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09章 我出得起价钱!(1/2)

李文娟挽着王林的手要离开,冷不防摊主伸出手来抓向她的肩膀。

王林眼疾手快,一把将李文抱搂在怀里,同时用右肘撞向摊主的胸口。

摊主被王林一个肘击撞了个正着,身子嗵嗵后退两步。

王林沉声道:“你想做什么?”

摊主道:“你们坏了我的扇子,还敢不买?”

王林冷笑一声:“你说你的扇子是自家特制的?是不是?”

摊主梗着脖子说道:“是啊!怎么了?有问题?”

王林对李文娟道:“你去我们刚才逛的摊位上买一把一模一样的来。”

李文娟嗯了一声,耸耸鼻子,转身离开。

“喂!你别走!”摊主还想追上李文娟,却被王林拦住了。

忠叔就在旁边,他见王林能控制住局面,便没有上前帮忙,做为一个合格的保镖,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可以休息。

王林沉声道:“你不用着急,我就在此地,跑不了!”

摊主见王林气宇轩昂,一脸的淡定,不由得迟疑起来。

“行,谅你们也跑不了!”摊主冷哼一声。

李文娟很快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把折扇递给王林:“姐夫,你看,真的是一模一样的。那边叫价五块钱,我还到三块钱就买了下来。”

王林接过扇子,啪的一声打开来,说道:“这就是你卖的50元一把的扇子?什么祖传手艺?都是同一家工厂生产出来的批量产品。”

摊主皱起眉头:“我家的货不同!”

王林沉声道:“那我只好找工商部门过来验验真假了!”

李文娟道:“姐夫,他这是属于敲诈勒索,我们可以告他的哦?”

王林道:“可以!”

摊主顿时熄了火,不敢再发飙,转身拿起李文娟之前试过的那把扇子,递给王林,把那把新扇子拿过来,一言不发的回自己摊位上去了。

王林轻轻摇头,这世道,真的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欺生。那摊主分明就是欺负王林他们是外地人,所以才敢讹诈他。

“姐夫,这人太可恨了!”李文娟哼了一声。

王林把扇子递给她:“你留着玩吧!”

李文娟笑道:“姐夫,你再教教我,这个扇子怎么打开来的?为什么我试了那么多次也打不开呢?”

王林道:“其实很简单,你只要错开用力就行,两个相反方向的力,就能把扇子打开来。你多试几次肯定行。”

李文娟一路上也不逛街了,就拿着扇子不停的打开来、合拢,合拢又打开来,玩得不亦乐乎。

回到饭店房间后,王林打电话给家里。

电话接通后,里面先是没有声音,随即传来“啊!呀!爸!”的喊声。

“嘿!宝宝!”王林哈哈笑道,“是你接的电话啊?我家宝宝真乖,都学会接电话了。”

王文不会说完整的话,除了喊爸,就是啊啊、呀呀的乱喊。

王林说一句,王文便接一句,而且拖长了音调,跟唱歌一样好听。

李文秀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拿着把话筒放在儿子耳边。

王文似乎也知道电话对面是父亲,所以一直在说个不停,把李文秀等人都逗乐了。

李文秀等儿子说得差不多了,这才把话筒移到自己耳边来:“王林,你儿子唱了一晚上的歌了,一直在啊啊呀呀的唱个不停。”

王林道:“这是学着说话了吧?只是还说不太好。”

李文秀道:“估计是的。你在那边怎么样?”

“一切正常。”王林道,“家里没下雨吧?”

“没有,都是艳阳天。姑苏下雨了?”

“嗯,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雨中的姑苏,特别有一种江南水乡的美感。你又不来看看。”

“还能比申城更美?我宁可在家里带孩子,多有趣!”

李文秀永远都是这样,她并不向往什么诗与远方,也不在乎江南烟雨、大漠狂沙、塞北狼烟,她只想陪伴自己最亲的人,一年四季、每日三餐。

她不需要什么浪漫和罗曼蒂克,她送给王林的礼物都是最实用的东西,她并非不懂得生活的浪漫,相反,她是最懂人间烟火气的女子,她沉静不言时,美得就是一幅江南仕女图,她把浪漫和爱,都化在生活的涓涓滴滴中,大爱无言。

王林身边的其它女人,再无一个人像李文秀这般明了生活的真谛,婚姻就是恩爱生养,就是柴米油盐。

李文秀并不需要知道下了雨的姑苏就是江南好风景,也不需要知道落下雪的故宫就是大明朝的紫禁城,长城再长,海角再美,也跟她无关。她心里眼里只有丈夫、只有儿子,只有这个家庭。

或许,她的朴素无华,才是王林不忍离开她的原因,也是他内心渴望的一份家的安宁。

只不过王林本人也不知道这一点,他一直以为只是因为孩子栓住了两个人的感情。

两人谈着儿子,谈着家常琐事,聊了半天才挂断电话。

王林又打给他心底牵挂着的沈雪和周粥,问她俩身体的情况。

周粥还没有回吃粥馆,她打算复出工作,会按照之前和王林约定的,说她的外国男友杰克给她在申城买了房子,让她住在申城。

沈雪和林妹妹住在一起,她们正忙碌着灌录第二张音乐专辑。

《诗情》的畅销,让小百灵公司和林妹妹都大赚了一笔,林妹妹更因此一跃成为九十年代大陆歌坛最闪亮的新星。

第一张专辑大获成功,第二张专辑的发行,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想延续辉煌,就必须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个细节。

有了第一张专辑的经验,林妹妹演绎第二张专辑时就有了底气,她拥有这个时代大陆最优秀的资源,只需要把歌唱好了,就肯定能再获成功。

沈雪现在不能跳舞,只做一些简单的训练,平时就陪着林妹妹录歌。

因为小百灵已经打响了名气,很多歌手慕名前来,想和小百灵签约。

王林告诉沈雪,如果你以为很有潜力的歌手,你可以考虑签下来。

九十年代,大陆出过不少红极一时的歌手,但很多人都是一曲红遍天下,然后就销声匿迹辉煌不再。这些人无疑是天才型的歌手,但可惜的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包装,也没有职业规划。小百灵要打造的,正是这么一个平台,一个给歌手发挥自我才华的舞台。

放下电话后,王林忽然间感到一阵深深的寂寞。

沈雪和周粥怀孕,李文秀守在家里,李佳欣远在香江,田晓青要帮他打理金融事业。

他在这异地他乡,居然没有一个红颜知己相伴。

想女人的时候,王林只能去洗一个冷水澡,让自己的身体冷静下来。

第二天,王林他们一行人出发前往其它产棉区进行考察。

长江流域的棉区,情况大抵差不多。

连着考察了三天,走遍了好几个产棉大区,和几十个棉农促膝长谈,王林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规划。

这天走访结束后,王林对周伯强说道:“周总,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再去南京了,就在姑苏附近搞一个棉区吧!”

“娄东?”周伯强微微一笑。

“对,就是娄东。娄东地势平坦,日照时间充足,而且棉农众多,只不过很多人放弃了种棉花,改为种稻谷了。我们投资的话,可以吸引他们回来种植棉花。”

“我也觉得娄东的综合条件是最好的。”周伯强道,“那就不用苦苦寻觅了。就定在娄东。”

王林道:“接下来,我们要分开行事,我去一趟中棉所,找他们研发新型的棉花种子,你去娄东找当局谈妥合作建立爱秀棉场一事。”

“好!周伯强道,“我们尽量在今年以内,完成棉场的前期开垦,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还是新型棉种的研发,这才是当务之急。”

王林道:“事不宜迟,我明天就去一趟中棉所。”

两人商议已定,便各自分头行事。

周伯强没有带助理过来,王林把郭玲玲留下来,帮助他处理一些事务。

和当局的谈判,也需要一个秘书撑场面。

王林则带着李文娟还有忠叔三个人一起前往中棉所。

中科院棉花研究所于1957年8月在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棉作室基础上在北金成立。第二年便迁到安阳白壁镇,启了撑起棉花“国家队”的历史使命。

这是我国最高等级的棉花作物研究机构,有最好的重点实验室,和国外诸多棉花实验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研究机构,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前三甲,全国农业基础研究综合实力“十强”科研机构,在世界棉花产业领域享有极高声誉。

王林一行人到达白璧镇后,在当地找人打听中棉所的所在地,然后直接开车前往。

白璧镇是我国五大棉花主产区之一。

中棉所气派的大门楼,里面是园林式的办公场地,树木成阴,绿意盎然。

王林找人问路:“同志,请问你们邢主任在哪里办公?”

“邢主任?哪个邢主任?我们所里有两个邢主任。”

“邢文定邢主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