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章 机会总是留给有能力的人(1/2)

回到苗乔伟的家里,时间已经很晚。刘德桦和梁超伟以及关芝琳第二天都得开工,都嘱咐杨林,好好休息,便告辞离去。

梁超伟临走的时候,看着一点没有离开意思的曾嬅倩,就问她:“阿倩,我送你回去?”

曾嬅倩摇摇头道:“不了,我今晚睡珍姐那里。”

梁超伟嘴巴张了张,欲言又止,终究垂头丧气的走了。

曾嬅倩拿湿毛巾给杨林擦脸,动作轻柔得就像是在侍候情人。丝毫不在意苗乔伟和戚梅珍的暧昧眼光。

杨林就很是尴尬,赶紧夺过毛巾,自己动手。曾嬅倩也不说话,就坐在床边,拿起一把小刀削水果皮。

他现在情况已经好了很多,果真如那人所说,伤势并不严重。

苗乔伟也坐在椅子上,道:“先休息几天吧,明天我去和谭老怪请个假,把情况说清楚。”

杨林摇头道:“那怎么行?这份工来之不易,第一天就不上工,添林叔面上不好看,旁人也会说闲话的。”

曾嬅倩一脸担忧,柔声道:“可是你吐了那么多血,身体受得了么?”小姑娘对杨林受伤很是愧疚,芳心里慢慢的全是歉意。

杨林哈哈一笑:“当我是纸糊的?”把左臂曲起展示了一下肌肉,肩头那条青龙愈加醒目。

“你这纹身还真是挺好看的。”戚梅珍很是好奇的问。曾嬅倩也道:“是呀,什么时候纹上去的?”

苗乔伟赞道:“很有男人味,改天我也弄一个。”

戚梅珍立即娇嗔道:“你敢!哪有好人往身上纹那些乱七八糟的……”话说了一半,连忙自己捂住了嘴,尴尬的冲杨林笑道:“阿林啊,我不是说你啊…..”

杨林无语,这个戚梅珍还真是个大嘴巴,说话都不经脑子。

曾嬅倩把一瓣削好的苹果递给杨林,埋怨戚梅珍道:“珍姐你真是的,瞎说什么呀?阿林可不是那些古惑仔。”

戚梅珍登时瞪大眼睛:“哎呀,果然是女生外向啊,这就开始胳膊肘往外拐啦?真是有了情郎忘了红娘啊……”

“啊!”曾嬅倩羞得粉脸通红,站起身就向戚梅珍冲过去,嘴里还嚷嚷道:“叫你胡说八道,撕了你的嘴!”

“哈,我好怕呀……哎呦,你别呵我痒…..哈哈….呵呵…..”

“看你还乱说话。”

“哈哈….嘿嘿….我错了,不是情郎,是男朋友行了吧….”

“你还说!”

“哎呀,饶了我吧,我不行了,哈哈….”

杨林看着在沙发上疯成一团的两个美女,再看看苗乔伟,这家伙正挤眉弄眼的,表情很是暧昧。不由感叹,这两口子还真是极品啊。

又疯了一阵,两位美女才气喘吁吁,脸颊红润,香汗淋漓的鸣金收兵。

曾嬅倩和戚梅珍一起睡,苗乔伟把房间里灯关了,才去洗澡睡觉。

房间里安静下来。

杨林躺在床上,静静的望着窗外繁星点点的夜空。

这一天所发生的一切,只能用奇妙来形容。

就这么和昨天永远的告别了么?

新的世界,新的经历,所有的一切,都和往日不同。

前程往事,如梦幻泡影,刹那幻灭。

现在,他开始了新的人生。

有幻想,有期待,用尽全力,去感悟这生命赋予的真谛。

这一夜,杨林失眠了。

杨林一向灵敏的生物钟,终于失效了。

翌日清晨,苗乔伟把房门敲得震天响,才将杨林从睡梦中惊醒。

活动了一下四肢,虽然浑身酸疼,但精神还不错。伸了个懒腰,才翻身起床,施施然的打开房门。

苗乔伟本来很担心他的身体,毕竟昨晚受了伤。看到他脸色不错,精神也很好,这才放心。

昨天由于时间挺紧,就只买了一套衣服,昨晚一番折腾,早就又脏又皱,没法穿了。幸好杨林和苗乔伟的身材差不多,苗乔伟就借给他一套。

看着好像苗乔伟比杨林要壮实一些,其实杨林只是脸上没有肉,看上去显得比较瘦。

两位女士已经先走了,曾嬅倩要去培训班上课,而戚梅珍今晚主持《欢乐今宵》,必须提前彩排。

两个男人胡乱吃些早餐,也匆匆去上班。

今天没有去无线大楼,直接去了清水湾的邵氏影城。

路上,苗乔伟便仔细和杨林介绍那位“谭老怪”导演。

“谭老怪”叫谭瑞明,这个名字杨林没听说过。但其曾参与制作红遍两岸三地、大江南北,几十年经典不衰的《上海滩》,这令杨林有点震惊。这人平时不修边幅,脾气古怪。有时演员演得不好,他不满意,也不说话,就把你晾着,常常把演员弄得摸不着头脑。

现在开拍的是一部时装剧,名字叫《播音人》,杨林还是没听过。

杨林前世的公司也制作电影和电视剧,当然都是小成本,基本都是他自己执导,自己编剧。但他有一个优点,善于借鉴。

这也是没钱的无奈,买不起好剧本,只能从那些别人的作品里寻找灵感,汲取养分。

所以,港台,大陆,北美,甚至欧洲。这些娱乐业比较发达地区的影视作品,杨林很是下了一番苦工。他经常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关在放映室里,一部一部的看那些比较经典的老片子。

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杨林没听过,但这部戏的主演,却是名动天下。

周闰发,赵雅之,以及苗乔伟。

1980年,《上海滩》横空出世,风暴席卷全亚洲,创下收视神话。一到《上海滩》播出时间,万人空巷。许文强的白色围巾和冯程程的麻花辫,成为代表一个时代的回忆。

而此片的主演周闰发和赵雅之,风靡万千影迷,成为无数人的梦中情人,红得发紫。

这样的演员阵容,这部戏怎么没有红呢?

到了片场,苗乔伟带着杨林来到《播音人》剧组。

剧组的工作人员三五一堆的闲聊,很是悠闲。

苗乔伟拉住一个灯光师,奇道:“怎么不开工?”

灯光师小声道:“你不知道啊?原先那个场记不是被谭老怪骂跑了么,新找的这个是萧监制的亲戚,这家伙一听是谭老怪的剧组,说什么也不愿意来。谭老怪就去找萧监制要人,谁知道萧监制干脆就说没人了,大家都忙,你自己把人都骂跑了,你自己想办法吧。结果两人就大吵了一架,这不,办公室里生气呢,生人勿近呐!”

这家伙獐头鼠目的,说话时七情上脸,绘声绘色,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很有八卦狗仔的天赋。

“场记”这个角色,顾名思义,就是现场记录。在影片片尾或者娱乐新闻里常能看见拿一块黑白相间的场记板的场记冲锋到镜头前,狠狠的“咔嚓”一下,口中振振有词的报着镜头号码,然后冲锋出摄像范围,看似一个跑龙套的活。

然而,场记的幕后记录工作量大得惊人,除了要将现场拍摄的每个镜头的详细情况记入场记单,包括镜头号码、拍摄方法、镜头长度、演员的动作和对白、音响效果、布景、道具、服装、化装等各方面的细节和数据,场记还要充当导演的“录入笔”,职责是把导演说的每一句话都得记录下来,防止导演一个心血来潮的想法得不到追溯。

场记的工作职责决定他必须完全服从剧组的拍摄周期,不管一天的拍摄时间有多长,是否需要通宵达旦,或是暴风雨将来袭,这些都不能降低场记亲临现场的必要性。

有句话说,“场记就是剧组的小杂役”。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场记的辈份小,通常是由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二是要管的事情涉及面太广,从前期演员服装、拍摄场地场景,到后期核对字幕,几乎和剧组的各个小组都合作了一把。

但是,场记又很重要。如果你没有逆天的背景,想做导演或者制片人,就必须从场记做起。

没有场记,剧组一团乱麻,你还拍个屁的戏?

苗乔伟“哦”了一声,有点挠头。谭老怪的脾气,整个无线都是出了名的,现在正在气头上,杨林这个大陆仔别吃了排头,遭池鱼之灾。便有些犹豫的看着杨林:“要不咱等一会再去?”

杨林却是心里一动,摇头道:“那怎么行,上工第一天就迟到,太不像话了。”

苗乔伟一想也是,硬着头皮走进谭老怪的办公室。

刚到办公室门口,便听里面传出“砰”的一声响,紧接着是玻璃破碎的声音。

苗乔伟无奈的向杨林耸耸肩,搞了几下门。

屋里一人大声道:“别来烦我!”

苗乔伟壮着胆子道:“是我啊,伟仔,苗乔伟。”

过了一会,谭老怪才道:“进来,门没锁!”

杨林一进屋,就看到谭老怪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满头乱发冲天而起,可见火气有多大。地上一堆破碎的玻璃碎片,依稀可看出一个水杯的影子。

杨林恭恭敬敬的道:“导演。”

谭老怪心头烦躁,但知道王添林很是在意这个小伙子,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阿林啊,剧组有点情况,可能要延迟几天才开工。这样,你先到道具组,以后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工作,我在调动你。”

杨林笑着问道:“听说剧组缺个场记?”

一提这事儿,谭瑞明火气就蹭蹭的往上窜,心说这小子真没眼色,哪壶不开提哪壶。挥挥手不耐烦道:“没什么事,你叫伟仔带你去道具组说一声,记得说是我说的就行了。”语气就有些不悦。

这时苗乔伟已经很有眼色的拿来扫帚,把碎茶杯扫走。

杨林就像没看到谭瑞明的脸色,依旧保持着微笑:“我以前在大陆的时候,在我们那里的电影厂干过一个阶段的场记。”

谭瑞明和正扫地的苗乔伟都是一愣。

这个小子还是同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