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2章 留给孩子们的礼物(1/2)

第72章 留给孩子们的礼物 又过了一天,詹馆长等人还没走,但那批《永乐大典》已经处理好,甚至“分赃”

好,属于国家图书馆的那部分,他们妥善打包好,随时运送回去。

这次,因为借助了学校的场地,所以这些人也给学校留下了一些礼物。

比如省博物馆,邀请小学的全体师生,到博物馆参观,来回的费用全部由博物馆承担。

不仅如此,还给学生们每人一套学习资料。

孩子们得知,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种礼物,将直播间的观众都笑疯了。

尤其是分发资料的时候,一个小家伙抱着学习资料当场大哭,所有人都憋不住了。

“我tm真是感谢你们咧!”

“看把孩子都感动哭了。”

“这礼物,实在是太贴心了呀!

那套学习资料,啧啧!

这个暑假可能都做不完。”

“可怕!

一年的作业呀!”

…… 直播间的观众,全都是各种幸灾乐祸的调侃。

这搞得校长都很郁闷,那臭小子,简直将他们学校的脸都丢光了呀!

哭个屁呀!

那套学习资料,他们老师一致认为很好。

这要是自己到外面买,就算是大批采购,一套也要近百元。

之后,大家逐一离开了云雾村。

方醒手中,是一大叠的捐赠证书,每一个博物馆都有。

当然,也还有人没走,比如刚到不久的刘世军、本就冲着《送子天王图》来的赵泽君等人。

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对古字画有研究,或者感兴趣的。

“今天再来一幅临摹?”

赵泽君笑问道。

他还没亲眼目睹方醒的绘画呢!

但是,看到刘世军拿下的那幅画,确实有唐伯虎八九分以上的真传。

这令赵泽君非常吃惊,要知道,那可是自学呀!

能自学到这个程度,简直匪夷所思。

或许,这就是自己师兄口中的天赋吧!

方醒这个年轻人,无疑就是天生吃这行饭的人。

他师兄,让他以后多关照这个年轻人,并非只是给面子才这么说,是真的惜才。

“我一个人画,好像没什么意思。”

方醒微微摇头。

今天,他本是打算雕琢一件物品,继续拿出来抽奖,刺激观众们下单的。

如今直播间,观众人数突破百万,这可是带货的好机会呀!

昨天都和镇长他们说好的,继续努力争取订单。

起码,要把今年的水果销售做好,吸取经验,以便明年模仿这个模式。

“我陪你。”

赵泽君二话不说,就提出一个建议。

刘世军看热闹不嫌事大,鼓掌道:“你们俩pk,这可是画坛一大佳话呀!”

他是认识赵泽君的,近二十年来五大的国画大师之一。

赵泽君的作品,普遍都能卖到百万人民币以上,最贵的一幅拍出六千多万的天价。

刘世军有点期待起来,或许,今天还能捡漏呢!

“啥pk?

我可没那么狂。”

方醒郁闷道。

得知赵泽君在当今画坛的地位,方醒可没有自大到不把别人放眼里的程度。

赵泽君笑道:“小方,你这就谦虚了,也低估了自己。

你的实力,年轻一代中,排第一也没毛病。

和我们这些老家伙比,都不落下风。”

说完,他似乎也知道之前的事,继续笑道:“这样吧!

我们各画一幅画,两幅作品都将拿出来送给幸运观众,怎么样?”

方醒还没答应,直播间的观众就急吼吼替方醒赞同了。

这对他们而言,是好事呀!

中奖的概率,比昨天还要高了一倍。

最重要的是,赵老的作品,比方醒的还要值钱。

要是幸运抽中,那不得了呀!

一套房子可能就有了。

此时,系统也发布任务:接受赵泽君的挑战,奖励王羲之的书法造诣。

王羲之是谁,大家都很清楚,书圣呀!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

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

美誉。

当然了,王羲之最厉害的还是行书。

毕竟他的《兰亭集序》可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嘛!

他的书法造诣,比唐伯虎的画技还要珍贵,所以方醒没道理不接。

有人可能会觉得,得到王羲之的书法造诣,这《兰亭集序》岂不是能写一大批出来?

其实不然,就连王羲之本人,也是机缘巧合之下,超常发挥,写出《兰亭集序》。

后面王羲之尝试过几遍,再也找不回那种状态。

方醒顺势点头:“也好!

那就请赵前辈赐教了。”

“呵呵!

赐教不敢说,这一领域不论年龄老幼,达者为先!

我们互相交流吧!”

说完后,笔墨纸砚等文房至宝伺候。

看着方醒拿出的那块古墨,刘世军等人又有点酸了。

这种古墨,好多人都不舍得用,基本上都是收藏的,你却拿出来随便用。

“别说网友羡慕你有好祖宗,连我都羡慕了。”

刘世军忍不住说道。

这一说,直播间的观众们再次感同身受般吐槽。

“呵呵!

这纸也不一般呀!”

赵泽君笑道。

“哦?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