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父子争位(2/3)
心里只有赵王,哪怕知道赵王是个扶不起的,也坚持一定要扶持赵王。
所以刘铮不敢强出头。
如今皇贵妃不在了,而这些日子,他却是也让邕晟帝注意到了他。
并且邕晟帝的心思,他算是摸得七七八八了。
邕晟帝的确是想要略过自己的儿子,在皇孙这一辈里册立皇嗣。
从前刘轩是不二人选,因为刘轩是太子的嫡长子,又是皇长孙,能力也可见一斑,所以自然是第一人选了。
可大约是因为赵皇后的缘故,刘铮在宫里也打听出来,帝后矛盾升级,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这皇贵妃的丧礼,皇后自始至终都称病为出席过,当然,赵皇后是真的病了,这一点,太医也证实了,可刘铮知道,实则不是这么回事儿的,赵皇后之所以不肯出席,自然是有很大的心结。
并且别的不说,单说这追封皇贵妃的事情,就很打赵皇后的脸面了。
总归现在邕晟帝在犹疑不定,在他和刘轩之间做比较选择。
刘铮看明白了这一点,心中既是高兴,又是担忧。
这高兴的是他距离储君之位进了不少,担心的是,这赵王府的皇孙可不只是他一个。
这赵王府和东宫的情形不同。
太子不在了,刘轩身为嫡长子,虽然东宫也有别的皇孙,但是两位嫡出都是太子妃所出。
其余的庶出,都不成气候,可赵王则不同了。
刘徽可比他出彩多了。
和刘徽比起来,他更是像是庶出,不,应该说,都不像亲生的。
若是一旦赵王得知邕晟帝的心思,若是他做储君无望,他一定会推着刘徽上位的。
也绝对不会让他做储君。
刘铮是无比的确定。
刘铮思量了再三,想着过会儿得好好应付赵王,毕竟现在他还没有这个实力跟赵王翻脸。
刘铮匆匆去见赵王。
推开书房门,径直总了进去。
赵王一脸阴沉的坐在桌案前。
“给父王请安。”
刘铮行礼道。
赵王也不叫起,任凭刘铮跪在地上。
其实刘铮也习惯了,从小到大,他也没感受到父爱。
赵王不喜欢他,这是他从小就感受到的。
他和刘徽的年级只差一岁。
也算是一起长大的,可是每次赵王就只抱着刘徽玩耍,却从不肯理他。
刘徽可以坐在赵王的腿上撒娇,可他却只有羡慕的份儿。
年幼的时候,他也不甘心,过去想在赵王面前撒娇,可是得到的,不过是羞辱罢了。
甚至有一次,赵王还把他给推倒在地了。
他才只有四岁,摔得头破血流,赵王都没多看,只是让奶娘把他给抱回去给赵王妃。
赵王妃心疼不已。
其实也没为什么,只是因为刘徽摔倒了,而赵王理所当然的就觉得是刘铮推到的,可刘徽是自己跑得快绊倒了,可他没有一点儿关系。
四岁大的孩子,能做什么,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虽然刘铮只有四岁大,可却记得清清楚楚,也许从那一天开始,他对赵王的父子之情,就一点点的开始死掉了。
所以到了现在,哪怕赵王对他再怎么不好,他都没有任何的感觉。
起码心里是不难受的,因为已经痛过去了。
赵王看着跪在地上,神情还是如常,没有半点怨怼之色的刘铮。
他其实很久都没有这样好好看过刘铮了。
可能从小开始,他就没怎么注意过这个长子。
因为刘徽和刘铮的年纪相差的不多,所以他为父的喜悦都在刘徽身上。
心里瞧不上赵王妃来,自然而然也就忽略了刘铮。
“起来吧。”
赵王淡淡的说道。
回想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的确都是刘铮一直在牵引着他,让他在灵堂上做孝子,其余的事情,什么都不敢,的确是为他博得了不少的好风评。
可仿佛在葬礼上,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他替自己做的。
俨然成了赵王府的代言人了。
赵王也是后知后觉的才发现。
不过当时赵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刘铮是他的嫡长子,他若是越过刘铮,让刘徽来出头,倒是被人诟病是宠妾灭妻,不分嫡长了。
可世界上,他自己是庶出,自然对嫡出也没有多么的看重了。
他不就是被太子压在头上一辈子吗?
如果他是嫡出,他的母妃是皇后,那他岂会只是一个小小的亲王吗?
“多谢父王。”
“怎么,陛下又传召你进宫?”
赵王问道。
这个又字,很显然,是让刘徽有所解释的。
这若是没什么事情,为何邕晟帝三翻四次的传召刘铮进宫呢。
“是的,父王,皇祖父传召儿子进宫叙话。”
刘铮低声答道,十分的低眉顺眼,也十分的恭敬。
刘铮对他的态度也当然挑不出一丝错处来。
“陛下传召你何事?”
赵王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回父王的话,儿子也不太清楚。”
刘铮答道。
其实邕晟帝传召他进宫,倒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考究他一下罢了。
他能感觉的出来,过去可能他并不出挑,邕晟帝对他也不甚了解,这心里一旦有想重用的想法,自然是要考验一番的。
看看他能否堪当重任。
其实在邕晟帝心里,早就放弃赵王,当然也放弃了寒王,几乎把没个儿子都放弃了,才会在皇孙里头挑选储君的。
毕竟说起来,邕晟帝这些儿子,唯有太子一人能堪当重任,寒王到也还凑合,怎么也比赵王好的多,赵王若是一旦登上皇位,那肯定是个色令智昏的昏君。
这就是刘铮对他无比肯定的评价。
赵王在别的事情都还好,可是这在女色上,却是真的让是······ “这之前,陛下传召你进宫,都所为何事?”
赵王依旧追问着。
“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闲话家常罢了,父王你也不必担心,皇祖父心中对父王还是十分看重的。”
刘铮笑着说道。
听了这话,赵王面露喜色,追问道:“此话当真?”
“自然是真的,儿子如何会期满父王呢,其实皇祖父传召儿臣进宫,多半也是询问父王的情况。”
刘铮一脸真诚的说道。
“那为何不传召本王进宫?”
赵王一脸不明所以。
“父皇您想啊,当初皇祖父让您在府里禁足,那一日皇祖母不在了,您进宫之前在干什么,皇祖父可是都知道的,他心中对您多少还是有些气恼的,若是您此刻进宫,是不是得挨骂啊。”
刘铮问道。
赵王想了想,的确是这个道理,他那些日子,也真是太荒唐了。
也难怪会让邕晟帝心存不满了。
“你当真没欺瞒本王吗?”
赵王再三追问道。
刘铮笑道:“自然不会了,儿子能依靠的人也只有父王,儿子如何会欺瞒父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