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淞沪会战(十六)(2/2)

原本打算退缩的他此时顿时胆气一状,微微笑了笑道:“这个计划本身应该说是无懈可击。

从目前两军的态势和兵力部属来看,无疑是最佳的配置。”

听到这里,刘劲持的脸上又露出了得意之色,同时带着轻视的目光瞟了瞟沈修文,好象是在告诉沈修文:“小子,算你识相。”

沈修文也朝他看了看,然后环顾了一圈,笑道:“教育长、各位长官,这里我首先想声明一下,我这人一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的话无意冒犯诸位。”

“悲观主义好,我们在行军布阵的时候,就是应该多往不利的方向考虑,居安思危,这样才能确保最后的胜利。

没事,光复,有什么想法,你尽管说吧。”

张治中此时也向沈修文微微一笑,鼓励道。

“我的想法并不在于我们目前如何消灭当面之敌。

我在想霓虹军在面对我军猛烈的进攻,在明知将要被我军消灭之前,他们是肯定会向国内求援的。

而以目前霓虹军海军的力量从国内将增援部队输送到上海,也不过三四天的时间。

更何况,霓虹军在我东北及华北地区驻有重兵,从大连或者秦皇岛增援至上海时间可能更短。

如果我们不能在三四天内消灭当前的霓虹军,霓虹军的增援部队来到之后,我军将如何应对?”

沈修文的话音一落,张治中、王敬久、孙元良等人都若有所思地看着地图。

他们都是经历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直接和霓虹军交过手,深知霓虹军的战斗力。

哪怕如今在占据数量优势的情况下,他们都不敢断定在短短地四五天内解决所有的霓虹军,更何况霓虹军还有军舰和航母的支援。

尽管针对这种情况,大本营在部属的时候早有预案,但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不是消灭正面这些霓虹军这么简单了。

刘劲持也没想到沈修文会提出这个观点,不过他还是马上说道:“对于霓虹军增援,大本营对此早有准备。

张发奎长官的第八集团目前正沿沪杭铁路向上海浦东一带集结,保证了我方的右翼。

陈次长的十五集团军沿沪宁铁路,集结于嘉定至吴淞口一带,保证我方的左翼。

即便增援之敌与我包围之敌会合。

我军左中右三个集团军集中优势兵力,数倍与敌,足以能击溃来犯之日寇。”

刘劲持的这番话,让所有人都点了点头,如今各地的增援部队都在纷纷赶来,将要集中到上海至南京一线的部队就不下三十五个师,近三十万人。

霓虹军就是再增援两到三个师团,恐怕也不会出现向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那样,因为兵力不足而全线溃退。

看到众人都纷纷点头,沈修文不由暗自一叹,淞沪会战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霓虹军意图攻占上海和南京,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决心。

忽略了霓虹军在投入淞沪战场二十万军队的基础上,还会增加十万援兵从杭州湾登陆,对淞沪战场上近五十万军队曾包围之势,导致国家全线崩溃。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