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相见不相认(3/4)
叶蓁刚想走。
一个小宫女却进来禀报:“启禀太后,寒王殿下在外求见。”
叶蓁听到这话,顿时脸色大变。
别说是叶蓁了,就是太后的脸色也变了。
谁都没想到寒王竟然来了。
太后白了一眼这个宫女,这宫女也是才调过来不久的,而且年纪也不大,看样子,应当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事情。
其实太后对几个皇子,真的不太怎么召见。
还不如见谢景灏见得多。
可这寒王是个例外。
为什么说寒王是例外呢,也许太后怜惜寒王自幼亲娘不在身边。
虽然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可太后却心存愧疚啊。
毕竟当年是她棒打鸳鸯,才导致寒王和叶蓁母子分离的。
所以这些皇子当中,太后最疼爱的就是寒王了。
而且寒王的年纪也不大,却十分懂事,经常来给她请安,很多时候,都愿意陪着她抄经书。
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所以太后也就越发的喜欢寒王了。
于是这时不时的,寒王也就会来给她请安。
可是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撞上了叶蓁。
说起来,叶蓁已经好几年没见到过寒王了。
过去的时候,每当她回京的时候,邕晟帝见她的时候,总会想方设法的带着寒王一起。
为的就是让她们母子见一面,好慰藉一下她的思子之苦。
可随着寒王的年纪越大,旁人倒是没说什么,但是抚养寒王的宁妃却不乐意了。
宁妃是没有子嗣的,在后宫里的家世也显赫,若不是没有子嗣,只怕如今也在四妃之一了。
她也是当初在东宫就跟着邕晟帝的妃子。
这邕晟帝登基之后,自然也就封了妃子。
之所以这么多年都在妃位上,就是因为她无所出。
也正是因为宁妃无所出,所以邕晟帝和太后才决定把寒王给宁妃抚养。
这原本凭空得了个皇子,宁妃自然是喜不自胜了。
虽然宁妃知道寒王的身份,在这宫里,但凡是有些资历,有些地位的妃子,哪个人不晓得邕晟帝和叶蓁的那些事儿呢。
可是宁妃不在乎,这些年没有子嗣依靠,大约是她最大的心结了。
而今能有个孩子,哪怕这个孩子是皇帝的私生子,那又如何,她也是愿意的。
于氏宁妃就抚养了寒王。
要说宁妃对寒王,可是真的疼到了骨子里,也是把寒王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来疼爱的。
在她眼里,寒王就是她的儿子,这叶蓁已经是和郡王妃了,不管怎么说,这辈子终究不可能认下寒王了。
所以宁妃倒是也不太担心,知道寒王到了五六岁上,有一次对宁妃说漏了嘴,宁妃才知道,这邕晟帝竟然私下里带着寒王去见叶蓁。
宁妃饶是性子温和,但是对这件事也是无法容忍的。
这已经是原则性的问题了,而且也触碰了她的底线了。
真的是过分至极,太欺负人了。
她一向都是平易近人的人,为了这件事,却跟邕晟帝翻脸了。
她明确的对邕晟帝提出,如果让她继续抚养寒王,就再也不能让他见到叶蓁。
否则的话,她宁可现在放弃寒王,不在父王寒王了。
虽然宁妃也舍不得和寒王的母子之情,毕竟抚养了六年,可是这也是长痛不如短痛的事情。
若是等寒王成年了,到时候只能更痛苦罢了。
邕晟帝自知理亏,也就只能答应了。
到了后来,邕晟帝虽然也让叶蓁跟寒王见过几次,可是却也不敢再让叶蓁对寒王说什么了。
若是被宁妃知道了,这可真的了不得啊。
再到后来,寒王年纪大了,宁妃虽然没在明确阻止过,可寒王即便见了叶蓁又如何,不过是叫一声和郡王妃罢了。
这只能是更加让叶蓁心里难受罢了。
说起来,叶蓁也五六年没见到过寒王了。
此刻乍一听寒王来了,顿时心都揪在一起了。
太后也看出叶蓁的紧张,这是自然了,不管怎么说,总归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这如何能不惦记呢。
比起叶蓁,太后也心疼宁妃啊,这二十年了,宁妃对寒王视如己出,疼爱有加,这孩子大了,自然不可能让叶蓁来破坏。
“蓁儿啊,你先回避一下吧。”
太后直接说道。
叶蓁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真的是越来越不明白了,为何太后会变成这样,为何对她这般绝情冷漠了呢。
她只是想看看自己儿子,难道这也不行吗?
“太后,让我看看寒王吧。”
叶蓁祈求道。
太后微微皱眉,神色更加的冷漠:“蓁儿,你还不明白吗?
寒王是宁妃的儿子,你见得多了,不过徒增伤悲,对你和寒王都不好。”
“那我悄悄的在屏风后头看看他行吗?
我已经好几年没见到他了。”
叶蓁苦苦哀求道。
太后听闻,终究点了点头:“你躲到屏风后头去,不许出来,不许叫寒王看见你。”
叶蓁点了点头,便起身走到了屏风后头。
自然有宫女引着寒王走了进来。
寒王刘涵进了正殿,下跪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好孩子,快起来。”
太后笑着说道。
刘涵这才起身。
刘涵手中还捧着几卷书本一样的东西。
“你这手里是什么?”
太后问道。
“是母妃抄写的佛经,让孙儿带了来给皇祖母。”
刘涵答道。
宁妃年纪也不小了,早在好些年前就不大得宠了,若不是家世在,并且膝下又有寒王,早就被抛诸脑后了。
因为恩宠不再了,宁妃也随着太后一起礼佛。
知道太后信佛,并且对寒王关爱有加,每次寒王过来的时候,她都会奉上自己亲手抄写的佛经。
也算是在太后这里尽尽孝心吧。
毕竟太后也不太轻易召见她们这些妃嫔,连陛下和皇后轻易都见不到太后呢。
更遑论是她们这些后妃了。
这到底也是宁妃的一片心意。
太后对宁妃的孝心也了然于心。
“你母妃有心了,你也是好孩子,让人供奉到佛堂吧。”
太后吩咐道。
自然有宫女上前接过了寒王手里的佛经。
“你这怎么想起来到哀家这里来的,话说你也好些日子没过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