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开盲盒(1/2)
第258章 开盲盒 方醒他们又是一连走了十几家店,都没有遇到可以下手的。
可见,国外的捡漏也不容易呀!
其中,方醒甚至指出不少赝品,都是被那些古董店当成宝来卖的。
欺骗客户的事,国外商家也从不手软。
那些鼓吹外国商家不坑人的,这时候销声匿迹,不敢说话了。
继续走进一家店,这里竟然在开盲盒?
没错!
那些“古董”
,被装到一个个纸箱中,然后封住。
每个纸箱,都有十件东西。
而每一箱,需要两千欧元。
折价下来,就是每件两百欧元。
乍一看,不贵。
但是,里面的东西有多少真,那就不得而知了。
搞不好,两千欧元,买了一堆的垃圾。
开盲盒嘛!
就是这样。
这些外国佬,学得还挺快。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
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
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如今,都运用到古玩行了?
真是跟准潮流呀!
“看不到的东西,我不玩,你们想玩的话,趁快。”
方醒跟刘世军他们说道。
刘世军还真有点兴趣,一连点了十个盲盒,两万欧元就这么没了。
他开盲盒,也真够贵的。
直播间的观众直呼,这是有钱人才能玩的盲盒。
随后,就是最让人期待的开盲盒时间。
他期待值慢慢地打开第一个纸箱,里面是一个破闹钟,两幅涂鸦的画作,三件瓷器,两个玻璃器,一块石头,以及一个破铜烂铁。
“我擦!
石头也放进去充数?
这过分了吧?”
“笑死,一万多人民币,就这些?”
“开盲盒,是真的坑,玩过一次的人都知道。”
“反正商家永远都不会亏。”
…… 刘世军也有点无语,指着那块石头:“这啥玩意呀?”
然而,店长告诉他,这是一块奇石。
我勒个去!
这回答,你还没办法反驳。
毕竟奇石也是收藏品的一种,不仅在国内流行,在国外也是有人玩的。
“不要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玩石头。
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观赏石是殖民者从园明园等处抢来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几块藏品就是证明。
上世纪60年代盆景热开始在欧洲盛行,日本的水石及水石文化一起进入,后来人们也玩本地石,以意大利利古里安石最有名,它有欧洲的灵璧石之称。”
方醒跟大家说道。
1989年欧洲最早的赏石协会在此诞生。
其后,佛罗伦萨水石协会、德国水石协会、不列颠水石协会、法国水石爱好者协会、欧洲水石协会等相继成立。
只是,眼前这他喵的也算是奇石?
真瞧不出,这玩意有啥观赏点。
还是说,国外的审美观,就这样?
“平平无奇的石头,就是奇石?”
听到刘世军这种吐槽,直播间的观众顿时哈哈大笑。
土豪嘛!
看着他们亏钱,大家就感觉爽快。
“小妹,你的运气好,帮我开一个试试。”
刘世军跟许晴说道。
至于其他东西,都懒得细看,看上去就是工艺品。
其实,许晴自己也手痒,听到这话,自然是乐不可支。
她也打开一个盲盒,里面两颗塑像人头,一件玉器,几本书…… 那件玉器,立即被刘世军拿到手上,有点爱不惜手,看样子蛮喜欢。
起码,这个盲盒开得不错。
“这是一件古玉。”
刘世军解释。
方醒看了两眼,点头:“不错,是一件高古玉,应该是战国时期的玉虎形佩。”
佩体扁平,虎张口,躬身,尾上卷,作伏卧状。
以单阴线刻饰虎目及瞳仁、鼻、吻等,以绳索纹、卷云纹象征虎斑。
虎背和虎尾处各有一圆穿。
玉虎形佩线条繁复,尤其是曲线的运用,充分显示了战国玉雕的审美倾向。
“这一件,大概值三五十万人民币,都赚回来了。
小妹,晚点请你吃大餐。”
刘世军笑道。
其实,外国对古玉什么的,并不是很看重。
欧洲的一些拍卖行,拍卖中国的古玉,往往不论件、不论套而是论“堆”
,一堆堆地拍卖,每堆五六件或七八件,有时多达十几件捆绑在一起,而这些古玉的名称种类和年代都有不同。
据说,当年英法联军成功抢劫圆明园之后,士兵们为了急于将抢来的中国古董脱手,现场销赃,从而发明了这一高效的办法。
“老弟,你也来开一个。”
刘世军跟方醒说道。
行吧!
方醒也随意开了一个,里面躺着一堆的画稿,还挺新鲜,历史可能不能以年计算,得用多少个月计算。
看到这,方醒忍不住翻白眼。
啧啧!
虽然这个盲盒亏得一败涂地,但刘世军居然很开心,感觉手气烂的不止他一个,还有个比他更惨的哥们。
直播间的观众快笑喷了。
“笑什么?
亏的又不是我的钱。”
方醒说道。
刘世军拍了拍方醒的肩膀:“运气这东西,有时候挺难说的,没关系!
手气不会一直那么差的,要不,再给你一次机会,随便挑一个吧!”
“我要开,我自己不会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