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赐婚有理(二)(1/2)

薛灵璧其实并不想留在南宁府。

这里毕竟是凌阳王的地盘,住在这里总有寄人篱下的意思。

但是他又不愿再回京城。

自从知道老元帅和先帝那些纠葛之后,他心里头对坐在皇城里的那个人便隐隐地有了排斥。

所以这个问题一时难以抉择。

冯古道见薛灵璧蹙眉,借口道:“我有一个猜测。”

“什么猜测?”

薛灵璧道。

“其实魔教与皇上暗中达成了协议。”

冯古道缓缓道。

其他人的耳朵一下子竖起来。

“具体协议我不便透露。”

冯古道说完,朝凌阳王和岳凌瞟了一眼。

凌阳王重重地冷哼一声。

冯古道继续道:“总之,皇帝正在填充国库而殚精竭虑。”

他虽说不透露,但是这句话已经暗示得相当明显。

“那又如何?”

凌阳王仰起头道,“难不成他填充国库就是为了攻打我?”

岳凌道:“这也难说。”

凌阳王瞪他。

“历代皇帝性格各有差异,或勤勉,或暴戾,或贪玩,或昏庸。

但是有一点他们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忌讳造反。”

岳凌缓缓道,“哪怕是勒紧自己的裤腰带。”

凌阳王冷笑道:“他若是敢来,本王就敢应战。”

“你觉得他会派谁出征呢?”

冯古道看向老元帅。

老元帅眉头一紧。

凌阳王和岳凌的目光同时落在薛灵璧身上。

先帝在位时,虽然有外敌频频骚扰边境,但朝中还是出了如凌阳王、老元帅这样的当世名将。

至当今皇上登基,国泰民安,同样,朝中再也没出过如凌阳王和老元帅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绝世名将。

虽然朝中还有严脩这样身经百战的老将,但一来他年事已高,二来攻打凌阳王这样的大事,皇帝绝不会把赌注单一地压在一个人身上。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一旦皇帝下决心铲除凌阳王,薛灵璧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老元帅缓缓道:“如此看来,灵璧倒的确不能再回京城。”

冯古道试探道:“元帅的意思是?”

“不如,”

老元帅顿了顿,转头看着薛灵璧,淡然道,“就在南宁府娶妻生子,落地生根吧。”

…… 落地生根四个字已经没人理会了。

所有人脑海都不断地重复着‘娶妻生子’这四个字。

冯古道面色不变,眼皮低垂,默然地看着自己的手,就好像那不是一双手,而是名家的绝世字画一般。

薛灵璧双眉微微皱起。

他相信以他爹的精明,绝对不会看不出他与冯古道之间流动的暗潮。

而且宗无言既然是他的耳目,那么京城传闻也逃不过他的耳朵去。

那么这句‘娶妻生子’是在表明他的立场?

薛灵璧有些吃不准。

王府的清晨议事就这样在诡异的气氛中结束。

回到密云庄,老元帅就说自己年老,不宜久站,独自回房。

留下冯古道和薛灵璧面面相觑。

冯古道率先打破沉寂,微笑道:“恭喜侯爷后继有人。”

薛灵璧盯着他道:“你觉得现在适合后院起火?”

“后院?”

冯古道挑挑眉,似乎对这个词相当的不以为然。

“以我对我爹的了解,他应当不是这么……迂腐的人。”

“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天经地义,何来迂腐?”

冯古道一口气说完。

薛灵璧的脸色渐渐冷下来。

“你当真如此想?”

“当真。”

冯古道点头,“天下父母心,老元帅做如此想,不能算迂腐。”

薛灵璧道:“哦?

那你很高兴本侯娶妻生子了?”

他说话时的表情是很镇定的。

但是这种表面镇定,内心汹涌的样子冯古道并非头一次看到。

所以他经验十足地挽回道:“并不。”

薛灵璧面色微缓,“为何?”

“红包很贵的。”

冯古道说完,嘴角一扬终于忍不住笑出来。

薛灵璧伸出手,想捏他的脸,但最终却在他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

“……”

冯古道疑惑地摸着鼻子。

“我看你终日摸鼻子,所以忍不住。”

薛灵璧解释得一本正经。

冯古道皱了皱鼻子,“你真的不回京城?”

这个问题薛灵璧已经有初步的答案,“暂时不回。”

“暂时?”

“应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回。”

近日里,皇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

皇帝接连几天都黑着脸。

转呈驿报的太监一个个都心惊胆战的,每次皇帝看完驿报,脸都会比原来更黑几分。

“宣史太师。”

皇帝最终没有忍住。

自从史耀光死后,皇帝和史太师的关系就不如以往那样热烈。

虽然史贵妃荣宠照常,但谁都看得出,史太师进御书房的次数明显少了。

所以对于皇帝这次召见,史太师心里也很嘀咕,甚至有些忐忑。

按理说,最近朝中没什么大事,他做人又很低调,皇上扯不出什么事情来找他的。

他边想边走,自然来得飞快。

他觐见时,皇帝背对着门站着,眼睛紧紧地盯着龙椅后那扇腾云吐雾九天潜藏屏风。

屏风上的雕刻栩栩如生,是从前番邦进贡给先帝的贡品。

先帝喜爱异常,就一直放在这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