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2/3)
杨璨应道。
“郡主真的不知道这顾紫茜的下落吗?”
刘轩问道。
这话一出,让杨璨心中着实一惊,心中也忍不住感叹,这刘轩到底是聪明人啊,旁人没想到的,刘轩却想到了。
他不过是看了所有的卷宗,就能猜得七七八八了。
柳姨娘死了,想必这顾紫茜也凶多吉少了吧。
刘轩应该就是根据这个来猜测,所以才会开口询问的。
可杨璨此刻却十分犹豫,不知道是否该把事情给说出来,如今这顾紫茜的尸体就在南安王府呢。
这到底是该说还是不该说呢。
事情真的大条了。
虽然这刘轩看起来似乎是站在她这一头的,可这心里到底怎么样,还真的不好说呢。
归根究底,就是杨璨不能完全信任刘轩吧。
刘轩也是聪明人,看着杨璨这么犹豫,心里就想着,他猜测的可能是八九不离十。
估摸着这顾紫茜的下落杨璨八成是知道的。
“郡主,我知道你心中对我有些不大信任,可我同谢景灏是生死之交,所以我是不会害您的,皇祖父如今把这件事交于我来处理,严格说起来,这也不是信任,大概也是试探吧,所以咱们才不能互相猜忌,应该齐心合力查出事情的真相才对啊。”
刘轩字字珠玑,带着很强烈的真诚感。
杨璨见状,终于也下定了决心。
“好,既然皇长孙对我如此推心置腹,那我不瞒着你了。”
于是乎杨璨就一字一句的把事情的经过全都尽数对刘轩说了。
也包括柳姨娘来说了什么话,然后这大晚上顾紫茜的尸体就被人放到大门前,所有一切都一字不露的说了出来。
刘轩听的一脸惊悚啊。
他是怎么都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的。
虽然他是根据柳姨娘死了,想着顾紫茜也是凶多吉少,可怎么都没想到,这幕后之人,竟然趁着天亮之前,把顾紫茜吊死在侯府大门前,这可是走了一步狠棋啊。
而且也会把南安王府推进深渊的啊。
事到如今,想必也是很明显了,这就是陷害。
赤裸裸的陷害啊。
“郡主,这人居心之毒啊,如果真的做成了,那现在局面肯定也就大不一样了吧,虽然柳姨娘的死,扑打在郡主身上,让人怀疑重重,可到底这柳姨娘是死在外头的,可若是顾紫茜真的吊死在王府大门前了,那郡主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刘轩也是一脸的后怕。
“说到底,还要感谢柳姨娘,如果不是她来通风报信的话,这次王府的危机只怕更是难以承受了,可我到底也没想明白,究竟是谁这么恨王府,而且还对这些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
杨璨忍不住说道。
弄到现在杨璨真的是糊涂了。
刘轩知道了所有事情的经过。
现在抛开一切不说,这顾紫茜的尸体确实是很难处理了。
“郡主,这顾紫茜的尸体?”
“尸体还在,就在柴房里放着呢,还有那个黑衣人的尸体,可是这黑衣人身上没有任何的印记。”
杨璨十分头疼。
“如果郡主不介意,可否让我去看看尸体?”
刘轩问道。
“当然不介意了,你尽管去看,可我也没发现什么不妥之处。”
杨璨叹着气说道。
这闹腾了好几天,杨璨也觉得身心俱疲,所以就让菊心带着刘轩过去看了。
刘轩虽然身为皇长孙,可到底在苦寒之地呆了两年之久。
过去也许身上是有些娇气的。
可是经过这两年的历练,当真是半分娇气也没有了。
这些事情,自然也是不在话下了。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顾紫茜的尸体,得出的结论和这边一样。
而黑衣人也的确是中毒而死的。
但是刘轩看着眼前的黑衣人。
不知为何,就觉得有些眼熟。
可是却怎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刘轩皱了皱眉,看了一眼旁边的菊心。
“姑姑,得罪了。”
刘轩突然说了一句。
这可让菊心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啊?
而下一秒,刘轩直接把那黑人的裤子给扒了。
菊心别这一幕给惊呆了,忍不住大叫起来。
但是菊心和刘轩都看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这个黑衣人是个内监。
菊心捂着眼睛,而刘轩又把裤子给他穿好。
“殿下。”
菊心惊魂未定,这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这就代表一个问题,这个杀手,是宫里出来的。
若是宫里出来的人,那就代表这幕后黑手是宫里的人?
也不尽然,这皇室宗亲里头,王府的管事也有许多是宫里出来的内监。
这都屡见不鲜。
而这幕后黑手若是真的派遣内监前来,不就暴露了身份?
这到底是故意泄露还是一个意外呢。
刘轩一时间也不好判断,总归也要跟杨璨商议一下再说。
“先去见见郡主,和郡主商议一下再说吧。”
刘轩提议道。
菊心重重点头,二人就一起去见杨璨了。
杨璨还在等着呢。
不过杨璨也没想到刘轩竟然给她带来这样一个消息。
那黑人是内监。
他们的确都没有去扒了人家裤子而去验证这个问题。
因为根本就没想到这人能是太监。
“这人是宫里的?”
这也是杨璨心里的第一猜测。
“这也不好说。”
刘轩的建议还是如此,还算是比较保守的。
“是啊,不能单凭是太监就断定这一定跟宫里有关系。”
杨璨仔细想了想,附和着说道。
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没有确切的证据,什么结论都不能下。
毕竟有太多种可能性了。
“如果这人是宫里的,那到底是谁派来的呢?”
其实这也是杨璨想不通的,这向贵妃都不在了,她在宫里,也没有深仇大恨的仇人了吧。
尤其是把事情闹成这样,就为了陷害她,这真的是有些说不通了啊。
可是刘轩却一直都觉得看着这个黑衣人有些眼熟,可就是想不起来起来在哪里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