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联手(2/9)
令狐冲 “啊”
的一声心道:“这位神光大师求法学道竟如此坚毅。”
方证说道:“达摩老祖 见他这等诚心这才将他收为弟子改名慧可终得承受达摩老祖的衣钵传禅宗法统。
二祖跟着达摩老祖所学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经》而明心见性。
我宗武功之名虽然 流传天下实则那是末学殊不足道。
达摩老祖当年只是传授弟子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 而已。
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
但后世门下弟子往往迷于武学以致舍本逐末不体 老祖当年传授武功的宗旨可叹可叹。”
说着连连摇头。
过了一会方证又道:“老祖 圆寂之后二祖在老祖的蒲团之旁见到一卷经文那便是《易筋经》了。
这卷经文义理深 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心想达摩老祖面壁九年在石壁畔遗留此经虽然经文寥 寥必定非同小可于是遍历名山访寻高僧求解妙谛。
但二祖其时已是得道高僧他 老人家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德那也难得很了。
因此历时 二十余载经文秘义终未能彰。
一日二祖以绝大法缘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刺密 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
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刺密谛共同研读。
二位高僧在峨 嵋金顶互相启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
方生合十赞道:“阿弥陀佛善哉 善哉。”
方证方丈续道:“但那般刺密谛大师所阐的大抵是禅宗佛学。
直到十二年后 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 秘奥尽数领悟。”
他顿了一顿说道:“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 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
李卫公建不世奇功想来也是从《易筋经 》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令狐冲“哦”
了一声心想:“原来《易筋经》有这等大来头。”
方证又道:“《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 气自内生血从外润。
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 如潮之涨似雷之。
少侠练那《易筋经》便如一叶小舟于大海巨涛之中怒浪澎 湃之际小舟自然抛高伏低何尝用力?
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
又从何处用起?”
令狐冲连连点头觉得这道理果是博大精深和风清扬所说的剑理颇有相通处。
方证又道 :“只因这《易筋经》具如此威力是以数百年来非其人不传非有缘不传纵然是本派 出类拔萃的弟子如无福缘也不获传授。
便如方生师弟他武功既高持戒亦复精严 乃是本寺了不起的人物却未获上代师父传授此经。”
令狐冲道:“是。
晚辈无此福缘 不敢妄自干求。”
方证摇头道:“不然。
少侠是有缘人。”
令狐冲惊喜交集心中怦怦乱跳没想到这项少林秘技连方生大师这样的少林高僧 也未蒙传授自己却是有缘。
方证缓缓的道:“佛门广大只渡有缘。
少侠是风老先生的 传人此是一缘;少侠来到我少林寺中此又是一缘;少侠不习《易筋经》便须丧命方 生师弟习之固为有益不习亦无所害这中间的分别又是一缘。”
方生合十道:“令狐少侠福缘深厚方生亦代为欣慰。”
方证道:“师弟你天性执 着于‘空、无相、无作’这三解脱门的至理始终未曾参透了生死这一关也就勘不 破。
不是我不肯传你《易筋经》实是怕你研习这门上乘武学之后沉迷其中于参禅的 正业不免荒废。”
方生神色惶然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道:“师兄教诲得是。”
方证微微点头意示激励过了半晌见方生脸现微笑这才脸现喜色又点了点头 转头向令狐冲道:“这中间本来尚有一重大障碍此刻却也跨过去了。
自达摩老祖以来 这《易筋经》只传本寺弟子不传外人此例不能自老衲手中而破。
因此少侠须得投我 嵩山少林寺门下为少林派俗家弟子。”
顿了一顿又道:“少侠若不嫌弃便属老衲门 下为‘国’字辈弟子可更名为令狐国冲。”
方生喜道:“恭喜少侠我方丈师兄生平只收过两名弟子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少侠为我方丈师兄的关门弟子不但得窥《易筋经》的高深武学而我方丈师兄所精通的 一十二般少林绝艺亦可量才而授那时少侠定可光大我门在武林中放一异彩。”
令狐 冲站起身来说道:“多承方丈大师美意晚辈感激不尽只是晚辈身属华山派门下不 便改投明师。”
方证微微一笑说道:“我所说的大障碍便是指此而言。
少侠你眼下 已不是华山弟子了你自己只怕还不知道。”
令狐冲吃了一惊颤声道:“我……我…… 怎么已不是华山派门下?”
方证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信来道:“请少侠过目。”
手掌轻轻 一送那信便向令狐冲身前平平飞来。
令狐冲双手接住只觉得全身一震不禁骇然:“这位方丈大师果然内功深不可测 单凭这薄薄一封信居然便能传过来这等浑厚内力。”
见信封上盖着“华山派掌门之印”
的朱钤上书“谨呈少林派掌门大师”
九个字间架端正笔致凝重正是师父岳不群的 亲笔。
令狐冲隐隐感到大事不妙双手颤抽出信纸看了一遍真难相信世上竟有此 事又看了一遍登觉天旋地转咕咚一声摔倒在地。
待得醒转只见身在方生大师怀 中令狐冲支撑着站起忍不住放声大哭。
方生问道:“少侠何故悲伤?
难道尊师有甚不 测么?”
令狐冲将书函递过哽咽道:“大师请看。”
方生接了过来只见信上写道: “华山派掌门岳不群顿书呈少林派掌门大师座前:猥以不德执掌华山门户。
久 疏问候乃阕清音。
顷以敝派逆徒令狐冲秉性顽劣屡犯门规比来更结交妖孽与匪 人为伍。
不群无能虽加严训痛惩迄无显效。
为维系武林正气正派清誉兹将逆徒令 狐冲逐出本派门户。
自今而后该逆徒非复敝派弟子若再有勾结淫邪、为祸江湖之举 祈我正派诸友共诛之。
临书惶愧言不尽意祈大师谅之。”
方生看后也大出意料之外 想不出甚么言语来安慰令狐冲当下将书信交还方证见令狐冲泪流满脸叹道:“少 侠你与黑木崖上的人交往原是不该。”
方证道:“诸家正派掌门人想必都已接到尊师此信传谕门下。
你就算身上无伤只 须出得此门江湖之上步步荆棘诸凡正派门下弟子无不以你为敌。”
令狐冲一怔想起在那山涧之旁盈盈也说过这么一番话。
此刻不但旁门左道之士要 杀自己而正派门下也是人人以己为敌当真天下虽大却无容身之所;又想起师恩深重 师父师娘于自己向来便如父母一般不仅有传艺之德更兼有养育之恩不料自己任性 妄为竟给逐出师门料想师父写这些书信时心中伤痛恐怕更在自己之上。
一时又是伤 心又是惭愧恨不得一头便即撞死。
他泪眼模糊中只见方证、方生二僧脸上均有怜悯之色忽然想起刘正风要金盆洗手 退出武林只因结交了魔教长老曲洋终于命丧嵩山派之手可见正邪不两立连刘正 风如此艺高势大之人尚且不免何况自己这样一个孤立无援卑不足道的少年?
更何况 五霸冈上群邪聚会闹出这样大的事来?
方证缓缓的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纵是十 恶不赦的奸人只须心存悔悟佛门亦是来者不拒。
你年纪尚轻一时失足误交匪人 难道就此便无自新之路?
你与华山派的关连已然一刀两断今后在我少林门下痛改前非 再世为人武林之中谅来也不见得有甚么人能与你为难。”
他这几句话说得轻描淡写 却自有一股威严气象。
令狐冲心想:“此时我已无路可走倘若托庇于少林派门下不但能学到神妙内功 救得性命而且以少林派的威名江湖上确是无人敢向方证大师的弟子生事。”
但便在此时胸中一股倔强之气勃然而兴心道:“大丈夫不能自立于天地之间 腼颜向别派托庇求生算甚么英雄好汉?
江湖上千千万万人要杀我就让他们来杀好了。
师父不要我将我逐出了华山派我便独来独往却又怎地?”
言念及此不由得热血上 涌口中干渴只想喝他几十碗烈酒甚么生死门派尽数置之脑后霎时之间连心中 一直念念不忘的岳灵珊也变得如同陌路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