这儿仿佛成了一种常态。

他甚至看到一名年轻女子失去了双足,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即便如此,她也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佝偻着腰在一旁清点大家翻找出来的机关零件和材料。

更让大理寺卿感到心头有些沉甸的是,这些人之中有不少孩子的身影,最小的恐怕连十岁都不到。

“不错,可以说整个地下没人比他们更需要机关物的帮助了。

老实说,第一次见到地底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时,我也感到难以相信。”

麦克坦然道,“一到夜晚,六道营地的温度便会降至冰点以下,没有地脉炉供暖的话足以把人冻僵。

这里也没有任何水源,必须将地上暗渠里的水抽到此处,再经由蓄水塔过滤后方可饮用,而这些设施都无法靠人力来驱动。”

“他们仅有两种选择,机关核与蓝烃引擎。

受长安机关律和虞衡司限制,机关核很难流入地下。

同时走关署入城的蓝烃引擎,价格是地下商会的三倍,机关坊出品的正规义肢或机关工具只会更贵。

按照这些人的营生,估计要干足十年才能买到一件堪用的机关物。

但挖掘废墟同样是一件危险的工作,每年都会有十几人因为塌方或其他意外而死,若只是损坏了假肢那已然是天大的幸运——可即便如此,若无法及时修复或购买新的机关物,他们跟死其实也没太大区别。”

“狄大人,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百器堂不会有他们的交易名单了吧?”

这些人随时都处于生死边缘。

“说得你好像是救世主一样。”

李元芳同情的看着那些攀爬在废墟山上的身影,语气略带不满道,“既然你想帮助他们,为什么不降低价格或干脆免费赠予?

哪怕价格降低至三成,他们也得两三年才能攒出一件机关装置的钱来吧?”

“我从来没说过百器堂是什么慈善机构,任何商会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百器堂当然也不例外。”

麦克毫不避讳道,“这些机关物价格虽低,但好歹还是有利可图的。

另外此举已经触犯了地下商会的规矩,如果真要全部免费的话,四柱的那些大老板怕不是把我扔进海里喂鱼的心都有,所以还是算了吧。”

说到四柱商会时,他露出了一丝明显的不屑。

“之前看到的坊楼……就是用这些人拆解回收来的材料建成的吗?”

狄仁杰问道。

“正确。”

麦克从地上捡起一根灰白色的管子,竖在两人面前,“废坊在抛弃前虽然会取走机关核,可它本身仍是一个巨大的机关造物,内部有价值的东西可不少。

例如这根管子,不仅可以用来制造机关义肢的骨架,还能当做坊楼的支撑。

若没有六道的这些拾荒人,自然也不会有三、四道环形城的辉煌。

对了……在这儿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叫「移山者」。”

狄仁杰一时感到心里五味杂陈,“这些移山者,占地下居民总数的多少?”

“谁知道呢?

活在地底的人大多数没有固定的身份和名字,也不会有机构去统计他们的归属。

不过以我个人的感觉,至少在六成以上吧。”

六成人,靠自己双手过活…… 这意味着什么?

狄仁杰以前到访地下皆是为了查案,基本只在坊楼周边活动,那里给他的印象完全吻合城市最阴暗角落的模样。

帮派林立、罪恶横行,抢夺和厮杀时常在坊间上演,几乎每个豪强手中都不干净,区别仅在于他们有没有将手伸向地上长安。

大理寺也好、鸿胪寺也罢,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不主动干涉地下势力的纷争,只严防他们祸害地上居民。

黑吃黑这种事情,无论哪边获胜都无关紧要——为恶者被更恶之人所杀,不过是应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那句老话而已。

狄仁杰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但现在他却发现,地下世界并非完全像他所想的那样混乱无序。

更关键的是,有不少人不是靠强取豪夺与个人武力来维持生活——拾荒尽管听起来不体面,可本质上他们是在靠劳动养活自己;这意味着他们的收获不是来自于剥削他人,而是源于自身的勤劳。

合理合法的权益理应得到保护。

然而大理寺和鸿胪寺一直忽略了这片领地。

相反,一个海都人开设的百器堂却在帮助移山者,连蓝烃引擎都优先卖给外圈营地之人,哪怕面对同行威胁对方也坚持了这一原则,这让狄仁杰对眼前的走私商人有了不少改观。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